在那广袤无垠的稻田之中,有三个人正像被狗撵着的兔子一样疾驰着。
他们的步伐快如闪电,在与子弹赛跑。
突然间,两声惊天动地的爆炸声,在他们身后响起,震耳欲聋。紧接着,无数颗子弹如雨点般,嗖嗖地飞过他们身旁,发出尖锐的呼啸声。
然而,这三个人可不是普通人,他们都是身经百战的特战精英,拥有着超凡的身体素质和卓越的逃命技能。
他们的双脚如同安装了弹簧一般,每一步都能跨越很大的距离,翻山越岭对他们来说,就如同行走在平地上一样轻松自如。
尤其是在这泥泞的稻田里,他们的优势更加明显。
小矮子小鬼子的脚短腿粗,一脚踩下去,泥浆就会没过膝盖,行动变得异常艰难。而这三个人则像轻盈的兔子一样,在稻田中穿梭自如,速度丝毫不受影响。
可以说,小鬼子想要追上他们简直就是天方夜谭,更别提那些汽车和装甲车了。
这些笨重的家伙在稻田里根本无法施展,只能乖乖地停在公路上,眼睁睁地看着那三只“兔子”一溜烟似的跑得无影无踪。
王大江是幸运的,而园部和一郎也没有那么倒霉。
王大江打掉的只是一部通讯周转车,只是造成了一段全局指挥上的混乱。
而园部和一郎此时正坐在不远处的一辆豪华轿车里,这辆轿车犹如一座孤岛,被淹没在汹涌澎湃的行军人海之中。
如果不是因为车辆被军队遮挡得严严实实,王大江恐怕早就发现了这个显眼的目标。
毕竟,这样一辆豪华轿车,在这片行军的人海中显得格格不入。
然而,正是因为这辆轿车没有被王大江发现,才给小鬼子们带来了一场意想不到的混乱。
原本井然有序前进的大军,不得不因为这个意外而骤然停止。士兵们开始四散开来,对这片区域进行地毯式的搜索,试图找到那个可能隐藏着敌人的目标。
时间在这紧张的搜索过程中一点一滴地流逝,鬼子们的行军计划被彻底打乱。
而当他们终于赶到信阳南门雷神山所在的位置时,眼前的景象让他们瞠目结舌。
这里原本是一片熟悉的地形,曾经被鬼子们占领过。
然而,如今这里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那个原本平缓的山坡,竟然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像是被施了魔法一般,变成了山东那种梁崮的模样。这就好比在一片广袤的平原上,突然冒出了一座小小的城池堡垒。
面对这样的变化,鬼子们惊愕不已。
要攻占这样一个突然出现的“城池”,他们就必须像古代攻城那样,扛起云梯,发起强攻。
这场原本应该是现代化的战役,瞬间被拉回到了古代的攻城战模式。
且说这雷神山,与对面的马鞍山相互呼应,犹如犄角一般,牢牢锁住了整个信阳城的东南两面。
而西面的南湾湖,此刻已然化作一片汪洋泽国,如同一道天然屏障,阻挡住了信阳城的西面。
如此一来,若想绕过这重重阻碍去攻击信阳城的北面,简直就是痴人说梦,无异于天方夜谭。
毕竟,如此浅显的军事常识,稍有头脑的人都能明了,这般行径,实乃愚蠢至极。
如此一来,眼下唯一可行的攻击方向,便只剩下这雷神山和马鞍山了。
唯有突破这两座山的防线,方能有机会触及信阳城下。
此时此刻,人们不禁慨叹,中华民族在种地和基建方面的本领,当真是令人瞠目结舌,乃至发狂啊!
这“基建狂魔”的称号,绝非浪得虚名,其展现出的实力,着实让人震撼不已。你们这样,你们到底还让人活不活了?
然而,面对如此局面,鬼子虽有抱怨,虽感痛苦,但在新的形势面前,也只能无奈地去适应。
毕竟,在上一次与第五战区的会战中,大家可是亲身领教过这种改造地形方式的厉害,也承受过它所带来的痛苦惩罚。
事已至此,抱怨与痛苦都无济于事,唯有勇敢面对,积极应对,方为上策。
于是乎,就在下一瞬间,原本气势汹汹、来势汹汹的日军,突然间就变得有些狼狈不堪了。他们不得不手忙脚乱地四处寻找树木,并开始疯狂地砍伐,以便能够打造出足够多的云梯。
就这样,经过了整整两天的埋头苦干,日军终于完成了云梯的制作。
信阳保卫战开始了。
首先,日军的150毫米巨炮和105巨炮开始咆哮起来,巨大的炮弹像雨点一样,一枚接一枚地飞向雷神山。
炮弹在山顶上猛烈地炸开,掀起了一团团巨大的烟雾,直冲云霄。站在山下仰望,那景象简直是连天连地,令人叹为观止。
尤其是那150毫米巨炮的炮炸声,每一声都如同惊雷一般震耳欲聋,甚至连大地都被震得剧烈颤抖。
而就在这时,从武汉方向飞过来的飞机,也如蝗虫般铺天盖地地扑了过来。它们对这两座山头进行了地毯式的轰炸,爆炸声此起彼伏,连成一片,让人根本无法分辨出单个的声音。
可以想象,在这样的狂轰滥炸之下,恐怕连一只蚂蚁都难以在山上存活下来。
王小龙紧紧地抱着自己那把大八粒,身体蜷缩在坑道里,眼睛却直直地盯着老班长。老班长就是他的主心骨保护神。有老班长在,他就会感到安全。
老班长正悠闲地卷着旱烟,仿佛周围的紧张气氛与他毫无关系。
王小龙实在看不下去了,决定调侃一下老班长,好让自己紧绷的神经能稍微放松一下。
他开口说道:“老班长,你看你这军饷也不少啊,又没有老伴和孩子要养,吃的穿的都由军队包了,你咋还这么抠门呢?
我可都知道哦,今年发的那件兔皮里外新衣,你都舍不得穿,还穿着去年的旧兔皮衣服。
你肯定是把新衣服给卖了吧!还有啊,你抽的这旱烟,也太次了吧,就不能换一颗好点的烟卷吗,和你在一起,很呛人的。”
老班长听了王小龙的话,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微微一笑,耐心地解释道:“孩子啊,你还小,有些事情你不懂。
我虽然在这里没有家,但我在东北老家还有爹娘和弟妹呢。
他们没啥收入来源,全靠我这点军饷过活。
而且啊,我当时在战场上起义反正,这事儿让我父母弟妹们都不敢轻易出门,生怕被人认出来告了密。
所以啊,我得把军饷寄回去给他们,不然他们可就生活无着啦!”
然后黯然神伤:“这抗日战争什么时候是个头啊,打完了,我好与一家人团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