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上还在继续,老僧低沉声音如同带着魔力,笼罩着整个压抑的广场:“赤地千里,江河枯竭……此非天灾,乃是人祸!乃是众生共业所感之天罚!”
他猛地睁开眼,目光如电,扫过台下匍匐的人群,“贪嗔痴慢疑,五毒炽盛!为一己私利,抢夺邻里口粮者有之!为一餐饱食,罔顾人伦者有之!为些许财物,口出恶言、心存恶念者更有之!”
每说一句,台下便是一阵轻微的骚动。
许多灾民的头垂得更低了,身体微微发抖。
那些在路上为了一口吃的与人厮打、咒骂、甚至更恶劣的画面,不由自主地浮上心头。
柳树屯的人脸色也变了。
前夜的血腥和此刻的“天罚”论调交织在一起,如同沉重的枷锁套在他们脖子上。
他们杀了人!手上沾了血!这业障……大了去了!
“善恶之报,如影随形!”老僧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雷霆般的威势,“欲消灾解难,唯有心生敬畏,行善积德,忏悔罪业!”
他目光柔和下来,带着悲悯:“佛门广大,慈悲为怀。自愿捐财捐物,供奉三宝,便是最上等的忏悔,最直接的赎罪!一份诚心,一份福田!不强求,全凭自愿!诸位施主,机缘便在眼下,莫要自误啊!”
老僧的宣讲并未停止,他话锋一转,“金银珠宝,饥不能食,渴不能饮!不过是蒙蔽心眼的尘土!攥着它,便是攥着贪嗔痴三毒之首!此乃万恶之源,地狱枷锁!”
“想想你们为护住这点‘尘土’,曾造下多少口业?多少恶业?争吵、斗殴、甚至……”他意味深长地顿了顿,“它沾满了不义与血腥!已是沉重的业障!投入佛前功德箱,是洗涤污秽!是真正的解脱!唯有功德,才是渡过苦海的永恒资粮!舍了无用尘土,换来无量功德,此乃大智慧!”
姜婵冷眼看着台上那红润的面孔,听着这颠倒黑白的言论。
将活命的粮食财物贬为一文不值的“尘土”,真是好高明的话术!
然而,旁边的柳树屯村民们却被这“枷锁”和“血腥”的说辞彻底击中了!
翁家村的厮杀画面无比清晰地涌现,粮袋上仿佛真的沾染了洗不掉的血!
那壁画里业火焚身、油锅烹炸的景象活了过来!
恐惧瞬间攫住了心脏!
“罪孽……都是罪孽啊……”王老汉嘴唇哆嗦着,看着怀里那袋翁家村的粟米,脸色惨白如纸,“这粮……这粮烫手……”
村长看着周围村民们惊恐绝望的眼神,又抬眼看向高台上悲天悯人的老僧,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板直冲头顶。
他知道这粮来得不干净,但……他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一个字也吐不出来。
那“血腥”二字,重逾千斤!
“诸位!”老僧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洞悉一切的慈悲,“孽海茫茫,回头是岸!放下那沾满血腥的阿堵物,投入福田,洗刷罪业,拔除苦根!方得解脱!否则,业火焚身,永堕地狱,受苦无量劫!”最后一句,如同来自地狱的宣告。
王老汉颤抖着解开怀里的粮袋,捧在手里,像是捧着一块烧红的炭。
他一步步挪到功德箱前,看都不敢看那猩红的箱口,几乎是扔了进去!
“阿弥陀佛!山神老爷恕罪!菩萨恕罪!老汉……老汉知错了!”
李老三也冲了过去,把从翁家村分到的粮食倒进了功德箱,“菩萨开恩!饶恕我吧!”
刘大壮红着眼圈,狠狠心,把自己分到的“罪恶”倒了进去!
越来越多的柳树屯汉子,在恐惧和负罪感的驱使下,走到那巨大的功德箱前,将分到的、本就不多的粮食倒了进去!
动作僵硬。
姜婵站在原地,像一座沉默的冰山。
她看着这群不久前还在为得到这一点点粮食而兴奋的人,此刻却像被抽掉了脊梁骨,争先恐后地将活命的希望献祭出去,只为换取一个虚无缥缈的“赎罪”承诺。
荒谬,又带着一丝悲哀。
广场上,更多的灾民受到感染,涌向功德箱。
倒粮的哗啦声、磕头的闷响、夹杂着低低的忏悔和啜泣,汇成一股诡异而压抑的洪流。
姜婵冷冷地看着这一切,推着板车,带着脸色苍白、紧紧抓住她衣角的小桃,无声地逆着人流,退向广场边缘的阴影里。
这“慈航普度”之地,在她眼中,已化为吞噬人心的血盆巨口。
堆满“供品”的沉重功德箱旁,不知何时摆上了一张长条桌。
一个穿着整洁灰色僧衣、面容严肃的僧人端坐桌前。
他面前摊开一本厚重的、封面暗红的册子——功德簿。
他手持毛笔,声音不高,却清晰地穿透广场的低泣与忏悔:“捐了财物,祈愿回向的施主,请来此登记名姓,所求何愿!佛前有名,方证功德!”
这话像投入油锅的水滴!
那些捐了粮、磕了头的灾民,仿佛找到了更实在的锚点,纷纷涌向长桌!
“师父!我!我先登记!”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婆子挤到最前,枯树枝般的手按在桌面,急切地说,“老婆子王蔡氏,捐了半碗粟米!求回向给我那饿死在半道的老头子王有田!求菩萨让他早登极乐!下辈子投生到好人家,别挨饿!”她浑浊的眼里含着泪。
僧人面无表情,提笔蘸墨,工整写下:“王蔡氏,捐粟米半碗。回向亡夫王有田,祈早登极乐。”
写完,他朗声唱念道:“王蔡氏捐粟米半碗,功德回向亡夫王有田!亡魂王有田,承此功德,早脱苦海,登——彼——极——乐——”
声音洪亮,传遍广场。
“啊!”
王蔡氏发出一声满足的呜咽,双手合十,对着僧人连连作揖,“谢谢师父!谢谢菩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师父!到我了!”一个瘦高的汉子抢着上前,“我叫李栓柱!捐了一捧糙米!回向给我娘张氏!她前年病死的!求她老人家早登极乐!”
僧人提笔:“李栓柱,捐糙米一捧。回向亡母张氏,祈早登极乐。”
唱念道:“李栓柱捐糙米一捧,功德回向亡母张氏!亡魂张氏,承此功德,早脱苦海,登——彼——极——乐——”
“师父!还有我!”
“我!我给我饿死的娃儿回向!”
人群争先恐后!
“张小梅捐破袄一件,功德回向亡夫李二狗,祈早登极乐!”
“赵铁牛捐铜板三枚,功德回向亡子赵狗蛋,祈早登极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