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孩子,因为太过激动,手没拿稳,一盒饭“啪”地掉在了地上,肉块和米饭混着尘土撒了一地。
旁边的母亲愣了一下,随即扬手就给了孩子一巴掌,骂道:“你个败家子!”
可骂完,她自己却“噗通”一声跪了下去,顾不得旁人的目光,心痛地趴在地上,用手将那些沾了土的饭菜一点点往嘴里扒拉。
土算什么?这可是皇上赐的神粮!能吃上一口,死了都值!
一时间,整个彰义门外,都成了咀嚼与哭泣的海洋。
等他们终于吃完了手中那两盒让他们永生难忘的饭食,心满意足地打着饱嗝,抬起头想要再叩谢天恩时,却发现,那个给予他们新生与希望的身影,早已走远。
皇帝陛下的仪仗,正缓缓地向着那洞开的彰义门行去。
一边走,朱明夷还在不断地挥手。
而随着他的每一次挥手,道路两旁那些来不及赶到城门口的百姓手上,便会凭空出现那神奇的饭盒。
他没有停下,他要让这京师内外,所有饥饿的子民,都在今天,吃上一顿饱饭!
跪在地上的人群中,一个刚刚把饭吃完的汉子,懊恼地一拍大腿。
“哎呀!俺怎么就没想到呢!光顾着自己吃了,早知道……早知道就把俺婆娘和娃都带来了!俺那半死不活的老娘,要是能吃上一口这神仙饭,兴许还能多活几年!”
他的话,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
是啊,他们后悔了。
后悔没有把家里的亲戚全都叫来,看看这传说中的好皇帝!
后悔没有把这天大的福气,分给家里人一份!
无数人从地上爬起来,疯了一样向着城里跑去,向着自己家的方向跑去,他们要告诉自己的家人,大明,真的变了!
一个给百姓发粮发地的皇帝,来了!
而此时,朱明夷的马,已经踏入了北京城的城门。
他回头望了一眼城外那片依旧在欢腾与懊悔中沸腾的人海,嘴角微微上扬。
民心,有了。
接下来,就是该好好收拾一下,这城里那些欠了百姓太多血债的“人上人”了。
彰义门外的喧嚣与狂热,被缓缓关闭的城门隔绝在外。
但那股发自肺腑的,足以撼动天地的山呼万岁之声,却仿佛拥有了穿透一切的力量,跟随着朱明夷的仪仗,一路向着皇城内苑蔓延。
道路两旁,是早已被李来亨部肃清的街道,但窗户后,门缝里,依旧有无数双眼睛在窥视着这支传说中的百胜之师。
他们看到了什么?
他们看到了一支与任何他们见过的军队都截然不同的队伍。
士兵们身披精良的甲胄,步伐整齐划一,每一步踏下都发出沉重的“咔哒”声,汇聚成一股令人心悸的钢铁节拍。他们的脸上没有骄横,没有匪气,只有一种近乎冷酷的肃穆。
这支军队,就像一柄刚刚饮过血,擦拭干净,即将归鞘的绝世凶器。
而在这股钢铁洪流的最前方,那个骑在神骏白马上的年轻身影,便是这一切的主宰。
万民的欢呼,将士的拥戴,汇聚成无形的气运,加诸其身。
一路前行,一路山呼。
当那片熟悉的,在后世需要花几十块门票才能一窥究竟的红墙黄瓦出现在眼前时,朱明夷的心情有些微妙的复杂。
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这些只在历史书和纪录片里见过的名字,如今成了他即将入住的家。
午门之外,一道身影早已长跪于地,身形挺拔如松,正是提前入京的大将,李来亨。
他身后,是数十名同样跪地的将校,他们是攻克京师的头功之臣。
朱明夷翻身下马,身后的大军令行禁止,瞬间静止。
他没有让内侍去传唤,而是亲自大步流星地走到李来亨面前,双手将他扶起。
“来亨,辛苦了!”
李来亨虎目含泪,声音激动得有些发颤:“为殿下……不!为陛下效死,万死不辞!末将幸不辱命,已为陛下拿下京城!”
朱明夷重重地拍了拍他的肩膀,那坚实的肌肉传递着爆炸性的力量。
他看着李来亨那张饱经风霜却依旧年轻的面孔,由衷地赞叹道:“你何止是拿下了京城?你为这北方的百姓,除了一大害!”
“那些盘踞在百姓头顶上吸血的世家大族,那些出卖同胞,引颈盼八旗的汉奸国贼,被你连根拔起!朕要替这天下的百姓,好好谢谢你!”
这番话,没有丝毫的虚伪客套。
朱明夷是真的这么想的。
李来亨所做的,正是他想做却不便亲自下手的。这口黑锅,李来亨背了,但这份天大的功劳,朱明夷也绝不会吝啬。
李来亨只觉得一股热流从胸口直冲天灵盖,所有的疲惫,所有的血腥,所有的压力,在这一刻都化作了无上的荣耀。
他深吸一口气,从怀中郑重地掏出两样东西。
一本厚厚的,用上好丝绸包裹的书册,和一张薄薄的,却被仔细折叠起来的纸。
“陛下,这是末将入京后,从清廷的内务府档案和各处查抄出的密档中,整理出的两份名单。”
“这本册子,是所有与满清暗通曲款,甚至主动投靠的官员、士绅名单。”
“而这张纸上,是那些宁死不降,被满清下狱或杀害的忠义之士的名单。”
朱明夷的目光落在那一厚一薄的两份名单上,眼神深邃。
但他没有伸手去接。
一旁的军师谢云舟心领神会,上前一步,恭敬地从李来亨手中接过。
“陛下,”谢云舟道,“此等名单事关重大,臣会立刻组织人手,逐一核实,绝不放过一个奸佞,也绝不冤枉一个忠臣。”
朱明夷满意地点了点头,目光重新回到李来亨身上。
他笑了,笑得十分开怀。
“来亨,你为朕立下不世之功,朕若赏赐不周,岂不让天下人笑话朕小气?”
他声音陡然拔高,对着身后所有将士,朗声宣布:
“朕旨意:封李来亨为山海关总兵,总领山海关一应军务!另加封五军都督府都督同知,从一品!钦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