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啸鹰虽勇猛无双,即便血流满身,依然敢挥刀前行。打仗靠的是一腔热血,谁有无所畏惧的气势,就能在对战中占据优势。但这次面对的是什么?是那位能一剑破万甲的仙人。叶啸鹰并非不明事理之人。
他接到圣旨后,带着琅琊军从南诀撤退,仅留下萧若风孤军在外作战,心中早已不满。琅琊军是护国之师,不应让将士们枉死在此地。若是萧若风知晓此事,必定不会赞同。“瑾宣大监,既然道剑仙出言为天外天担保,此事便算了结。”
叶啸鹰真气运转,声音传至数十里之外,依旧清晰洪亮。“道剑仙心怀慈悲,不愿见将士无谓牺牲,我仔细考虑后也认为应当如此。”
“况且天外天已是败局,兵法有云‘穷寇莫追’,就依道剑仙所言行事吧。”
瑾宣听到此话,脸色阴晴不定。你要是胆怯就直接认输,何必说得这般优雅?他尖声质问道:“叶啸鹰,你敢违抗圣旨?”
叶啸鹰淡然一笑,遥望皇城拱手说道:“陛下英明果断,对此事自有决断,想必深思熟虑,忧虑万千将士安危,这样的解决办法可谓两全其美,最终决定权仍在陛下手中。”
“再者,我刚从南诀撤军回来,尚未回朝复命,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若大监执意要剿灭魔教,请出示琅琊王的军令吧。”
瑾宣举起手指指向叶啸鹰,却半天说不出话来。
叶啸鹰眯起眼睛,轻轻拉紧缰绳,马匹随即转身。他对传令官高声喊道:“撤军!”传令官大声传递命令:“撤军!”
“撤军!”
“撤军!”……这两个字在奉赤山不断回荡。大军如潮水般撤离了奉赤山。
叶啸鹰回头望了一眼那半截桃花枝,舔了舔干裂的嘴唇,感到口渴难耐。他曾用军阵猎杀过逍遥天境的强者,而赵凌云的桃花枝带来的压迫感却如泰山压顶,令人无法握紧武器。在这种手段面前,他失去了拔刀的勇气。
“呼——”叶啸鹰长长地吐出一口气,低声自语道:“难怪陛下对赵凌云的箴言批注如此重视。”
瑾宣看着大军离去,双手颤抖,嘴唇微动地说道:“叶啸鹰,我定要在陛下跟前好好参你一本。”
江湖人士见叶啸鹰离去,皆互视而疑。官军已撤,他们又何必滞留?先前百里东君以铅华落地示众,众人便萌生退意。如今道剑仙一剑出鞘,江湖中人皆晓今日之事至此告终。
各大门派之首与正道领袖冷哼一声,目光充满怨恨地扫过天外天大军,随后提剑携弟子离去。许久之后,奉赤山下已鲜有人迹,唯有废弃营帐残存。
“诸位为何仍逗留于此?”百里东君问向瑾宣等人。瑾宣注视百里东君面容,心中涌起怒火。从皇城殴打明德帝,到寒山寺羞辱瑾言,再到奉赤山联手赵凌云,凭借半截铅华与桃花枝令朝堂退兵、江湖平息,百里东君行事实在张扬。
瑾宣咬牙说道:“百里城主,天地广阔,后会有期!”百里东君自然听出了威胁之意,拱手高声道:“各位大监,江湖再见!”话音铿锵有力。瑾宣紧握双拳,冷哼一声,带领其余四大监离开奉赤山。
百里东君见五大监随大军离去,收回目光,寒声对白发仙说道:“叶安世交给我,你们速离。”
若非叶安世,他怎会如此对待白发仙等魔教之人?毕竟,他们的所作所为——引得五大监关注,惹怒明德帝,让江湖对其态度分化——让百里东君不得不如此。
白发仙与紫衣侯相视一眼,将一个容貌清秀、年纪尚幼却已头顶神光、眼神锐利的孩子交给百里东君。这便是叶鼎之子,叶安世。虽年幼,却已显非凡气度,日后必将在江湖掀起波澜。
叶安世乖巧异常,眼中透着与其年龄不符的冷静,隐隐散发着魔性魅力。被抱在百里东君怀中时,他毫不慌乱,认真端详着对方。百里东君望着叶安世,发现他与叶鼎之有七分相似,眼露悲痛之色。
深吸一口气,百里东君对白发仙说道:“勿忘锁山河之约,若敢踏入北离半步,我刀必至。”
说罢,带着叶安世踏叶而去,朝青城山方向远去。
行进间,一直沉默的叶安世忽然出声。“百里叔叔,我父亲是否死于你的手上?”他眼中流露出的是冷静至极的神色,而那深处却涌动着强烈的恨意。这种恨意仿佛有形之物,就像怨灵缠绕,让人观之心寒。
百里东君微微张口,注视着叶安世的脸庞,伸手轻抚他的头,将他紧紧拥入怀中。思索良久,他依旧难以开口表达心中所想,最终只能勉强说道:“安世,江湖就如同一个无法逃脱的漩涡,有些人行事并非全然自愿。至于你父亲……”他停顿片刻,“并非我所杀,其中因果复杂,待你长大后自会明白。”
叶安世埋首于百里东君怀中,眼中的仇恨光芒不仅未曾消退,反而愈发炽烈。
福禄院内,千里之外的目光早已捕捉到百里东君携叶安世离去的身影。赵凌云收回视线,淡笑言道:“忘忧大师,果然不负期望。”
忘忧大师听闻此语,长舒一口气,双手合十对赵凌云说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掌教以桃花枝庇护众生,功德无量,贫僧先行谢过。”
赵凌云未作回避,笑道:“大师不必如此客气,我既收了心魔引,便是欠了大人情,施以援手理所应当。要说功德,还应分大师一半才是。”
忘忧大师凝视赵凌云片刻,脸上浮现慈祥笑容,亲切说道:“掌教心境高远,贫僧望尘莫及。”
赵凌云摆手道:“大师莫要再夸奖。青城山风光秀美,正值盛夏时节,山间凉爽宜人,何不暂留几日,欣赏这方美景?”殷长松随即附和:“大师,凌云所言甚是。上回您来青城山只为与素真论道,未能尽兴游览,今日务必留下,品尝道家斋饭,看看与贵寺有何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