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鸮耿忠恕的落网,如同一块投入湖面的巨石,在四九城平静的表面下激起了巨大的涟漪,但对外界而言,这场惊心动魄的暗战却被小心翼翼地掩盖在了日常的秩序之下。
报纸上只用了很小的篇幅,报道了公安机关成功破获一个潜伏特务组织,挫败其破坏阴谋的消息,细节一概隐去。
普通市民在茶余饭后或许会谈论几句,但很快就会被更为迫切的生计问题所转移注意力。
然而,在市公安局内部,乃至更高层,这场胜利的意义非同小可。它不仅粉碎了一个极具破坏力的敌特网络,更重要的是,截获的西山红叶方案以及从雕鸮住处和死信箱搜出的其他零星情报,隐约指向了更深处可能存在的、连接境外势力的线索“雕鸮并非孤狼,他的背后,似乎还有更庞大的阴影。
审讯雕鸮的工作异常艰难。
这个老牌特务受过专业训练,心理防线极其坚固,面对审讯,要么闭口不言,要么就东拉西扯,真真假假,试图混淆视听。他对自己直接策划指挥的罪行,在确凿证据面前偶尔会默认,但一旦涉及到上级联络渠道、资金来源以及其他可能的潜伏人员,便守口如瓶,或者将线索引向早已失效的死胡同。
林默深知,面对这样的对手,急于求成只会适得其反。他调整了策略,不再进行高强度、连续性的审讯,而是采取了熬鹰般的耐心。他将审讯节奏放慢,时而由经验丰富的老预审员上场,用政策攻心;时而让年轻干警出面,故意露出破绽,试探其反应;时而又长时间冷置,将其单独关押,利用孤独感和对未知结局的恐惧来消磨其意志。
同时,外线的调查工作并未停止。
根据从雕鸮身上和石屋中搜出的物品,技术科和侦查员们进行了更深入的分析。
那份微缩胶卷经过冲洗放大,里面除了西山红叶方案的细节,还有一些看似杂乱的电波频率记录和几个用密码书写的人名代号。
那几张密写纸上的内容也被完全显影,除了破坏计划,还有一小部分是关于近期四九城社会动态的观察报告,其中特别提到了永外仓库不明粮食来源及民间流传有神秘力量暗中救助等字眼,旁边标注着待查二字。
这进一步证实了林默之前的判断,敌人已经注意到了系统物资投放所带来的变数,并将其视为需要调查甚至破坏的目标。
另一方面,对山魈老耿和楞子、顺子等人的后续审讯和背景调查也在同步进行,试图从不同角度拼凑出这个潜伏组织更完整的画像,并寻找“雕鸮”可能忽略的漏洞。
时间在紧张的博弈中又过去了两天。
这天深夜,林默依旧在办公室分析卷宗,试图从那些支离破碎的信息中找到突破口。桌上摊开着雕鸮的社会关系调查表,上面罗列着他解放前的人际网络,大多已经失散或死亡。其中一个名字引起了林默的注意:耿忠恕有一个胞妹,名叫耿秀兰,据记载早年嫁人后随夫家去了南方,此后便失去联系。
这本是一条看似寻常且渺茫的线索,但调查记录显示,去年曾有一封从广州寄往四九城的平信,收信人写的是耿忠收,因地址有误被退回。当时并未引起注意,但现在看来,耿忠与耿忠恕仅一字之差……
“广州……南方……”林默用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陷入了沉思。雕鸮的电台通讯记录中,有一个异常微弱、偶尔出现的信号源,技术科一直无法精确定位,但大致方向指向东南沿海……
会不会……这条看似断掉的亲情线,其实是雕鸮与外界联系的另一条隐秘通道?那个耿忠的误寄信件,是巧合,还是某种试探?
他立刻叫来值班的侦查员:“立刻重新核查去年那封从广州寄给耿忠的退信!找到原始邮件,检查信封、邮戳的任何细微痕迹!同时,联系广州那边的同志,协助调查耿秀兰及其夫家的现状,要秘密进行!”
交代完任务,窗外已是晨光熹微。林默感到一阵疲惫,但大脑却因为这条新的可能性而异常活跃。他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揉了揉眉心。与雕鸮的较量,不仅是意志的比拼,更是情报、细节和思维缜密度的全面对抗。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
“进来。”
推门而入的是负责外围调查的一名大队长,他脸上带着一丝兴奋和疑惑交织的表情。
“林总,有情况!我们按照您的指示,扩大了对雕鸮被捕前活动区域的排查范围,重点走访了西郊几个他可能出现过的地方。在青龙桥镇附近的一个早点摊,老板提供了一个有点奇怪的信息。”
“哦?什么信息?”林默坐直了身体。
“老板说,大概半个月前,有个看起来挺斯文、像文化人的中年男人,连续好几天一大早来他这里喝豆汁儿,每次都坐在角落里,手里拿着个本子,一边喝一边写写画画。老板一开始以为他是画家或者老师,没太在意。但有一次,他凑近添豆汁儿的时候,瞥了一眼那本子,上面画的不是什么风景,而是一些歪歪扭扭的线路和方块,旁边还标注着些数字。”
“线路和方块?数字?”林默眉头微蹙。
“对!更奇怪的是,”大队长压低声音,“老板说,前几天公安在西山抓了人之后,那个人就再也没出现过了。”
时间点如此契合!林默立刻警觉起来:“那个人有什么特征?老板还记得吗?”
“记得一些,说那人五十岁上下,戴个眼镜,头发梳得挺整齐,穿着灰色的中山装,看起来不像干粗活的,说话带点南方口音,但又不完全是。”
南方口音!斯文!像文化人!这些特征,与雕鸮耿忠恕的阴鸷悍勇截然不同!
难道……雕鸮并非独自行动?他还有同伙?这个同伙负责的是技术层面,比如绘制破坏目标的线路图?而这个同伙,在雕鸮落网后,已经警觉并潜伏起来了?
“立刻根据早点摊老板的描述,绘制模拟画像!在全市范围内,特别是文化单位、学校、研究所、设计院等知识分子聚集的地方,秘密排查符合特征的人员!重点留意有南方背景、近期行为异常或突然消失的人!”林默迅速下达指令,“同时,把老板看到的那些线路方块的模糊描述,交给技术科,看看能不能分析出可能是什么设施的草图!”
一条新的、潜在的重大线索浮出水面!如果真有这样一个技术型同伙存在,那么即使雕鸮不开口,其破坏计划也可能并未完全终止,只是转入了更深的潜伏,或者由其他人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