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 年,局势愈发紧张,日军在华夏大地的侵略行径愈发猖獗,所到之处生灵涂炭。而林宇在这乱世之中,凭借超级爆兵系统,带领着他的势力在暗中迅猛发展,已然成为一方不可忽视的力量。
自获得系统以来,每日稳定爆出的特种部队士兵,如同坚实的砖石,不断筑造着林宇军事力量的大厦。如今,系统兵力已达数万人之众。这些特种部队成员,身着先进且轻便的战术装备,手持高精度的现代化枪械,无论是在复杂的山地丛林,还是开阔的平原战场,都能展现出超强的战斗力。他们的训练极为严苛,从黎明破晓到夜幕深沉,日复一日地进行着体能、战术、射击等全方位的强化训练,已然成为一支令敌人胆寒的精锐之师。
当地收编的部队人数同样在不断壮大,经过层层筛选与严格训练,已汇聚了近十万之众。他们在系统特种部队精英的言传身教下,军事素养与战斗意志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虽然他们无法接触现代武器,但在传统武器的使用上,如步枪、手榴弹等,已然熟练掌握,且在战术配合与战斗技巧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就在林宇思考着如何进一步提升部队战斗力以应对日军日益迫近的威胁时,系统突然传来提示音:“宿主在发展过程中,展现出卓越的领导才能与坚定的抗日决心,特给予特殊奖励:50 辆现代坦克与 5 架现代战机。鉴于当前时代人员对现代技术的破解能力有限,为防止技术泄露,当地收编部队及这个时代的其他人不得使用这些现代武器。”
林宇得知这一消息,心中大喜过望。这 50 辆现代坦克,每一辆都配备着先进的火控系统、强大的主炮以及坚固的复合装甲,具备超强的机动性与攻击力,堪称战场上的移动堡垒。5 架现代战机更是性能卓越,装备着先进的雷达系统、精准的导弹以及强大的航空机炮,能在万米高空对地面目标发动毁灭性打击。
为了满足日益庞大的部队对武器弹药的需求,林宇决定大力扩建当地组建的兵工厂。兵工厂原本只能生产一些简单的步枪、手榴弹以及少量的子弹,但在林宇的规划与系统资源的支持下,如今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首先,在场地方面,兵工厂从原本的狭小作坊,扩建为占地面积广阔的大型工业区域。新的厂房如林立般拔地而起,内部划分明确,有专门的锻造车间、加工车间、装配车间以及检验车间等。
锻造车间内,巨大的熔炉熊熊燃烧,通红的铁水在工匠们的操作下,被浇铸进各种模具,打造出武器所需的零部件毛坯。加工车间里,先进的机床设备嗡嗡作响,将这些毛坯进一步精细加工,使其达到高精度的标准。装配车间内,工人们熟练地将各个零部件组装成完整的武器,从步枪的枪身与枪托的结合,到子弹的弹头与弹壳的装配,每一个环节都严谨细致。检验车间则配备了专业的检测设备,对生产出来的每一件武器和每一发弹药都进行严格检测,确保质量达标。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林宇从系统中获取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引入流水线生产模式。原本手工操作的工序被机械自动化所替代,大大减少了生产时间,提高了产量。同时,他还派遣系统特种部队中的技术专家对工人进行培训,传授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操作技巧,使得工人们的生产水平得到了质的提升。
在原材料供应上,林宇通过与周边地区建立广泛的贸易网络,大量采购钢铁、煤炭、火药等重要物资。同时,他还组织人员在根据地周边进行资源勘探,寻找潜在的原材料产地。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发现了几处小型铁矿和煤矿,虽然规模不大,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原材料供应的压力。
随着兵工厂的扩建与升级,武器弹药的产量大幅增长。步枪的月产量从原本的几百支提升到数千支,子弹的生产更是达到了每月数十万发。手榴弹的产量也从每月寥寥数百枚,猛增至数千枚。此外,兵工厂还开始尝试生产一些更为先进的武器,如迫击炮、轻机枪等,进一步丰富了部队的武器装备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