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是学校社团的,我们是...”
苏浩泽的话还没有说完,陌生女孩的手机就响了起来。
陌生女孩掏出手机看了一眼屏幕,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深吸了一口气之后,她才接起了电话。
“喂,王哥。”
陌生女孩的声音听起来有些颤抖,显然是对于那个叫王哥的人有些害怕。
电话的那头,传来了一阵暴躁又急促地声音,“朱留芳,你还想不想干了?磨磨蹭蹭的做什么呢?还不赶紧给我滚回来!”
声音之大,连站在移动小餐车里的苏浩泽跟李正华都听得一清二楚。
两人微微一愣。
朱留芳的脸色刷得一下白了几分,她紧咬着嘴唇,却不敢回怼电话那头的人。
最后只是小声地说了句:“知道了,我马上回来。”
挂断电话之后,朱留芳似乎还沉浸在刚才的情绪里,无法抽离。
她的眼神里充满了无奈跟愤怒,再转回头看向苏浩泽的时候,语气中夹杂着一丝不耐烦地喊道:“你还发什么愣?赶紧带着你的东西离开!要是再不走,等会有你好看的。”
苏浩泽张了张嘴还想解释一下,刚才没说完的话。
奈何朱留芳现在的心情不好,也根本没有那个功夫听下去。
放完狠话,人就朝着左边那栋小平房走了过去。
李正华站了起来,看着那道逐渐远去的身影,不由好奇问道:“现在大学生都这么狂了吗?”
“不清楚。”苏浩泽摇了摇头,他掏出手机给俞平夏发了一个消息。
对方是大学的老师,又组织过大学城的美食嘉年华。
应该跟其他学校的老师有过接触,说不定能查清楚刚才这个叫朱留芳的女孩还有社团是怎么回事。
消息刚发过去不到一分钟,俞平夏就打电话过来了。
“怎么了,苏老板。”
“我刚才在这里碰到了一个学生,说是来老人社区拍摄素材的。就有些好奇,想问问什么情况。”
“拍摄素材?”俞平夏想了想,立马回答道:“据我所知我们学校的社团是没有这个活动的,至于其他的学校,可能要等我问问看。”
“您知道是哪个学校的吗?”
大学城的高校有好几所,每一所都有上千人。
要是这么问下去,无疑是大海捞针。
“等会我去找谢主任打听一下。”
“行,那我先帮你问问,有新消息再发给你。”
打完电话之后,苏浩泽就把这件事先放到一边去,喊着李正华继续摆好盒饭。
没过多久,就有老人在社工地带领下陆陆续续走了过来。
“苏老板,咱们是现在开始吗?”
社工小泉领着小操场的几位老人先到了。
发现好像还没有开始排队。
然而他又找不到谢主任在哪,只能把求助眼神转向移动小餐车里的苏浩泽。
苏浩泽接收到了小泉的求救信号,笑了笑说道:“谢主任带着人去搬桌椅了,很快就会回来。”
“那行,我先陪老人家们聊会天。”
话音刚落,就有一位戴着老花眼镜的老奶奶好奇地凑近了苏浩泽所在的移动小餐车。
“奶奶,怎么称呼啊?”
苏浩泽看到有老人家对移动小餐车露出了好奇的表情,连忙从车里下来走到了对方的身旁。
“这个小动物是小土狗吧。”
老人家小心地伸出手,轻轻地摸了摸那个小狗摆件,脸上露出了一丝如同稚童般纯真的笑容。
“对,是中华田园犬。”
苏浩泽耐心地回答道。
“我家以前也养了这么一条小狗。”
“好久没见过它了。”
老人家说话的时候目光里带着一丝怀念,整个人像是想起了什么,沉浸在了回忆之中。
“那它一定特别可爱吧。”
“是啊,小小一只。每天都会在家门口等我回来。”
“好乖好聪明的小狗啊。怪不得您到现在还想着它。”
“想也没用,再也见不到喽。”
老人家说完这一句,收回了手,眼中满是伤感。
不料下一秒,就听到苏浩泽开口说道:“既然奶奶这么喜欢,那这只小狗就送给您了。”
“就让它代替您的小狗先陪伴您吧。”
这话一出,老人家转头看向了苏浩泽,目光里带着一丝惊喜跟忐忑,“真的送给我吗?”
“真的。”
苏浩泽说着,把这只小狗放到了老人家的手心里。
老人家顿时眉开眼笑,朝苏浩泽说了声谢谢。
“你叫我花奶奶就行。”
“好,花奶奶。”
苏浩泽笑着喊了一句。
两人说话的这会功夫,谢美玉已经带着社工们回来了。
二十多套的桌椅,被有序地摆在了空地上。
“花奶奶今天心情这么好啊。”
谢美玉指挥完社工们摆好桌椅之后,转身朝苏浩泽的方向走过来,就看到了老人家一副特别高兴的模样。
自从上次老人家的女儿来看过一次之后,心情就一直不太好。
社工们陪着聊天也是不太理人。
平时总喜欢一个呆在角落发愣。
后来她还是从其他关系好的老人口中得知,花奶奶心情不好的具体原因。
是家里养了多年的小狗没了。
以前花奶奶的子女忙着工作,只有小狗陪着她。
如今连这唯一最亲密的小宠物也离开了。
可不得伤心好一阵子。
“谢主任,你看这是什么!”
花奶奶双手捧着一只可爱的小狗摆件,朝谢美玉炫耀。
“哎哟这小狗哪里来的,做得真好。”
谢美玉配合着夸了一句,让花奶奶的心情更加好了。
“这个小娃娃送我的,说是要让它代替阿花陪着我。”
花奶奶伸手拉了拉苏浩泽,把人拉到了谢美玉的面前。
“既然是苏老板送的,那你可得小心收好。”
“放心,我会的。”
花奶奶认真地点了点头,把小狗小心翼翼地放进了口袋里。
看着老人家这般可爱又珍视地动作,苏浩泽心头一软。
老人家最怕的就是寂寞,最希望有人陪着。
可是偏偏现在年轻人的生活压力也不小,能分出来的精力跟陪伴实在有限。
所以才会想到把老人家送来社区。
同龄人之间在一起,也算有个伴吧。
苏浩泽看着花奶奶一步步慢慢慢走回来了其他老人们的身旁。
他才收回了关注的视线。
“谢主任,我这边已经准备好了,随时都可以开始。”
“好,我现在就安排老人们入座。”
谢美玉说完,朝跟过来社工们使了个眼色。
下一秒,这些社工就分散开,一个负责几个老人。
安排所有老人家都坐了下来。
然后由几个社工过来领取盒饭发给老人们。
老人们的脸上洋溢着期待和喜悦,纷纷好奇地打量着不远处那辆可爱的移动小餐车。
社工们忙碌的身影在人群里,一人抱着几盒盒饭往老人们的桌上摆。
苏浩泽见状也加入到了发饭的行列。
每一份的盒饭上都会附带上一小份未拆封的可爱小贴纸。
那些小贴纸五花八门,有的是憨态可掬的小动物,有的是五颜六色漂亮的小花朵。
老人们接到盒饭后,都惊喜地低头看着手里的贴纸。
“这孩子真有心,还给我们准备了这么可爱的小东西。”
“我喜欢这个小猫,跟我孙子养的一样眼睛大大的。”
“嘿嘿嘿,我喜欢这个桃花,让我想吃桃子了。”
“这个小蛇也可爱,是我孙女的生肖。”
老人们小声地跟身旁的人讨论着,每个人的心情都很不错。
谢美玉看着这一幕,对苏浩泽的感激之心更甚了。
她没有想到面前这个年轻人居然如此重视跟用心。
不仅把答应的做好了,还额外制造了一些小惊喜。
实在很难不叫人感动。
随着老人们打开了自己面前的盒饭,一股股冒着热气的香味飘散了出来。
是家常菜的味道,熟悉又温馨。
“是红烧肉!”
有老人看着手里的盒饭,惊讶地喊了一声。
剩下还没打开的老人家听到这话立刻打开了手里的盒饭。
“瞧瞧这红烧肉,油亮油亮的,闻着也香,肯定好吃。”
一位耳边别着小花的老奶奶在看到红烧肉的那一刻,眼睛噌的一下亮了起来。
她边说边用筷子夹起一块肉就往嘴里塞。
肥肉的部分入口即化,如同丝绸般顺滑,带着一丝丝甘甜。
瘦肉则紧实有嚼劲,与肥肉的柔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两者搭配得恰到好处,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口感层次丰富,让人回味无穷。
那浓郁的肉香在口腔中弥漫开来。
似乎一口就回到了从前的岁月。
那时家里条件不好,红烧肉是过年才能吃到的美味。
旁边的老爷爷也跟着打开了自己的盒饭,他瞅了一眼里面的菜,乐呵呵地说:“冬笋炒香肠,我喜欢。”
冬笋清脆可口,咬下去的那一刻,仿佛能听到细微的脆裂声。
清新的笋香瞬间在口腔中蔓延开来。
老爷爷又夹了一口香肠配着冬笋一起。
这次清新的口感之中又多了一丝咸香。
香肠的肉质紧实而有嚼劲,外皮微微有些嚼头,内里却是满满的肉香和油脂的醇厚。
跟冬笋结合之后,一点都不腻口。
“真好啊。”
“以前我家老伴还在的时候,也喜欢晒香肠。然后配上冬笋一起炒着给我吃。”
那时候家里每年都会晒香肠。
老伴会亲自挑选上好的猪肉,加入特制的调料,然后细心地灌进肠衣里,挂在院子里的阳光下晾晒。那香肠在阳光下渐渐变得红润透亮,散发着诱人的香气,那是家的味道,是爱的味道。
也是他内心深处最难以忘怀的记忆。
今天又被这份盒饭重新唤醒了。
想到这里,老爷爷的眼眶不禁有些湿润。
“这菜,真像我老伴以前晒的香肠,那味道,那感觉,都一样。”
周围的老人们也纷纷点头,有的还感慨地说起了自己家里以前也会晒香肠晒腊肉。
一时间手里的盒饭不仅仅是一份盒饭,更是一份珍贵的回忆。
苏浩泽看着老人们一边听着一边彼此聊着那些曾经的美好,不禁有些感慨。
有时候食物的美味不仅仅是因为食材,还有那份味道带来的熟悉记忆。
看着老人们吃的开心的样子,他心里也是一阵满足。
谁都没有注意到有一道身影从餐车背后闪过。
.......
李正华站在苏浩泽的旁边,看着那些洋溢着幸福笑容的老人家,突然开口了。
“我突然有点像我爷爷了。”
苏浩泽扭头看了一眼脸色变得温柔了许多的李正华,想都没想直接回了一句:“想了就回去看看呗。”
李正华:“......”
他沉默了片刻,才缓缓说道:“我怕他生气。”
因为上次比试那件事,他给家里人丢脸了。
老爷子一辈子都的心血都在格雅轩这家店身上。
结果临老了却还要为了自家孙子干下的蠢事负责。
实在是太对不起他老人家了。
“俗话说的好父子都没有隔夜仇,更何况是亲孙子。”
“而且不是说爷爷跟孙子更亲吗?”
苏浩泽开玩笑似地劝慰道。
“真的?”
李正华迟疑了。
“试试不就是知道是不是真的了。”
苏浩泽就没有见过比李正华还要纠结又别扭的人。
“那我下周能不能请假回去三...”李正华伸手比了个数字,觉得不妥又立刻改口道“半天就行。”
结果被苏浩泽没好气地瞪了一眼。
“我在你眼里印象是多不好啊,跟个周扒皮似的。”
“还什么一天两天。”
“虽然你因为做错事,所以才来我这里上班。”
“是没有工资,但是休息还是有的。”
“你要是想多陪陪你爷爷,就再请两天假也行。”
话音刚落,就收到了李正华发来的好人卡。
“谢谢你,你真是大好人。”
苏浩泽:“呵呵...不会夸人,可以不夸的。”
就在这温馨的气氛下,突然有一道不和谐地声音响了起来。
“谢主任,你们这是区别待遇啊。”
“我们好心好意来给老人社区拍宣传视频,呼吁社会上的爱心人帮忙捐款捐物。”
“累的要死要活的,剪辑拍摄素材。”
“你们就背着我们偷偷吃好吃的,然后拿几盒冷掉的普通盒饭打发我们?”
来人正是所谓大学社团的大学生,穿着印着“xx大学青年志愿者”的文化衫,耳朵上戴着黑色的耳钉,手腕上还有一块被遮了一半的刺青。
对方的身后还站着个同样穿着的年轻人,手里抱着几份冷掉的普通盒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