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知晚微微蹙眉,不明白傅宴舟话里的意思。
傅宴舟继续道。
“知道你妈妈想要筹办这个综艺的时候,我就在想,能不能让锦星参加这个节目。
在得知他们找不到合适的出品人和投资人之后,我便联系了一位制作人朋友,促成了他们之间的合作。
今晚的事情,没有提前跟你商量,是我的错。”
傅宴舟在视频里,眸底尽是真诚。
林知晚不是傻子,怎么会不知道傅宴舟说这些的用意。
他这是怕她为难。
林知晚看着视屏里的男人,想着若是从前,他一定不会这样体贴,这样设身处地为她考虑。
以他从前的性子,就算是真的想让锦星参加妈妈的节目,大概也只会把条件摆在桌面上谈,明码标价,只谈交易。
可如今,分明是他出手帮忙,却要说是他先有求于人,就是为了不让她为难。
说内心没有触动那一定是假的。
林知晚不知该说些什么。
她宁可傅宴舟还是像从前那般,像个商人一般,同她谈利益,谈交易。
可如今,他却要同她谈感情……
偏偏她的感情早已在一次次的伤害中,被消磨殆尽。
傅宴舟最不想的,就是看到她为难。
“时间不早了,你早点休息。”
说完,傅宴舟便挂断了电话。
深夜,他放下手机,来到落地窗前。
他方才看到林知晚发来的消息,刚看清,那条消息便被撤回了。
傅宴舟怎会不懂林知晚的心思。
他知道,林知晚这是不想欠他的人情。
她不想跟他再有什么牵扯,只想和他一刀两断。
傅宴舟打那通电话,就是想叫她放宽心。
他的资源,是心甘情愿的帮她,他不愿用什么人情来胁迫她。
为她做任何事情,他都是心甘情愿。
他要追求她,他希望小晚能原谅他,重新接受他,是因为小晚对他有了感情,而不是因为感动,因为他做了什么,帮了她什么。
他希望他们能重新在一起,不掺杂任何利益,只是因为彼此相爱。
他希望,他们能有个新的开始……
挂断电话,林知晚握着手机,久久不能回神。
她看向窗外,清冷的月色透过窗纱,落在地板上,像是拢了一层银纱。
她看着窗外出神,想着傅宴舟的那些话。
她并非铁石心肠,何况,她曾深爱着那个男人。
但她实在不想,也不敢再去冒险,重新开始一段感情。
她的视线再次落回手机上。
不管傅宴舟怎么说,这次他帮了妈妈的忙是真的。
这个人情,她一定得还。
至于其他的,她实在没有必要去冒险。
想定之后,林知晚给自己的律师发了一份邮件,随后便关灯休息了。
次日,傅宴舟便收到了汪雪盈的消息。
“傅总,林小姐的律师来了新亚,说是想要聘请您为职业经理人,管理新亚。”
傅宴舟这时候正在衣帽间挑衣服。
听到这里,傅宴舟是真的气笑了。
本以为昨晚那通电话已经能让她放下心来,没想到,她连这点人情都不愿欠她的。
是啊,她如今可不是从前那个空有头衔的“傅太太”了。
如今的林知晚是苏富比能够拍出天价藏品的拍卖师,是仅仅博士一年级,就能独立负责项目的瓷器修复专家,是拍卖行的合伙人。
她有足够的实力和他平等交易,又怎会随便欠下一个人情。
傅宴舟一时真不知该难过,林知晚下定决心,不和他牵扯半分私人感情,还是该庆幸,林知晚竟然这样信任他,愿意让他去做新亚的职业经理人。
毕竟,新亚如今的法人是林知晚,万一他要是在其中做了什么,林知晚将要承担全部的风险。
电话那头的汪雪盈还在等消息。
傅宴舟一只手拿着手机,另一只手从衣柜里拿出一件黑色西装。
他接下了林知晚的橄榄枝,约好明天入职新亚。
林知晚收到消息,心里暗自松了口气。
原本还担心傅宴舟会不会不肯接受,现在倒是不用担心了。
当初傅宴舟把新亚转到她名下,是因为赵鸣鹤。
如今,傅宴舟已经从那件事里摘出来,现在是时候把新亚还给傅宴舟了。
她知道,如果这时候她将手中所有新亚的股份转给傅宴舟,他一定不会接受。
林知晚已经想好,等她领养锦星之后,就会把她在新亚的股份转给锦星。
这样一来,也算是将新亚送还出去了。
没多会儿,车子便来到了赵宝林先生的住处。
原本林知晚以为,赵宝林先生不肯再拍卖,一定是喜欢清净,但看着眼前的住宅,林知晚对赵先生更加好奇了。
这里是京都城最繁华的地段,周围最有名的奢华商业街。
赵宝林先生住在这里唯一的一栋住宅楼内。
林知晚来到楼下大堂,找到物业管家。
毫无意外,林知晚吃了个闭门羹。
想来,像她这样来拜访赵先生的,一定不在少数。
林知晚不会为难一个工作人员。
她只好在大堂内等着。
好在这栋住宅只有大堂这一个进出口,在这儿等着,总有机会能见到赵先生一面。
她拿出笔记本,开始处理工作。
物业管理人员对这些前来拜访赵先生的人已经见怪不怪了。
这些来访的人非富即贵,不是他们这些物业得罪的起的。
物业管家送来咖啡,告诉林知晚有需要可以去物业前台。
“好的,谢谢。”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林知晚正在对拍卖会上的拍品进行整理,想着到时候场馆的布置。
关于压轴出场的那幅画,她也得做两手打算。
如果请不来赵先生,那可能还是得由她来主持最后的压轴拍卖。
她的专业的瓷器,画作她之前虽说拍过,但毕竟不是她最擅长的领域,需要做准备的,还有很多。
她在笔记本上敲打着,整理着关于徐悲鸿《愚公移山》的资料。
这幅画的卖点很多,但想要在拍卖场上让藏家心甘情愿为这幅画的溢价买单,就必须找到这幅画的亮点。
林知晚正在键盘上记录这幅画的收藏点:
中国现代艺术从传统走向世界的转折点;
二战时期亚洲反侵略斗争的精神化石;
艺术市场‘红色经典’板块的价值锚点。
这时候,一记陌生的声音在她身后响起。
“你忽视了最关键的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