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一晃就来到了周一,五月四日。
劳动节放三天,周五周六周日,而休息的后两天,沈幼鱼带着沈素素去市里,将那首歌《孤勇者》录制完成。
如今已经上传至网络平台了。
不过男女的声音毕竟有所差别,就算沈素素天生伪音不错,后面还是靠着调音师的功力,才将这首歌录制完成。
虽然歌曲是成功了,但是后果却是,沈素素绝对不能在台前唱这首歌,要不然就成假唱了。
永安乡小学,初一的教室里。
今天沈幼鱼难得的和沈素素提前来到了教室,此时教室里零零散散的坐着几个人。
而坐在门旁边的陈欣秋面前,则围着三个男生,“陈欣秋,作业写完了吗?”
“借我用一下。”
还不等陈欣秋说话,另外一个男生喊道,“我先来的,我先借用。”
刚走进门的沈幼鱼,看到这个场景,心中不由得一笑,前世这件事,她自然也干过。
当然她不是找的陈欣秋,而是找的另一个人。
毕竟陈欣秋在以前,常年拿第二名,虽然说与林慕婉差距蛮大的,但是作业而已,只要有的借用就行了。
而陈欣秋在班上人缘关系极好,她的作业,如果稍微来晚一点,就没了。
不过几秒钟,沈幼鱼刚坐到自己的座位上,那边的战场就结束了。
当然不是以什么先来后到的顺序结束的。
笑话,什么时候这些人会这么讲礼貌了。
当然是谁身强体壮,谁就优先。
要不然就这四十多分钟,一个个排队的话,总会有人写不完的。
“沈幼鱼,沈素素,你们的作业。”林慕婉说着,便从桌子里拿出两人的书本,递了出来。
这两天,她晚上偷偷观察母亲,可是一无所获,妈妈说她上班累了,所以很早就回房间睡觉了。
把门一关,她什么都不知道。
好像也没什么事,阅历不多的林慕婉心中,虽然有些狐疑,但是还是选择相信母亲。
希望是自己想多了吧。
~
【妈妈怎么会骗自己呢,她那么爱自己。】
【小时候吃冰淇淋,都是一人一口的。】
将作业递给两人后,林慕婉坐在自己座位上,今天要期中考试,她要努力学习,努力考一个高分,让妈妈高兴才对。
现在她已经不奢望能够超越沈幼鱼了,她的要求不高,只希望在中考前,每次考试都能提高几分就行。
刚接过书本的沈幼鱼,还没来的及放进桌子里,身后便传来一个有着怯怯的男声,“沈素素,可以把你的作业给我看一下吗?”
???
“还有人找素素?”
这是沈幼鱼没想到的,虽然沈素素成绩也不错,排在前十到前十五左右。
呃,说是不错,其实有点抬举沈素素了。
全班三十多个人,排名十到十五,看着是超过一半的人了。
实际上,除去后面几个交白卷的,还有几个七门科加起来都不到一百分的,沈素素其实也是属于吊车尾的。
可前面还有一大把的,怎么找到素素了。
借作业,沈幼鱼向来只听说过借好成绩的,从来没听说过借差生的,哪怕是差生也写了的。
随即缓缓转过身,目光盯着沈素素旁边的男生。
罗杰,十一大队,罗家村的人。
由于家里离学校实在是太远,如果走大路的话,每天都要走两三个小时,山路的话,近一点,也要两个小时。
所以他便直接住在学校里的,整个初中部,只有两间学生宿舍在使用,一间八个人,两间都没住满,不到十六个人。
前世的自己认识他,小时候自己经常拿自己挣的钱,和他去上网打游戏。
而自己这一届,是班主任带过最差的一届,正经考上高中的只有五个人,后面初三毕业以后,自己上了民办高中,他就出去打工了。
然后在一个厂待了十余年,好不容易存了七八年的工资,买了某恒的房子,直到自己重生那年,他的房子都还是一片草地。
心中默默叹了一口气,沈幼鱼并没有说什么,而是转过身看着自己的书本。
要是所有人都帮的话,那需要帮的人可太多了。
有时候不说话,不插足别人的人生,就是最大的帮助了。
不出所料,再怎么说也是同学,沈素素还是将书本作业,借给他观摩了。
至于是学习其中的解题思路,还是其他的,那自然就不得而知了。
此时距离上课还早,沈幼鱼拿出手机,看着堂哥发送来的消息。
他们两个已经入职了附近的一家肯德基餐厅,不出沈幼鱼所料。
还不到一个月,店长便已经迫不及待的把所有操作流程,全部交给了两人。
堂哥和他女朋友,这两个人拿着最底层服务员的工资,天天干活却充满了动力。
不怕苦不怕累,什么活都主动的揽在自己身上,别人干活磨磨蹭蹭的,他俩就跟上了发条的机器一样,库库猛干。
甚至自己的事情做完了,还主动帮别人做事,每天都干到打烊班,最后一个走。
才不过一个多月,店长就已经在考虑让他们转正了。
看着上面的消息,沈幼鱼不禁莞尔一笑,干劲十足啊。
而旁边的林慕婉,已经重新复习了一个单元,正准备停下看看远方时,却看见沈幼鱼的笑容,心底也是一阵疑惑。
【她在笑什么?】
【不过,笑起来总比以往那副冰冰冷冷的模样好看。】
想到这里,林慕婉的嘴角也在不经意间微微上扬,似乎沈幼鱼的开心,也传递给了她,让她的心情也愉悦了起来。
随后继续看起书来。
【拥有朋友的感觉真好!】
......
期中考试,学校重点还是看初中部的考试成绩,小学的成绩,无人关心。
而所有的初中学生,都被拉到操场上进行考试,每人间隔至少两米,每个班有三个老师监考,看着十分严格。
三个年级加起来也不过百余人,一个班三十多个,这次与去年期末考试不一样,似乎所有人都卯足了劲。
没人摸鱼,似乎大家都想要考一个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