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还未完全散去,空气中仍带着昨夜加班留下的咖啡余香。洛倾颜坐在办公桌前,指尖轻轻敲击着键盘,屏幕上的数据报表正一页页刷新着亮眼的成果。顾逸尘站在她身后,目光落在屏幕上,嘴角不自觉地扬起一个浅浅的弧度。
“用户留存率提升了近18%。”他低声说,“比预期还要好。”
洛倾颜回头看了他一眼,眉眼弯弯:“那是因为我们都很拼。”
话音刚落,手机震动了一下。她低头一看,是行业媒体发来的采访邀约。
“要上新闻了?”她挑眉。
“你更合适。”顾逸尘轻声道,“你总能把复杂的事讲得简单又动人。”
她笑出声来:“那你呢?总不能让我一个人唱独角戏吧。”
他顿了顿,随即点头:“行,陪你一起。”
采访安排在当天下午,地点就在公司会议厅。镜头对准他们时,记者的问题果然犀利,从产品架构问到内部管理,再绕到团队协作模式,似乎想从中找出些蛛丝马迹。
洛倾颜始终面带微笑,将话题巧妙引导回产品本身:“我们最在意的从来不是谁主导了什么,而是这个功能能不能真正帮到用户。就像一杯好茶,重要的不是壶是谁选的,而是它泡出来的味道。”
记者愣了一下,随后忍不住笑了:“你说得真有画面感。”
顾逸尘接过话头,用一串精准的数据回应质疑,语调平稳却不失锋芒。采访结束时,那位年轻的女记者悄悄拍下了洛倾颜回答问题时的眼神,那一瞬的坚定,让她想起了自己刚入行时的模样。
离开会议室后,两人回到办公室,桌上已经堆满了论坛发言稿的初稿草稿。时间紧迫,只有不到两天的时间准备这场业内瞩目的分享会。
“先别急着写。”洛倾颜翻看着几份用户反馈报告,“我们得把故事讲清楚,不只是数据,还有背后的坚持和改变。”
顾逸尘点头,拿起笔开始梳理逻辑框架,而她则负责润色语言,让每一句话都既有力量,也有温度。
整理资料时,她在一堆旧文件里发现了一份泛黄的市场分析报告,封皮角落印着“G.Y.c.”三个字母。她盯着那几个字看了很久,最终只是默默地将它夹进笔记本中。
夜深人静,办公室只剩下他们俩。
“你在想什么?”他问。
“那个缩写……”她轻声说,“有点像你的名字缩写。”
他怔了一下,伸手拿过那份报告看了看,眉头微皱:“我不记得有这份资料。”
“也许是某个项目遗留下来的。”她没有多问,只是轻轻合上笔记本,“但现在不是研究这个的时候。”
他点头,重新投入到发言稿的修改中。
第二天一早,他们带着整理好的内容来到论坛现场。会场座无虚席,不少业内同行早早到场,期待他们的分享。
轮到他们上台时,顾逸尘站在讲台边,手指微微收紧,喉结滚动了一下。
洛倾颜察觉到了他的紧张。她悄悄走到他身边,握住他的手,眼神温柔而坚定。
“你是最棒的。”她轻声说。
他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
开场时,他声音略显干涩,甚至有一瞬间卡住了词。气氛有些凝滞,观众们纷纷交换眼神。
就在这时,洛倾颜向前一步,微笑着说:“大家知道吗?顾总第一次做ppt的时候,连字体颜色都选错了。”
台下响起一阵轻笑。
她继续道:“但你们现在看到的每一张幻灯片,都是他亲手打磨的。”
她的话语像是春风拂过,化解了现场的尴尬。顾逸尘也渐渐找回节奏,流畅地接上了后续内容。
整个演讲过程中,洛倾颜始终站在他身旁,适时补充细节,为他争取思考时间。每当他语气稍显迟疑,她都会用眼神鼓励他,仿佛在告诉他:你没问题。
演讲结束,掌声雷动。
观众席中,一位戴着墨镜的中年男子频频点头,低声对身旁助理说道:“这对搭档,有未来。”
助理记下这句话,默默收进了笔记本里。
活动结束后,两人走出会场,阳光洒在脸上,暖洋洋的。
“感觉怎么样?”她笑着问。
“还不错。”他嘴角终于放松下来,“不过下次,我希望能自己说完。”
“那就努力练啊。”她眨眨眼,“毕竟,你可是我的老板。”
他无奈地笑了笑:“你这张嘴,真是越来越厉害了。”
他们并肩走在林荫道上,影子被拉得很长,交织在一起。
洛倾颜低头看了眼手中的钢笔,水晶微微闪烁,映出她眼底的一抹思索。
她知道,这一章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