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当真是他派人行刺二弟,大可在刺客逃脱无能之际,让人趁乱杀人灭口,又怎么会特地让侍卫捉住活口,带回审问?!
那黑衣人的供述摆明了是恶意构陷,想要挑拨他和二弟之间的关系!
“儿臣恳请父皇派人彻查真相,还儿臣一个清白。”大皇子再叩头。
建惠帝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摆摆手让大皇子起来。
“朕还什么都没说呢,你倒是解释得快。不过……你既想查个清楚,老三、老四,你们两去查吧。”
三皇子和四皇子,一个同大皇子关系好,一个同二皇子关系好。
二人一起查案,相互制衡,相互钳制,最后无论查出什么结果,都不会偏袒了哪一方。
众皇子从御书房出来后。
大皇子特地找到二皇子,“二弟不会信了刺客那话吧?”
二皇子轻轻一笑,“大哥说什么呢,臣弟今日只是些许受惊,还没被吓得失了神智。”
当街刺杀,留下活口,还供出幕后主使是大皇子。
怎么看都不可能发生。
不过……
黑夜的残影轻轻掩盖住二皇子眼瞳里翻涌的情绪。
皇后娘娘稳居中宫数十年,却始终未能诞下一名皇子。
而皇后之下,后宫众多妃子里,最得父皇宠爱的,是他的生母,齐淑妃,以及老大的生母,李贤妃。
随着父皇年纪渐长,他和老大在政务上各自有了政绩和建树,朝中大臣便常常在私下议论,父皇到底会立他们二人之中的哪一个为太子。
东宫的宝座是那样的耀眼夺目。
他和老大没有谁不想争到手。
所以……
即便今日之事和老大确实没有关系,他们两个人也迟早会有刀锋相接、对峙厮杀的一天。
-
伊嬷嬷在永平侯府住了快两个月,该教给沈丹清的都教得差不多了,便向老太太辞行。
老太太一再挽留,想让伊嬷嬷多留一段时日,“孩子们都还小,若能多得嬷嬷几日指点,是孩子们的福气呐。”
伊嬷嬷却笑了笑,说:“老夫人,四姑娘很聪明,学什么都很快,老婆子已经没什么可以教她的了。再留在这里也不过是虚耗时日罢了。”
老太太听伊嬷嬷这样说,也不便再强行留人。
她让康妈妈给伊嬷嬷备下了三大马车的谢礼,伊嬷嬷离开那日,她还亲自来到大门口相送,以示尊重和敬意。
目送伊嬷嬷的马车走远后,老太太问康妈妈:“我记得前几日,礼部尚书家的殷夫人送来帖子,说是她要过生日了吧?”
“是有这么一回事。”
老太太眯了眯眼:“好,你告诉四丫头一声,让她准备准备,到时候陪我一块去尚书府。”
过去,她都是带沈明珠出席这样的场合的。
这一次……
伊嬷嬷教出来的好学生,也该到这样正式的席面去走走了。
沈丹清确实没叫老太太失望。
到了尚书府后,沈丹清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堪称完美。
再加上,她同新阳公主、五殿下关系好,以及在京城依旧卖得火热的《甄氏女逸事录》……
与她同岁的姑娘见了她,都待她很客气、很热情,拉着她的手同她说话。
与老太太相熟的夫人、妇人见了她,也都夸上几句,永平侯府真是好福气,家里的姑娘竟出落得如此落落大方、端静娴淑。
甚至,主人家的殷夫人完全不因为身为宾客的沈丹清吸引了众人的注意力而恼怒,反而让人拿来了一对景泰蓝的手镯想送给她。
不过……
殷夫人拉过沈丹清的手后,瞧见她手腕上戴着一只雕着海棠花的琉璃手镯,同她头上戴的垂丝海棠步摇、耳朵上戴的海棠花苞耳环显然是一套的。
“瞧我这一时兴起拿来的镯子,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了。只是……”
殷夫人将她今日所戴的这些首饰再看了看,“样式精巧,栩栩如生,一看便不是凡品。是新阳公主之前送给沈姑娘的吧?”
“……”
老太太闻言也看了过来。
这样的首饰,她之前没见过,想来应该如殷夫人所说,不是新阳公主送的,就是五殿下送的。
但,不管是谁送的,都是叫永平侯府长脸的事!!
老太太眯着眼睛,谦虚说:“不过是四丫头运气好,侥幸能同殿下说过几回话罢了。”
只是,京城这么多闺秀、千金,能同新阳公主说话的寥寥无几。
更别说,还能得了新阳公主送的这样好的礼物了。
老太太更觉脸上有光了!
沈丹清坐在旁边,垂眸一刻,慢慢转动手上的海棠琉璃镯。
其实,这不是新阳公主送的。
是端午节之后,顾重渊让簪星拿来给她的。
除了海棠花的,还有莲花、桂花、石榴花、芙蓉花……
一共十二套。
她觉得太多了,整整十二盒,真的太多了。
曳月将盒子收到她的柜子里,却说:“多么?还好吧。姑娘一天戴一套,还不够一个月的呢。”
她:“……”
今日出门,陈妈妈挑出了这支垂丝海棠的步摇,以及之前赵晏送的那对珍珠耳坠子。
陈妈妈正要给她戴上珍珠耳坠,不知何时从她窗边经过的顾重渊幽幽的声音传了过来。
“一套的东西,好好的,为何要拆开?”
陈妈妈稍稍一愣,而后接话:“对啊,还是二公子说得在理。”
就给她全戴上了。
想到这些,沈丹清忽然觉得自己脸上有点热。
估计是日头上来了,空气都热吧?
她赶紧煽动手里的小团扇。
如绸缎的乌青发丝,悠悠扬扬往后飘动,衬得她看上去愈发娴静淑丽、明艳动人。
有正想给家中孩子说亲的夫人瞧见了,宴席结束后,过了几天,便给老太太送来帖子。
说什么家里新得了荔枝,请老太太和沈丹清过去坐坐。
老太太自然看出了帖子里真正的心思,她笑笑不回应,让康妈妈送去云鹤居给沈丹清。
她想借机看看沈丹清会如何拿主意。
云鹤居里。
沈丹清和沈明月坐在银杏树下摘薄荷,准备让曳月做点酸梅薄荷汤解渴。
而今日休假在家的顾重渊则一如既往站在敞开的窗户前,正在宽大的画纸上勾勒、描绘着什么。
沈丹清从康妈妈处接过帖子后,吃了一惊。
“这是给我的?大理寺少卿的夫人请我过府一叙?可是……”
她记得大理寺少卿夫人只有两个儿子,并没有女儿啊。
那请她去做——
意识到大理寺少卿夫人的意图,沈丹清的脸颊稍稍一红。
所以,这是大理寺少卿夫人想约她与家中儿郎相看的意思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