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二天,我骑电动车二十分钟就到了高凤翰纪念馆了,位于胶州市南涅河西北,占地0.93公顷,分为故居和附属设施两部分,被青岛市评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高凤翰是我国17世纪末18世纪初的扬州派左笔书画家及篆刻家、诗人,他的一生在仕途上是坎坷不平,但他对艺术的追求却永无止境,在右手病痹后,又用左手坚持练字。

此外,在绘画、制砚、篆刻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是“扬州八怪”之一(“扬州八怪”一般所指的八位画家是:金农、黄慎、郑燮、李?w、李方膺、高翔、高凤翰、罗聘)。

故居分为石鳌馆、北堂、春草堂、西亭和南斋五大部分。馆内环境幽雅,游人步入其中,会对一代艺术大师肃然起敬。

高凤翰(1683-1749年),字西园,号南村,自号南阜山人,山东胶州人。曾任安徽歙县县丞,去官后流寓扬州。擅画山水、花卉。山水师法宋人,近赵令穰、郭熙一派。

55岁左右,右手病疫改用左手,更号\"尚左生\"刻印\"丁巳残人\"。其画具有宋人雄浑之神,元人静逸之气。秦祖永《桐荫论画》评道:\"离奇超妙,脱尽笔墨畦径,法备趣足,虽不规规于法,而实不离于法。

北方五月的天,总带着一种恰到好处的温柔。

告别了春日的料峭,尚未迎来盛夏的燥热,澄澈的蓝天像被精心擦拭过一般,偶有几缕白云慵懒地舒展着身姿。

温和的风裹挟着草木的清香与泥土的湿润,轻轻拂过脸颊,送来一丝丝沁人心脾的凉意,让人浑身的毛孔都舒展开来,沉醉在这惬意的时光里,连脚步都不自觉地慢了下来 —— 这样的日子,正是外出寻觅风景与文脉的绝佳时节。

高凤翰纪念馆便坐落在胶州市区这片充满烟火气的土地上,从市区中心驱车前往,不过十几分钟的路程,便捷得仿佛是城市里一处触手可及的文化秘境。

在胶州,高凤翰的名字几乎是刻在当地人记忆里的文化符号,老人们茶余饭后会念叨他的故事,孩子们在课本里会读到他的成就 —— 这位清代着名的文人,以诗、书、画、刻 “四绝” 闻名天下,堪称胶州历史文化长河里一颗璀璨的明珠。

追溯他的过往,其祖籍本是胶州胶西镇大行村的高氏家族,自小浸润在浓厚的家庭文化氛围中,笔墨纸砚便是他童年最亲密的伙伴。

十五岁那年,他随父亲前往淄川赴教谕之任,在那里结识了当地的文化名流张元、李尧臣。

几人常聚在一起谈诗论画、切磋技艺,思想的碰撞与学识的交流,如同为他的才华插上了翅膀,让他在年少时便打下了能诗善画的坚实根基,也为日后的艺术成就埋下了伏笔。

如今的高凤翰纪念馆,早已不是传闻中那处位于胶州市南三里河以南、被农田环绕的孤僻院落。

时光流转,城市变迁,纪念馆迁至南关办事处南三里河村委西侧,周边林立的高楼勾勒出城市的现代轮廓,门前一条宽敞平坦的交通大道车流不息,清晰的路标让驱车前来的访客无需费太多周折便能轻松找到。

我抵达时,门前的停车场已快停满了车辆,三三两两的人群正陆续走向大门:有年轻的情侣手牵手,低声交谈着,眼中满是对文化景致的期待;

时不时弯腰跟孩子说着什么,像是在提前讲述高凤翰的故事;

有母亲推着婴儿车,温柔地指着纪念馆的方向,或许是想让孩子从小就感受文化的熏陶;

也有像我一样孤身一人的访客,背着简单的背包,带着对先贤的敬仰,静静融入这股人流中。

看着这热闹却不喧嚣的场景,我忽然明白,许多父母带着孩子前来,或许不只是为了一次普通的游玩,更是希望让孩子在这浸润着文脉的环境里,感受先贤的智慧与风骨,从小在心里种下勤奋好学、勇于奋进的种子,长成未来挺拔的模样。

站在纪念馆门前,目光瞬间被那独特的建筑风格吸引。

灰色的砖墙沉稳厚重,像是承载着百年的时光,每一块砖缝里都仿佛藏着历史的故事;

两扇红漆大门色泽鲜亮,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门楣上方悬挂着一块黑色的木匾,“高凤翰纪念馆” 六个蓝色大字笔力遒劲,字体间透着一股文人的清雅与庄重,让整个大门显得端雅肃穆,未入其内,便已感受到一股扑面而来的历史厚重感。

缓缓推开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 “南阜老人”(高凤翰号南阜)的雕像 —— 他依竹而立,身姿挺拔,神情淡然。那丛翠竹郁郁葱葱,叶片在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千年不变的君子品格。

竹子,历来象征着生命的顽强,即便在贫瘠的土地上也能坚韧生长;

代表着虚怀若谷,中空的枝干提醒着人们要谦逊好学;寓意着弯而不屈、刚正不阿,即便历经风雨也不折腰;

更有着清秀洒脱、有礼有节的气度,恰如高凤翰一生为官清廉、不媚权贵的风骨。

雕像中的高凤翰,左手里始终捧着一本书,书页微微展开,仿佛下一秒便会有墨香溢出 —— 这一幕,正是他一生嗜学如命的真实写照,无论春夏秋冬,无论身处顺境逆境,读书、治学始终是他不变的追求。

雕像的左右两侧,各有一棵粗壮挺拔的青松,树干笔直向上,枝叶茂盛如伞,墨绿色的针叶在阳光下闪烁着光泽,既像是在守护着先贤的雕像,也象征着高凤翰的精神如同青松一般,历经岁月洗礼,依旧长青不朽。

入园后,我按照导览图的指引,开始了一场沉浸式的文化之旅。

园内的每一处建筑都独具匠心,承载着不同的故事与意义。最先来到的是石鳌馆,这里曾是高凤翰会客、议事的地方。

推开古朴的木门,屋内的陈设依旧保留着旧时的模样:一张深色的八仙桌摆在中央,周围放着几把雕花座椅,桌上还摆放着笔墨纸砚与几本线装书,仿佛下一秒就能看到高凤翰与友人围坐桌前,谈诗论画、纵论天下的场景。

墙角的博古架上陈列着几件古瓷与玉器,温润的光泽里透着岁月的痕迹,让人不禁想象着当年这里的文人雅趣。

紧接着来到春草堂,这里是专门介绍 “扬州八怪” 人物传记的地方。

墙上挂满了 “扬州八怪” 各位画家的画像与生平介绍,郑燮的竹、金农的墨梅、李鱓的花鸟…… 一幅幅画作的复制品生动传神,旁边的文字详细讲述着他们的艺术主张与人生经历。

高凤翰作为 “扬州八怪” 的重要成员,其画作风格独特,擅长以简练的笔墨表现事物的神韵,尤其是他晚年右手病废后,改用左手作画,笔墨间更添一份苍劲与洒脱,这份坚韧不拔的精神,在文字与画作的交织中,让人深深动容。

穿过几重院落,便来到了竹西亭。这座亭子小巧雅致,周围环绕着翠竹与鲜花,亭内摆放着石桌石凳,这里曾是高凤翰会友、创作的地方。

想象着当年,每到春暖花开或秋高气爽之时,高凤翰便会邀请三五好友来此小聚,几杯清茶,几句诗词,一支画笔,便能在亭中度过一个惬意的午后。

微风拂过竹林,沙沙作响,仿佛是当年的诗词与笑声,穿越百年时光,依旧在亭间回荡。

北堂是高凤翰居住的地方,屋内的布置简洁而温馨:一张古朴的木床,床头放着一个小小的书架,上面摆满了各类书籍;窗边的书桌前,笔墨纸砚摆放整齐,仿佛主人刚刚还在此伏案创作。

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书桌上,在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让人不禁放缓脚步,生怕惊扰了这份静谧的时光。

南斋则是高凤翰少年时就读的私塾,屋内摆放着几张矮小的书桌与板凳,墙上挂着 “学而时习之” 的匾额,恍惚间,仿佛能看到年少的高凤翰端坐在书桌前,认真诵读经书的模样,那股勤奋好学的劲头,穿越百年依旧清晰可见。

后花园是整个纪念馆最具生机与诗意的地方。一条蜿蜒的石桥横跨在荷花池上,池水清澈见底,夏日虽未到,荷叶却已冒出水面,嫩绿的叶片挨挨挤挤,像是在为即将到来的荷花绽放做准备。

池边的凉亭古色古香,可供游人休憩,坐在亭中,听着风吹过树叶的声音,看着池中偶尔跃起的小鱼,让人倍感惬意。

园中还有一座高凤翰父亲教导他做人的石像,石像中,父亲神情严肃却满含关爱,高凤翰则恭敬地站立一旁,认真聆听教诲 —— 这一幕,不仅展现了高家良好的家风,更让人感受到家庭教育对高凤翰一生的深远影响。

一条小溪从前院的荷花池一直贯穿至后花园的荷花池,溪水潺潺流淌,发出清脆的声响,像是一首永不落幕的田园诗。

小溪两岸长满了翠绿的竹子,叶片层层叠叠,将溪水映衬得愈发清澈。溪水中,几尾红鲤鱼悠闲地游动着,时而摆摆尾巴,时而吐个泡泡,一点也不惧怕来来往往的人流,仿佛早已习惯了与这些探寻文化的人们相伴。

后花园的泉亭格外引人注目,这里堆放着从胶州出土的北宋时期铁币,总量竟达三十多吨,其中一块铁币更是重达十六吨,远远望去,宛如一块黑色的巨石,上面还能隐约看到当年铸币时留下的纹路。

抚摸着这些历经千年岁月的铁币,仿佛能触摸到北宋时期胶州的繁华与兴盛,感受到这片土地深厚的历史积淀。

此外,馆内还有高家家训族谱馆、高凤翰诗词馆、高凤翰为官清廉馆等展区,每一处都让人驻足良久,不忍离去。

高家家训族谱馆里,泛黄的族谱记录着高家世代传承的脉络,墙上悬挂的家训 “勤俭持家、耕读传世” 等字样,虽历经岁月却依旧清晰,让人感受到中华民族优良家风的传承力量;

高凤翰诗词馆里,展出了他不同时期的诗词手稿与刻本,“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仍是旧山河” 等诗句,字里行间满是他对家国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悟,让人在品读中感受到他深厚的文学功底与炽热的情怀;

高凤翰为官清廉馆里,通过文字、图片与场景复原,详细介绍了他为官期间清正廉洁、造福百姓的事迹,无论是拒绝贿赂,还是心系民生,都让人深深敬佩这位 “四绝” 才子不仅有出众的才华,更有高尚的品格。

在众多景致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高凤翰故居内的一幅对联 —— 上联 “珠山岁月”,下联 “渤海人家”。

这短短八个字,却蕴含着无穷的意境:“珠山” 指代着胶州的山水,“岁月” 二字透着对时光的感慨;“渤海” 彰显着胶州临海的地理位置,“人家” 则满含着对家乡的眷恋。

从这幅对联中,我仿佛看到了高凤翰站在珠山之巅,眺望渤海之滨的模样,感受到了他作为诗人的宽广胸怀,以及对家乡这片土地深沉而炽热的宠爱。

参观完所有展区,我正准备起身离开,却遇见了馆内的保洁人员。

他穿着朴素的工作服,手里拿着扫帚与水桶,不仅将院内的每一条小径、每一个角落都打扫得干干净净,没有一丝杂物,还在不停地给院内的花草浇水。

看到我走来,他停下手中的活,脸上露出淳朴的笑容,主动跟我打招呼:“来看看?”

就是这简单的三个字,却在我心里掀起了层层波澜。

细细品味,这三个字里藏着太多的深意:第一,他说 “来看看”,是希望我们这些后辈不要忘记胶州的历史文化,不要忘记高凤翰这样的先贤,要常来这里走走,在探寻中传承文脉;

第二,听到这三个字,我忽然觉得,自己不能只是偶尔一次来这里,而应该按时来仰望这位刻苦学习、不懈努力、毅力坚定的南阜老人,从他的精神中汲取前行的力量;

第三,作为一名胶州人,我们更有责任与义务,将胶州人的勤劳与智慧继续传承下去,让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新时代绽放出更耀眼的光芒。

走出纪念馆时,夕阳已西斜,金色的余晖洒在灰色的砖墙上,为这座承载着文脉的建筑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晕。

回头望去,“高凤翰纪念馆” 六个蓝色大字在夕阳下愈发清晰,而那些在馆内所见的景致、所感的情怀,早已深深印刻在我的心里,成为一段难忘的文化记忆。

我便写下了:

《南阜老人》

有一位老人

依竹而立

他家住在胶州三里河

名字叫高凤翰

他做了过好多地方父母官

都是两袖清风

他诗书画样样精通

都流传到如今

他中年右手残疾

就用左手创作

他有着与众不同的见解

就被称为“扬州八怪”之一

他右手握住前半生

左手辟出新天地

他生前光明磊落

如今流芳百世

他一生不断追求艺术

哪怕是生命最后一刻

他都风化成石像

左手依然捧着书籍

我尊敬的老人

一定向你学习

我仰慕的老人

一定以你为本

CC读书推荐阅读:大唐:从败家开始当地主三国:开局被曹操封护国瑞兽帝王绝宠:不做帝王妃(完结)十月战败,看我李景隆逆风翻盘超神特种兵王中兴之主直播:跟着后辈开开眼通古今:带国家队下场营救大将军啥!那小子竟然不想继承帝位?带着仓库去三国越战的血龙腾中华带着基地回大唐嬴政:东巡假死,皇帝换人了?全家殉国变痴傻,清醒后我权倾朝野!医妃惊世(魅王宠妻:鬼医纨绔妃)红楼:开局定亲秦可卿期待在异世界捡只英灵做妹妹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明骑大明:最狠皇孙,老朱求我别杀了如梦令:明朝三国:摊牌了,我真不是鬼才奉孝南北朝:季汉钢铁王朝三国:刘备接错人,卧龙误入曹营兴唐七界剑皇弘宋,重生赵车神从勃兰登堡到神圣罗马帝国我家武将有数据红楼:争锋太后要逆天:将军请上榻三嫁夫君超宠的大秦:从醉花楼开始签到陨石榜开着外挂闯三国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送我和亲?岳父我太想当皇帝了闺秀之媚骨生香天下抗战之召唤千军乾隆朝的造反日常大晋皇族大明寒士秦昊是什么小说响马领主:我能抽取骑砍兵种树!大明:我,崇祯皇帝,誓不上煤山布衣:打猎当上土皇帝,不爽就造反决战朝鲜一品农妃
CC读书搜藏榜:西辽崛起:封死欧洲中世纪水浒汉窝囊废因为他们缺个好哥哥超神全能兵王回到三国做强者贞观造盛世东晋:从谢道韫咏絮开始无敌赘婿:只想咸鱼的我被迫营业逍遥世子爷猛卒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李炎道魂最强特种兵之龙王小军阀神话三国:我的词条无限提升驻马太行侧大唐:从败家开始当地主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三国:我是曹操外孙从勃兰登堡到神圣罗马帝国虚构三国系统:穿越,我用加特林反清复明帝国之鹰大唐:爱卿,您就出山吧!乱世边城一小兵男穿女:纯爷们后宫杀到头皮发麻烽火之烈焰兵锋新书开局盘点十大武将大明万户侯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最强夫婿,女帝终于翻身了!历史:刷视频吐槽历朝历代我的后宫个个是人才汉末新玄德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白泽府除妖记大安狂婿大秦从抽卡系统开始白衣钟离传半缘修道半缘君(GL)最强狼兵血脉撒满世界倾世桃花之凤凰劫【完结】萌宝:咱家狐仙是情兽我都快成仙了,你说让我当太子?重生之大鄫皇子重生水浒我是西门庆穿越之农家医媳明末最强走私犯无限电影世界掠夺隋唐:开局杀隋文帝祭天
CC读书最新小说:乱匪开局,看我如何倒反天罡!沈少卿探案智霸大夏:从地主傻儿到开国大帝我只做风流皇帝,天下美人皆归朕宋骑天下一人修真传带着八位嫂嫂流放本想混口饭,科举连中六元惊陛下八百铁骑,镇万界奇葩皇帝合集全家天生神力,我靠脑子科举铁骑朔风:我在汉匈当战神敕封一品公侯穿成农夫,从神箭手到大楚国公诗仙,神医,商圣,镇国公!原始:驯服母虎,走婚诸部山河鉴:隋鼎中国古代奇闻录白话文讲资治通鉴天幕:对!我爹洪武三十五年传位红楼:开局听劝系统,贾颜逆袭综武:我的弟子不知低调为何物元末:红旗漫卷,替天行道消失的墨者十世轮回之炼体时空霸主:从宋末开始打造全球帝大明余晖中的守夜人陛下,您的奏折上热门了!娘娘,请卸甲!顶级带娃:我给朱元璋带大孙重生明末?结党!必须结党!幽州铁骑:开局替刘备结拜了大明:朕即天意,手搓神话大军开局:系统,你管这叫九子夺嫡?古人的智慧开局穿越,我在晚唐搞基建我是纨绔世子,怎么就要造反了?我的庄园成了皇帝收留所荒年:从填饱贪吃嫂嫂后开疆扩土回到明末做皇帝大明医途:从洪武开始长生大明铁骨:系统在手,逆势铸神州大明第一会所:海天宴!爆兵后,我每天都在谋划造反康熙正史清穿:最强舰队!老子才是列强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太后别点灯,奴才真是皇上谋断天下开局王府世子,最终摆烂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