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
废土的时间刻度早已模糊,但对于蜷缩在“磐石”防空洞群内的幸存者们而言,这九十多个日出日落,却如同一个缓慢而真实的愈合过程。洞外,破碎平原依旧死寂,天空是永恒的铅灰色,偶尔有扭曲的能量闪电撕裂云层,提醒着众人那场“神战”的余威尚未彻底平息。洞内,却是另一番景象。
最初的混乱与绝望已被一种紧绷的、带着微弱希冀的秩序所取代。洞穴不再仅仅是藏身之所,而被赋予了功能性的划分:居住区、储水区、简陋的医疗角、甚至还有一个利用旧时代残骸和变异生物材料搭建的、叮当作响的手工作坊。空气中弥漫着消毒药水、烤蕈薯的焦糊味和人类聚集特有的体味,虽不美好,却充满了挣扎求活的“生”的气息。
这一切改变的源头,此刻正站在最大的主洞口扩建出的了望平台上。
林馨。
三个月的时间,并未在她外表留下太多风霜痕迹。那身银白色的护甲依旧洁净,仿佛尘埃不染。但她周身的气质,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的惊惶、脆弱、乃至刚刚获得力量时的茫然,已被一种深沉的、近乎疲惫的平静所取代。那双清澈的眼眸深处,倒映的不再仅仅是眼前的废墟,而是无数流动的、常人无法看见的数据与规则脉络。
她静静伫立,如同扎根于岩石的银色树木。下方,是初具雏形的“微光”据点——这是幸存者们自发为这片新家园取的名字。
她的目光扫过下方:
· 水循环阵列: 位于据点中央,几台由旧时代净水器核心、变异蜥蜴的渗透膜囊袋、以及林馨亲手刻印的、引导水分子活性的导流符文拼接而成的古怪装置,正发出低沉的嗡鸣。它们从那条地下暗河中汲取含重辐射的水源,经过层层过滤和能量净化,最终滴淌出勉强达到饮用标准的清水。这是据点的命脉,每一滴都需严格配给。
· 能量屏障发生器: 依托防空洞入口天然结构,镶嵌着数块从战场边缘回收的、半数据化的奇异晶体。林馨花费了巨大心力,才勉强将其中残存的、趋于混乱的能量流引导驯服,构筑成一个极其脆弱、仅能扭曲光线和削弱低强度辐射的能量迷彩护盾。它无法抵御强攻,却能有效躲避空中侦察和减少内部人员的辐射病发病率。
· 规则共鸣农场: 最让幸存者们视为神迹的区域。位于山洞后方一处天然裂隙,阳光透过缝隙艰难洒落。那里没有土壤,只有破碎的岩石和厚厚的辐射尘。但此刻,几排利用废旧金属容器改造的“种植槽”中,却顽强地生长着一种散发着微弱荧光的、肉质肥厚的苔藓和几种类似马铃薯的块茎作物。这是林馨利用规则权限,微调了局部光照、辐射能和水分子的振动频率,强行“说服”了这些顽强变异植物在此特定区域加速生长、并降低其毒素含量的结果。产量极低,且极度依赖她的定期维护,却是宝贵的维生素和碳水化合物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