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待会儿就要面对九五至尊、生死只在他一念之间的帝王,无名脸上的神色也没有任何变化,他双手合十朝着陈全安颔首施礼,一开口嗓音清润:“有劳陈公公。”
面对这如同仙人般男子的礼,陈全安不敢托大,立即摆摆手道:“这是杂家分内之事,无名师傅快进去吧,别让皇上久等。”
语罢,陈全安推开御书房的门。
“嗯。”
无名再次点头,转身走进御书房,白袍拂动间檀香味在空气中弥漫,悠久沉冽,与御书房的龙涎香混合在一起。
陈全安紧随其后,两人到了离御案不远处的地方站定,隔着一扇珠链,无名朝着链后的男人不卑不亢行礼:
“无名参见皇上。”
与陈全安一样,萧峘渊也没料到被人们传到神乎其神的高僧居然是名年轻人,他眼底流露出一抹诧异,“免礼。”
不过这诧异转瞬即逝,萧峘渊很快恢复平静,瞥着后面的陈全安道:“赐座。”
“是。”陈全安低了低头,轻手轻脚搬来一把座椅。落座前,无名垂眼再次向珠帘后的男人行礼:“谢皇上。”
一切安置妥当,萧峘渊命令陈全安退了出去,御书房内只剩下两人,萧峘渊这才有了动作,从龙椅上起身,掀开珠帘来到了无名跟前,俯视着他,“朕今日高僧前来只为一事,朕的妻子,当今的皇后告诉朕她并非这个朝代之人……”
萧峘渊将温灼华的来历一字不落地阐述出来,末了道:“朕想知道倘若皇后有朝一日回到她曾经的地方可有何破解之法?”
他敢坦白了说,就不怕眼前这位僧人会传出去。若外界有半点儿对温灼华不利的风声,他势必取了无名的性命。
———
宫里来了位长相俊美的僧人的消息很快便传进了温灼华的耳朵里。
彼时的她正在静贵妃宫里坐着闲聊。
静贵妃就是当初的静妃。
萧峘渊遣散后宫之时她选择留了下来照料静安公主,因此被升到了贵妃之位。
秋迎在一旁叽叽喳喳地说了半天。
等她说完,温灼华咬下一口点心咽下去后挑了挑眉,“哦?”她似是不信地问,“那无名容貌当真有那么出众?”
此话一出,说得口干舌燥正准备歇会儿的秋迎又来了劲儿,“应当是真的。奴婢方才去为娘娘取衣裳的一路上碰见好多宫女私底下都在夸这位僧人生得好看。”
瞥见秋迎脸上的兴趣盎然,温灼华猜到这丫头怕是也想去瞧瞧这无名是何模样。
她眸光微闪,睨着她似笑非笑道:
“那与皇上相比呢?“
“啊这…”秋迎语塞,憋了半天方才一脸委屈地看向温灼华,“娘娘就会欺负奴婢。”
皇上珍爱娘娘,所以娘娘拿皇上和和尚放在一起比较,皇上就算知道也不会拿娘娘怎么样;她可没那胆子。皇上的确俊美无涛,可他皇上的身份和周身散发出来的凛冽气场,哪容得她们这些下人多欣赏。
看出温灼华在逗秋迎,静贵妃轻轻笑了一声,对温灼华揶揄道:“如今宫里其他的小宫人谁见你这宫女不叫一声姑姑?怎的还跟个小丫头似的对个长相好的男人犯痴,咱们秋迎莫不是想出宫嫁人了?”
“贵妃娘娘,不是的。”秋迎急了,生怕自家娘娘真让她出宫嫁人,忙解释,“奴婢才不要出宫嫁人,奴婢就是好奇一个僧人能有多好看,奴婢要一直陪伴在娘娘身边。”
温灼华登上后位之时就和秋迎,冬霜说过要给她们二人挑个好夫君。有她这个皇后作为靠山,她们二人必然不会在夫家受气,可两人都不愿意,她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本宫知道。”温灼华拍拍秋迎的手,转头看向静贵妃,“姐姐别拿这个逗她了。”
“好好好。”静贵妃笑骂,“分明是你们主仆两个人合起伙来欺负我一个。”
话虽如此,静贵妃却并无生气的意味,今日她请温灼华过来为得是静安的婚事。
再过一年,静安就到及笄之年,身为皇上唯一的公主,挑选驸马马虎不得,该早早做上准备,观察观察这京城优秀子弟了。
静安的婚事,温灼华心里有数,她早前就询问过萧峘渊有没有看中的人选。
眼下静贵妃提起,她便将萧峘渊说的几个人名一一转述给静贵妃,“尚书府嫡二公子、刑部侍郎家大公子……这几个皇上亲眼瞧过,人品才智相貌皆在上乘。”
静贵妃对这几个人有所耳闻,的确是京城年轻一辈里的翘楚。于是她一脸感激地起身行谢礼,“辛苦妹妹了。”
“你这是做甚?”温灼华用眼神示意秋迎拦住静贵妃,“姐姐如此疼爱静安,妹妹怎能不帮衬呢?不过最后要定谁,姐姐还是要看看静安的心思。”
静贵妃被重新扶回座位上,眼睛透过开着的窗子望向院子里的凉亭:“是啊,还要看看静安的心思,等她立公主府,成了家,过得好,我这母妃也没什么遗憾了。”
瞥见静贵妃脸上的怅然,温灼华垂了垂眼睫,心中生出感慨,静贵妃对静安做到了真正的视若己出。如今静安陪着她还好,那静安出嫁以后呢?
萧峘渊年纪越大越发爱缠着她,她不可能时常探望静贵妃,那静贵妃以后岂不是又要一人面对后宫寂寥的生活了?
罢了…
温灼华眼睫颤了颤,打定主意:
待以后她寻个机会问问,静安出嫁后,静贵妃要不要随她一同出宫。
正想着,院子里倏然传来一阵嘈杂的声响引起殿内人的注意。须臾,门口守门的宫女低眉敛眼走了进来。
这是静贵妃的寝宫,她自然得出面问自己的宫人,“外面发生了何事?”
“回娘娘的话,御前的人前来求见。”
御前?
御前的人此时来做什么?
温灼华与静贵妃互相对视了一眼,后者嗓音温和,“让他进来。”
在宫女引领下,御前太监进了内殿:
“皇后娘娘不好了!”他一进门跪下后直奔主题,“陈公公遣奴才递口信给娘娘说皇上在御书房发了好大一顿脾气,这会儿正拿剑指着无名的脑袋,要砍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