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她从来就不是那种喜欢坐等消息的人。
反而一听说问题严重,马上开始四处活动。
她先是托可靠的关系打探各方线索,又安排手下悄悄寻找其他名医。
每一个有可能帮上忙的人她都不会错过,务求尽早找到解法,以防意外。
而且最关键的一点是,彭钧刚刚才从鬼门关绕了一圈回来!
身体还在调养阶段,谁知道这次中的毒会不会加速扩散?
万一是慢性发作类型,拖一天就可能恶化一步。
不过,虽然忧心忡忡,但蒋玥并不是会因为担忧就耽误大事的人。
该办的事她一刻都没停过。
比如眼下这件,关系到他们未来的重大计划。
她已经开始亲自挑选喜帖样式、派人拟定宾客名单,并陆续发放。
正式对外宣布她与彭钧即将成亲的消息。
其实在一开始,彭钧原本不太想将婚礼定得太早。
一方面是因为他心里还有隐隐的顾虑,怕自己活不了太久,不愿拖累她。
另一方面也担心她太着急操办婚事,反而累坏身体。
但蒋玥哪肯答应?
毕竟当初为了复活他,她是拼尽一切手段,连生死都不惜一搏。
怎么可能容许他以后再出现一次那种情况。
她已经决定了,这次一定要用最现实的方式把两人的命运彻底绑在一起。
哪怕他是被迫的也好,必须成婚!
于是,在和沈氏几番商议之后,蒋玥最终选定了下个月十八作为两人的成婚吉日。
日子虽显得紧张了一些,却并非完全来不及准备。
她做事向来严谨细致,早就对每个环节了然于胸。
时间虽说有点紧张,可她完全没有觉得手忙脚乱。
实际上,从筹备人选、宴席场地再到服饰妆扮等事项,她都有专人负责跟进。
更重要的是,如今她的团队越来越完善。
无论是天香阁还是望蒋阁的人,都被她一手重新整顿过。
早些时候,她就在两个组织之间建立起了高效协作的体系。
因此,面对如此重大的私人事务。
她反而没有像过去那样亲力亲为。
而是更多是在宏观掌控进度和调配资源。
这样反倒效率更高,也能让她腾出精力来应对眼下更大的威胁。
而她和彭钧即将成亲这件事。
到了第三天就被悄然传回了陆家。
不出所料地掀起了一阵惊涛骇浪。
那些曾因蒋玥崛起而不爽的人,恐怕正等着找茬。
而现在,显然又要有人坐不住了……
而此时,陆温煦一家已经从原来的宅子搬了出来,离开了熟悉的生活环境。
由于经济窘迫,实在负担不起内城昂贵的房价。
他们只能在城外寻了个破旧低矮的屋子安身。
这房子墙面斑驳,房顶漏风,屋内的家具也早已陈旧不堪。
三口人挤在这两间狭窄的小屋里。
这正是盛夏时节,天气异常闷热,空气沉沉如铅,稍一走动便会汗流浃背。
屋子里不但潮湿闷热,还有浓烈刺鼻的苦味弥漫不散。
那是陆温煦的父亲每日熬煮中药时发出的味道。
药罐子天天咕嘟咕嘟响着,苦气钻入鼻腔,令人窒息难受。
刚刚迈过门槛,陆温煦就听见母亲李氏坐在角落里叹气。
“一副药刚喝完,又是买新药材,哪天是个头啊。”
陆温煦的父亲体弱多年,身子一直不好。
每天离不得药罐子,治病用药几乎成了生活中最主要的一项开支。
他这些日子以来,吃住都在这个呛人的小屋里,生活被浓浓的药香紧紧包围。
看着母亲的愁容,闻着扑面而来的苦味,陆温煦忍不住皱起眉头,低声对母亲说道:“娘,我现在急需钱买书册和资料。”
眼看临近重要的考试日期,各种学习材料越发显得不可或缺。
比如那些前几届科举状元的文章拓片。
还有最近这一榜前三甲士子亲笔誊写的范文抄本,甚至国子监最新发行的复习书籍。
这些东西,一样都不能少,都要一一买下来细细研读。
“家里哪儿还有闲钱啊?”
李氏望着儿子,语气里夹杂着歉意与痛苦。
以前家里虽然不算富裕,却还能支撑各项开销,还存了一点薄财。
可是自从换到了现在的租屋,把所剩不多的积蓄用去缴纳房租。
再给陆父抓了几副贵重中药后,手头就彻底拮据起来,几乎揭不开锅了。
连一顿安稳的饭都吃不上,更别说添置其他物品。
面对现实的压力,陆温煦低头思索片刻,忽然眼前一亮,试探性地问:“那我的字……是不是也能卖点钱呢?”
他回想起前几天看到有人去望蒋阁购买同学写的书法作品,心头便冒出了一个念头。
他自幼练习楷书,也曾临帖习文。
练了好几年书法,在同龄人里也算颇有造诣。
于是他悄悄写了好些幅字,请母亲李氏有空时拿到外面去试着售卖。
他对自己的作品充满了信心,心中想着:凭我的字写得比一些已经小有名气的人还要漂亮,凭什么卖不出去?
比如说现在颇负声望的那位庄若英先生。
他的两副对联都能卖出两百铜板来,而我的字体端正有力,落款大气,肯定价值更高。
然而话刚说完,母亲的回答就泼了他一头凉水,“谁会买你的字?你拿出去摆了一阵子,根本没人问个价。”
母亲的这句话像针一样扎进他心里,带着几分冷硬,也有几分无可奈何。
李氏拿了陆温煦写的字出去试卖过几次,但是根本没人正眼瞧一瞧。
每当她站在街边摆个小摊子的时候,行人来来往往,大多都匆匆走过,甚至连看都不看一眼。
有少数人驻足稍微看一看那些字,眼神里带着一丝兴趣,但刚一听这字是谁写的,立马摇头离开,头也不回。
“不会吧,庄若英的字现在不是能换钱了吗?”
陆温煦有些不信,他心里很清楚,自己的书法水平并不比庄若英差上分毫。
“可是人家有名啊。”
李氏叹了口气,说出这么一句话。
眼下,确实有不少人都认识庄若英这个人。
虽然他也只是被临时请到望蒋阁帮忙的一些活动中做事的一个人,但他总是在各种公开场合中露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