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蕾吃完饭回屋拿手机,准备到院子里给男朋友发短信,却惊讶发现,手机信号竟然满格了?!
这是什么情况?!
难不成是她昨天打开手机的方式不对?
哎~管他呢,有信号就好,意外之喜啊。
余蕾也不急着给男朋友发短信了,而是打开某宝逛了起来。
本来她还准备周末去镇上选衣服的,现在手机上就可以下单啦。
余蕾挑挑捡捡,选了家质量评价都不错的店子,订了104套校服,每人两套,还能换洗着穿。
这时的商家好多还不包邮,何况余蕾这个地址一看就偏,余蕾加了200块邮费人家才承诺送货到家。
余蕾:“……”
她不心疼校服钱,她心疼邮费啊啊~~
好想念萌萌啊,要是她在,没准儿她就不用出这个邮费了。
555~~~
既然买了校服,是不是还要买些书包?
她看好多小朋友的书包都坏掉了……
书包买了,笔、本子啥的是不是也要买一些?
她昨天带的书,孩子们好像很喜欢,几个人分着看,要不再买点?
……
余蕾就着昏暗的灯光在手机上买买买,这种感觉大概是上一世,双十一刚开始搞的时候,才有的精神头了。
等到男朋友打来电话,余蕾看了下时间,我晕,都快晚上十一点了。
要知道这里晚上没啥娱乐活动,她刚才六点钟吃完饭,就窝在房间里了。
难怪,脖子有点僵硬呢。
大洋彼岸,江擎算着时间,等着女朋友的电话或短信,可惜手机一直没动静。
忍不住蹙眉,莫不是昨天让人安装的信号加强器出了问题?所以还是没信号?
江擎安奈不住,试着拨通了女朋友的电话,信号正常,不正常的是女朋友心虚的态度。
稍微一想就知道,女朋友绝对是把他给忘了。
江擎委屈,亏他推了那些邀请,专门守在房间里等她的。
余蕾一听电话那头声音不对,连忙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把村小孩子们的情况说了,以期得到男朋友的共鸣。
江擎心疼的却只有她:“老婆,咱们还是不要吃这份苦了。”
余蕾不赞同:“不行,当老师是我的梦想,我怎么能因为一点小事就退缩呢?!你不知道人家老校长几十年如一日……”
巴啦巴啦……
江擎笑着叹息:“老婆,我没让你退缩,我是说,我们没必要没苦硬吃啊。”
“什么意思?”
“条件苦有什么呢,我们把条件变好不就行了?”
余蕾:“??!!”
这位大佬,你好大的口气啊!
江擎给她分析:“你不是给孩子们买衣服么?这治标不治本呀,等你回城之后呢?等衣服穿破了呢?等又有新同学来呢?你想过么……”
“我当然想过,但有多大能力吃多大碗饭,我现在能做的,也只有这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啊!”
江擎笑了:“可是你还有我呀。”
余蕾:“啊?”
江擎:“你不是说希望脱贫的春风快点吹到这里么?那有什么问题,我让你作那阵春风。”
余蕾一惊:“你让我装风?”
江擎喷了,无奈叹气:“乖,咱们换个说法成么?”
余蕾自然懂他的意思,忐忑道:“你……有那么多钱么?”
江擎沉吟两秒:“昨天刚谈了笔大单,应该没太大问题。”
余蕾:“……”
你不是前天才刚到吗?!
时差都还没倒完,业务就谈成了?
不愧是上辈子的大boss啊,秒杀她这种赚钱小菜鸡。
不过既然男朋友要献爱心,她自然是大力支持啊。
翌日,余蕾便兴高采烈地找到老校长。
“给您老商量个事儿。”
“啥事儿啊?”老校长有些忐忑,就怕余蕾是来找他离职的。
“我来了也有两天了,我发现学校的条件特别艰苦,孩子们连上厕所都不方便,教师宿舍也有些破……”
果然是嫌弃他们,想走!
老校长连忙从凳子上站起来:“余老师啊,我们这里虽然条件是苦点儿,但孩子们都很懂事的,你昨天不还说想给孩子们买衣服么?我们不要校服……咱们这里来个好老师不容易啊,孩子们都很喜欢你……”
一通苦口婆心的劝说,听得余蕾莫名其妙。
“我知道,我也很喜欢这里啊。”
“你很……嗯?”老校长瞪大眼,“喜欢你还要走?”
“我什么时候说要走了?”
“那你来是?”老校长屁股又坐回了凳子上,只要不走就好,吓死他了,刚他把嘴巴都说干了,赶紧喝口水润润嗓。
“哦,我是想出钱,把咱们学校改建一下。”
“噗……”老校长一口水喷出,呛得脸红脖子粗。
余蕾有点尴尬:“您慢点喝啊。”
老校长拿手阻止余蕾的话,抬着脸,眼眶里还带着咳出的泪,不可置信地问:“咳~~你说啥?~咳~~”
“您慢点,”余蕾笑了,“我是说条件这么苦,不如咱们把学校改建好点,毕竟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嘛,您说呢?”
老校长:“……”
您想我说啥?
这女娃娃口气这么大的吗?
昨天买校服,今天改建学校?
你明天不得要修公路了?!
刚想到这里,就听这位新来的余老师又说了句:“对了,这之前得先把公路修了,不然水泥砖瓦那些运不进来。”
!!!
老校长哆嗦着唇,颤颤巍巍地说:“你、你知道这些得花多少钱吗?”
余蕾被老校长两只瞪得像铜铃样的眼睛逗笑了:“没事,我的积蓄用完了,还有我男朋友呢,他也很喜欢小孩子的,我昨天和他一说,他立刻表示愿意为村小的孩子们做一点贡献……哎~您老这是做什么?!”
“……”
老校长热泪纵横,站起身朝余蕾郑重鞠了一躬:“余老师,我替孩子们,谢谢您!”
余蕾顿时手忙脚乱去扶他:“您别这样啊,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啊。”
老校长笑了,哪里有什么应不应该呢,那些出去的年轻人都不想再回这个贫瘠的山村,谈何让人家外来的老师来扛起这份责任呢?
这哪里是支教老师,这是他们金宝村来了只金凤凰啊。
他们金宝村的娃娃,有福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