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卷首语

《大吴都察院志》载:\"风宪之职,在纠劾不法,肃正朝纲。\" 德佑十四年秋,镇刑司掌印太监王真阴鸷一笑,看着手中的奏疏,笔尖在 \"专擅威福\" 四字上重重划过。窗外,都察院的獬豸旗在风中猎猎作响,却掩不住暗室里银钱交割的叮当声 —— 一场以言官为刀、以弹劾为饵的权谋大戏,正围绕着治河能臣谢渊悄然上演。

死且不自觉,其余安可论。

昨宵凤池客,今日雀罗门。

骑虎不敢下,攀龙忽堕天。

险心修古道,老貌逼新年。

赫赫谁垆冶,期予铸镆铘。

安知北溟水,终日送抟风。

镇刑司密室烛影摇红,王真将一叠银票推向前来的御史陈松年,票面上 \"万源号\" 的暗纹在火光中若隐若现:\"陈御史弹劾谢渊的奏疏,可曾想好案由?\" 他指尖划过案头的《河防图》,犀角所指处正是去年处决的贪吏埋骨地。

陈松年的手指在袖中掐出月牙,盯着银票上的数目:\"铁犀镇河一事,可做文章。\" 他想起谢渊查料时的眼神,比验粮锤更锋利,\"说他媚俗惑众,铸铁犀劳民伤财。\" 话音未落,镇刑司缇骑已将一匣匠人血书推到他面前 —— 那是威胁,亦是封口。

密室的青砖缝里,卡着半片残纸,上有去年被灭口的仓吏字迹:\"谢大人验粮,锤锤见真章。\" 王真靴底碾过残纸,嘴角勾起冷笑:言官的笔,终将成为诛杀能臣的刀。

早朝钟声未歇,陈松年的弹劾疏已摆在德佑帝案头。\"谢渊巡抚山东,铸铁犀十九尊,每尊耗银千两,\" 他的象牙笏板叩在丹陛上,惊起梁间燕雀,\"且令匠人刻名于犀腹,分明是树立私恩,媚俗惑众!\"

谢渊的官靴刚踏上台阶,便觉殿中气压凝滞。他望着陈松年颤抖的指尖 —— 那是数日前在料场见过的、触碰镇刑司密信的手。\"陛下,铁犀腹内所刻,乃十七州县灾民姓名,\" 他展开随身的验粮锤,锤头凹痕里嵌着曹州沙粒,\"每尊铁犀耗银,皆有物料账册可查。\"

德佑帝翻开奏疏,墨香中混着淡淡龙涎香 —— 镇刑司专用的熏香。当看到 \"铸铁犀如铸神像,有违太祖节俭之训\" 时,目光忽然定在谢渊袖口的补丁上:那是用治河图残片缝的,边缘还留着去年决口处的泥渍。

亥初刻,都察院后堂传来叩门声。老河工李二柱被玄夜卫搀着进来,腿上刑伤还在渗血:\"大人,他们逼俺们指证铁犀用了镇河神咒......\" 他怀中掉出半块铁犀残片,犀角缺口处刻着 \"李铁牛\" 三字 —— 那是他侄子的名字,去年被镇刑司灭口。

谢渊的验粮锤重重砸在案上,惊飞烛花:\"神咒?\" 他展开匠人血书,三十七枚指印按在永丰县桑皮纸上,\"每尊铁犀用多少铁砂、多少工匠血,这里都记着!陈御史说耗银千两,可知道每两银子都经灾民之手画押?\"

窗外骤雨突至,雨点打在铁犀形的檐角上,发出清越声响。李二柱忽然想起,去年今日,谢大人正是顶着这样的暴雨验堤,靴底磨穿仍不肯下堤。他抹了把泪,从齿间取出半片密信:\"这是镇刑司逼俺们按的假供......\"

文华殿东暖阁,内阁首辅杨博看着谢渊的《辩诬疏》,指尖停在 \"民心即天心\" 处。\"陛下,\" 他望着案头堆积的灾民具结书,每本都盖着十七州县的官印,\"谢渊铸铁犀,实乃以匠人血铸民心,非惑众也。\"

德佑帝的朱笔悬在弹劾疏上,陈松年的名字旁,赫然记着去年收受镇刑司例银的暗线。\"杨爱卿可记得,\" 他忽然指向殿外铁犀,\"太祖铸镇河铁牛,成祖铸铁龟,本朝铸铁犀,原是祖宗成法。\" 墨汁落在 \"媚俗惑众\" 四字上,晕染成河工扛石的剪影。

窗外,陈松年正与镇刑司缇骑低语,袖中露出的银票边角,恰与密室交割的票号相同。杨博轻叹,将谢渊的疏稿翻至末页,那里贴着匠人李铁牛的绝笔:\"铁犀不是神,是俺们的骨头撑着......\"

刑科给事中张维祯拦住陈松年的去路,手中《宪纲条例》拍得哗啦响:\"陈御史弹劾疏中,说铁犀用铜三百斤,\" 他指向谢渊呈上的物料单,\"可此处记着用铁两千斤,铜仅为铸字之用,这数字之错,是无心之失?\"

陈松年的冷汗浸透中单,镇刑司交代的 \"夸大耗铜\" 果然被识破。\"张大人何必苛责,\" 他强作镇定,\"治河本多浮费......\" 话未说完,张维祯已抖出匠人证词:\"李二柱说得清楚,每尊铁犀用河砂炼铁,铜字是谢大人自掏俸禄所铸!\"

走廊拐角,王真的身影闪过,袖中密信写着 \"若事泄,推缇骑顶罪\"。陈松年望着张维祯手中的血书,突然想起父亲临终将他的手按在《大吴律》上的温度,喉间泛起苦涩 —— 原来从接过银票的那一刻,他就成了镇刑司的刀。

午门广场,谢渊当众砸开铁犀模型,腹内匠人账册散落如蝶。\"陈御史说我专擅威福,\" 他抓起账册甩向弹劾疏,\"那这三十七名匠人的血书,可是我逼他们按的?\" 账册上的指印在阳光下泛红,恰如去年决口处的血色。

陈松年盯着账册中自己的花押 —— 那是镇刑司伪造的批文,忽然听见身后传来抽气声。原来三司官员早将物料出入库记录核对完毕,每笔贪墨数目,都与弹劾疏中的 \"浮费\" 恰好相反。

德佑帝突然起身,袍袖带倒陈松年的弹劾疏:\"陈御史可知,铁犀腹内刻的第一个名字,是朕的御笔?\" 他指向铁犀足部,那里深深刻着 \"德佑十四年春,百姓同铸\",\"谢卿铸铁犀,铸的是民心,你弹劾他,弹的却是朕的江山!\"

镇刑司诏狱的烛火忽明忽暗,王真看着陈松年被押进来,手中弹劾疏的边角已被血浸透。\"陈御史这是何苦,\" 他用银针挑起灯芯,\"只要咬定谢渊惑众,你我都有转机。\" 狱卒端来的热酒在案上腾起雾气,却暖不了陈松年冰凉的指尖。

\"王公公可知,\" 陈松年盯着对方袖口的獬豸纹,\"谢渊的《辩诬疏》里,附了十七州县的灾民具结?\" 他想起在通州仓看见的场景:老妇人抱着粮袋痛哭,说这是谢大人用命保下的救命粮,\"民心即天心,这话没错。\"

银针 \"当啷\" 落地,王真忽然笑了:\"民心?在诏狱里,民心可挡不住刑具。\" 他击掌唤来缇骑,刑架上的铁钩还滴着血,却没看见陈松年悄悄将半片残页塞进齿间 —— 那是李铁牛刻在铁犀上的名字,此刻成了他最后的护身符。

德佑帝展开谢渊的《辩诬疏》,匠人血书的 \"铁犀镇河\" 四字还带着潮气,显是刚从决口处送来。疏中 \"民心即天心\" 六字力透纸背,旁边朱批 \"此语当书于座右\" 的墨迹未干,却比任何金批都更沉重。

\"陛下可记得,\" 谢渊指着疏中夹着的麦穗,\"去年曹州大饥,百姓把这穗麦塞进铁犀铸模,说 ' 让河神知道咱们的苦 '。\" 他忽然解下官服,露出的肩甲下,一道鞭伤从左肩斜贯右肋,\"这是镇刑司缇骑去年在料场抽的,因为我要验他们私卖的石料。\"

殿中寂静如死,唯有烛花爆响。德佑帝看见谢渊官服下的补丁,那是用《河防图》残片缝的,图上的黄河走势,竟与铁犀镇河的方位分毫不差。他突然想起祖父永熙帝的话:\"治河如治国,最怕官官相护,最盼民心所向。\"

吏科给事中突然出列,手中举着从陈松年家中搜出的密信:\"陛下,镇刑司王真买通言官的证据在此!\" 信末的獬豸印泥还新鲜,与弹劾疏上的墨迹同出一窑。陈松年扑通跪地,看见谢渊向他微微颔首 —— 那是在料场时,匠人被救后常有的眼神。

\"陈御史,\" 谢渊递过匠人血书,\"李铁牛临死前,还念着你巡仓时给过他半块饼。\" 他指着血书中模糊的指印,\"这是他用最后力气按的,说陈御史的官服补丁,和俺们的蓑衣一样旧。\" 陈松年猛然抬头,对上谢渊眼中的痛惜,终于哭出声来。

午门外,百姓自发聚集,手中举着铁犀小像与《谢公治水歌》。德佑帝望着谢渊疏中 \"民心即天心\",忽然明白:那些被镇刑司视为 \"妖言\" 的歌谣,正是上天借百姓之口,对贪腐的怒斥。

王真在诏狱的阴影里听着外面的喧哗,忽然听见铁门巨响。谢渊带着玄夜卫闯入,手中捧着的不是刑具,而是十七本灾民具结书:\"王公公,你买通言官的银票,可还记得来源?\" 他翻开其中一本,夹着的当票显示,正是用克扣的河工银所购。

验粮锤敲在王真袖扣上,震落出瓦剌金币:\"去年你私卖石料给瓦剌,每车石料里都藏着弹劾我的密信,\" 谢渊展开密信原件,\"可惜你不知道,匠人在石料里嵌了黄河沙,每粒沙都认得回家的路。\"

王真望着谢渊身后的铁犀拓片,忽然发现犀角缺口处,隐约有 \"王真\" 二字的刻痕 —— 那是匠人李铁牛临终前的控诉。他终于明白,自己机关算尽,却算不过百姓心中那杆秤,算不过黄河水终将淘尽泥沙。

次日经筵,讲官以谢渊疏中 \"民心即天心\" 为引,展开《尚书》\"天听自我民听\"。德佑帝凝视殿外铁犀,见百姓正排队触摸犀角,孩童在犀腹刻字间寻找亲人姓名 —— 这哪里是神物,分明是千万匠人用血肉筑起的丰碑。

\"陛下,\" 谢渊忽然离席,呈上被撕毁的弹劾疏残页,\"陈松年御史昨日托人转交此物,\" 残页背面,用指甲刻着镇刑司黑驿分布图,\"他说,言官的笔,不该成为贪腐的刀。\"

阳光穿过铁犀眼睛的孔洞,在经筵展台上投下光斑,恰好落在 \"民心即天心\" 的朱批上。德佑帝抚过疏中匠人血印,想起昨夜谢渊说的:\"铁犀镇河,镇的是贪腐之妖;言官弹劾,本应弹的是奸佞之臣。\"

谢渊在都察院整理弹劾案宗时,发现每本匠人证词都夹着麦秸 —— 那是灾民感谢的心意。陈松年的悔过书压在最底层,字里行间浸着泪痕:\"某本寒士,却为银钱迷心,幸得谢公以血书醒之......\"

窗外,新任御史们正在铁犀前宣誓,他们的官靴上,都别着百姓送的柳编獬豸。谢渊摸着验粮锤上的凹痕,想起李二柱说的:\"这锤子砸的不是石头,是百姓心里的盼头。\"

当《辩诬疏》被刻成石碑立于午门,匠人李铁牛的名字排在首位。过往官员经过时,总能看见百姓摸着碑上血字流泪 —— 那些被镇刑司视为威胁的民意,终究成了最坚实的护河大堤。

刑科给事中张维祯在整理档案时,发现陈松年弹劾疏的草稿背面,竟画着铁犀铸模图。\"原来他早就知道铁犀的规制,\" 他指着图中犀角缺口,\"却为了镇刑司的银票,颠倒黑白。\"

档案柜深处,藏着镇刑司历年买通言官的账册,每笔数目旁都画着小小的獬豸纹 —— 那是御史官服上的补子。张维祯忽然想起谢渊在疏中写的:\"言官之威,当威于贪腐;言官之福,当福于百姓。\"

他将陈松年的悔过书与铁犀铸模图并置,发现犀角缺口处的线条,竟与弹劾疏中 \"专擅威福\" 的 \"福\" 字笔画重合。原来民心向背,早就在匠人刻刀下,写进了铁犀的每一道纹路。

陈松年在诏狱收到谢渊送来的《河防图》残页,上面有谢渊的批注:\"御史之笔,可书贪腐,可绘民生。\" 他摸着残页边缘的毛边,想起父亲教他读《大吴律》的夜晚,想起谢渊在料场被缇骑鞭打时,仍护着匠人证词的模样。

牢窗外,传来孩童的歌谣:\"铁犀镇河妖,御史辨忠奸......\" 他忽然笑了,笑得眼泪直流 —— 百姓的歌里,终究给犯错的言官留着改过的位置。就像铁犀腹内的名字,有贪官的罪行,更有万千百姓的期盼。

当狱卒送来新的纸墨,陈松年提笔写下《镇刑司贪腐实录》,笔尖落在 \"民心即天心\" 处,墨汁晕染开来,竟与铁犀足部的刻痕严丝合缝。他知道,这才是言官该写的弹劾疏,给历史,给百姓。

德佑帝亲颁《风宪整肃诏》

风宪整肃诏

德佑十四年秋九月乙未,皇帝制曰:

朕临御天下,承祖宗之业,兢兢以风宪为耳目,期在肃清朝纲、护佑民生。乃近岁镇刑司蠹政,言官受惑,竟有御史陈松年等受其赂遗,诬劾治河能臣谢渊 \"专擅威福\",妄图以莫须有之罪,塞民生之口,坏治河之功。朕览谢卿《辩诬疏》,见匠人血书斑斑、灾民具结累累,方知民心之重,重于泰山;风宪之失,失在本心。

夫风宪之职,《大吴会典》明载:\"纠劾百司,提督各道,为帝王耳目。\" 今镇刑司私设黑驿、卖官鬻爵,言官弃守本职,甘为权术之刀,此等官官相护之弊,若不整肃,何以对太祖设风宪之初心?何以慰河工筑堤之血泪?

今特诏如下:

一、重申风宪官守:御史为天下公器,当察贪腐于秋毫,护民生于泰山。自今而后,言官弹劾必据实证,严禁受赂诬劾,违者依《大吴刑律》\"奸党罪\" 论处,永不叙用。

二、严惩厂卫蠹政:镇刑司擅设私印、私驿之罪,着三法司严勘,其历任掌印太监及涉案缇骑,不论官阶,一体治罪。所刻 \"绳愆纠谬\" 等私印,尽行销毁,永禁复用。

三、广开言路舆情:民间歌谣、灾民具结,皆为天听民声。着通政司增设 \"舆情房\",专收百姓投书,有敢扣压者,以 \"壅蔽言路\" 论。谢渊所立 \"舆情察访\" 条,着入《宪纲条例》,永为成法。

四、褒奖忠良能臣:谢渊铸铁犀以镇河妖,刻民名以筑民魂,其 \"民心即天心\" 之论,当书于文华殿东壁,以为君臣座右铭。晋谢渊为都察院右都御史,赐 \"风宪专断\" 银印,遇事可先斩后奏。

五、永铸铁犀为鉴:于午门立铁犀碑,刻匠人李铁牛等三十七人姓名,及谢卿《辩诬疏》全文。凡风宪官上任,必至碑前宣誓,手抚匠人血刻,以明忠奸之辨、民心之重。

朕闻之:\"天听自我民听,天视自我民视。\" 今铁犀镇河,非镇水患,乃镇贪腐之妖;言官执笔,非执权柄,乃执民心之秤。望诸臣以陈松年为戒,以谢渊为范,毋负风宪之名,毋违百姓之望。

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德佑十四年九月乙未

那日,谢渊扶着李二柱登上城楼。老河工摸着城墙上的铁犀浮雕,浑浊的眼睛突然发亮:\"这犀角的缺口,和俺们铸的那尊一样!\" 他不知道,浮雕下埋着镇刑司的贪腐账册,永远被铁犀的影子镇着。

诏书念到 \"民心即天心\" 时,城下百姓忽然齐唱《谢公治水歌》。谢渊望着人群中的虎娃,孩子正举着铁犀小像,犀角缺口对着镇刑司衙署的方向 —— 那里刚挂上新的匾额 \"风宪衙门\",却掩不住墙角的血痕。

德佑帝将验粮锤递给谢渊,锤头在阳光下闪着光:\"谢卿,这锤子以后不仅验料,更要验心。\" 谢渊接过时,发现锤柄刻着新字:\"民声即天声\"—— 那是德佑帝连夜命匠人刻的,用的是黄河铁砂。

数日后的料场,谢渊的验粮锤敲在新运的石料上,清音悦耳。陈松年带着新任御史来见习,袖中不再是银票,而是匠人血书的复印件。\"谢大人,\" 他指着石料上的匠人刻名,\"民心就藏在这些细节里。\"

虎娃蹲在旁边,用柳枝在沙地上画新的铁犀,这次他在犀角缺口处画了个小锤子。谢渊看见,忽然想起李铁牛临终前的话:\"等河治好了,要让子孙知道,是谢大人的锤子,敲开了贪腐的壳。\"

料场的风带来麦香,远处传来新的歌谣:\"御史笔,锤子心,敲开贪腐见民心......\" 陈松年听着,忽然明白:言官的弹劾本应是治世之锤,却被镇刑司磨成了伤人的刀,如今,这把锤子终于回到了该用的地方。

《大吴御史传》记载陈松年弹劾案,附谢渊《辩诬疏》残页。考古学家发现,疏中 \"民心即天心\" 六字的墨痕里,混着细小的河沙与麦麸 —— 那是谢渊在决口现场写疏时,混着灾民的口粮与黄河泥沙。

在镇刑司遗址,出土了陈松年的《镇刑司贪腐实录》,字里行间还有泪痕晕染的痕迹。当与谢渊的《河防图》对照,发现每处贪腐标记,都对应着铁犀镇守的险段 —— 原来民心的堤防,从来都与治河的工程同生共死。

史馆的年轻人摸着铁犀拓片,看见犀角缺口处的 \"王真\" 二字,忽然懂得:历史从不会忘记,那些试图掩盖民心的人,终将被钉在铁犀的刻痕里,永远承受百姓歌声的冲刷。

谢渊夜巡堤坝,验粮锤的火光与铁犀的反光相映成趣。陈松年抱着新修的《都察院宪纲》跟在身后,看见老河工们对着铁犀喃喃自语,就像对着自家亲人。\"谢大人,\" 他忍不住说,\"百姓把您刻进了铁犀里。\"

\"不是我,\" 谢渊望着犀腹上密密麻麻的名字,\"是他们。\" 锤火光映在 \"李铁牛\" 的刻字上,仿佛那个年轻河工又活了过来,抱着石料走向决口,\"言官的弹劾,若离了民心,便是无本之木;治河的功绩,若没了匠人,不过是沙上之塔。\"

夜风带来远处的歌谣,陈松年忽然明白,为什么谢渊总把验粮锤带在身边 —— 那不是刑具,是连接官心与民心的秤杆,是丈量贪腐与清明的标尺。就像铁犀永远望着河水,这把锤子,永远对着最真实的民生。

都察院的言官集训日上,谢渊举起陈松年的悔过书:\"御史之责,在察秋毫之末,更在护泰山之安。\" 他指向院中矗立的铁犀,\"陈御史曾迷失,但民心终究拉回了他的笔。\"

新任御史们摸着铁犀身上的刻字,发现每道划痕都带着深浅不一的血痕。\"这是匠人铸犀时,故意留的印记,\" 谢渊的声音低沉,\"他们说,言官的弹劾要是没了血性,就像铁犀缺了角,镇不住河妖。\"

陈松年站在队列中,望着铁犀足部新刻的字:\"风宪官,民之眼\"—— 那是谢渊今日凌晨亲手刻的,笔画间还带着新鲜的铁屑。他忽然想起父亲临终的话,终于懂得:言官的笔,从来都该蘸着民心来写。

片尾

德佑十五年夏,黄河水清。虎娃在铁犀旁玩耍,发现犀角缺口处卡着半片奏章 —— 正是当年陈松年弹劾疏的残页。他捡起时,阳光穿过缺口,在地上投出 \"心\" 字的光影,恰与铁犀腹内的匠人血书重叠。

谢渊站在堤上,看着新筑的堤坝如铁犀横卧,听着百姓的歌谣随风传远。陈松年的弹劾案早已结案,但留下的教训永远刻在都察院的门楣上:\"言贵有物,劾贵有据,心贵有民。\"

暮归的老牛走过铁犀,角铃叮当,与远处的歌谣应和。谢渊知道,治河的路还长,官场上的弹劾与辩诬也不会停止,但只要民心如铁犀般坚固,贪腐的浊流终将退去,留下的,是千万百姓用歌声筑成的不朽堤防。

卷尾

太史公曰:观御史弹劾一案,可知言官之笔,当为民生而举,而非权术之刀。王真之流买通言官,欲以弹劾毁能臣,却不知民心即天听,匠人血书、灾民具结,终将让贪腐无所遁形。谢渊之辩,非为自明,乃为千万匠人请命;德佑帝之悟,非为聪慧,乃因百姓歌声可鉴。此正所谓:铁犀镇河,镇不住官官相护;民心为镜,照得见朗朗乾坤。后之居风宪之职者,当以谢公为范,以民心为秤,方不负御史之名、言官之责。

CC读书推荐阅读:大唐:从败家开始当地主医妃惊世三国:开局被曹操封护国瑞兽帝王绝宠:不做帝王妃(完结)在异界开医院没有那么难吧十月战败,看我李景隆逆风翻盘超神特种兵王中兴之主直播:跟着后辈开开眼通古今:带国家队下场营救大将军啥!那小子竟然不想继承帝位?带着仓库去三国交锋越战的血龙腾中华带着基地回大唐小生真不是书呆子嬴政:东巡假死,皇帝换人了?红楼大官人全家殉国变痴傻,清醒后我权倾朝野!医妃惊世(魅王宠妻:鬼医纨绔妃)红楼:开局定亲秦可卿期待在异世界捡只英灵做妹妹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明骑大明:最狠皇孙,老朱求我别杀了如梦令:明朝三国:摊牌了,我真不是鬼才奉孝南北朝:季汉钢铁王朝三国:刘备接错人,卧龙误入曹营佛缘盛世耀明章兴唐七界剑皇弘宋,重生赵车神从勃兰登堡到神圣罗马帝国我家武将有数据开局狙了个大佐红楼:争锋太后要逆天:将军请上榻三嫁夫君超宠的大秦:从醉花楼开始签到陨石榜三国:兴汉开着外挂闯三国送我和亲?岳父我太想当皇帝了三国之到底应该怎么选闺秀之媚骨生香冒名刘辩:三兴炎汉大唐贞观第一纨绔末日进化
CC读书搜藏榜:西辽崛起:封死欧洲中世纪水浒汉窝囊废因为他们缺个好哥哥超神全能兵王回到三国做强者贞观造盛世东晋:从谢道韫咏絮开始无敌赘婿:只想咸鱼的我被迫营业逍遥世子爷猛卒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李炎道魂最强特种兵之龙王小军阀神话三国:我的词条无限提升驻马太行侧大唐:从败家开始当地主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三国:我是曹操外孙从勃兰登堡到神圣罗马帝国虚构三国系统:穿越,我用加特林反清复明帝国之鹰大唐:爱卿,您就出山吧!乱世边城一小兵男穿女:纯爷们后宫杀到头皮发麻烽火之烈焰兵锋新书开局盘点十大武将大明万户侯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最强夫婿,女帝终于翻身了!历史:刷视频吐槽历朝历代我的后宫个个是人才汉末新玄德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白泽府除妖记大安狂婿大秦从抽卡系统开始白衣钟离传半缘修道半缘君(GL)最强狼兵血脉撒满世界倾世桃花之凤凰劫【完结】萌宝:咱家狐仙是情兽我都快成仙了,你说让我当太子?重生之大鄫皇子重生水浒我是西门庆穿越之农家医媳明末最强走私犯无限电影世界掠夺隋唐:开局杀隋文帝祭天
CC读书最新小说: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玄德公,你的仁义能防弹吗?水浒之往事随风铁骑红颜:大秦霸业清宫秘史十二章穿越古代异界争霸世子凶猛:谁敢和我抢女人?巨宋说好打猎养未亡人,你这都快登基了我让高阳扶墙,高阳为我痴狂我,秦王世子,用盒饭暴出百万兵人在乱世:我靠打猎成为卧龙三国:魂穿刘禅,工业经贸兴汉室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我在北宋教数学一品弃子,从边军小卒到镇国大将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永乐入梦我教我自己当皇帝穿越东齐,从匪窝杀奔庙堂苟活乱世,从深山打猎到问鼎中原黔东苏维埃特区根据地大明镇国公:从燕王护卫到摄政王大宋:开局金军围城,宰相辞职不良人之大唐麒麟侯大宋:朕的专利战横扫1126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幸福生活从穿越开始我李承乾,在大唐和李二斗智斗勇命理探源【译注】带着基地闯三国边军悍卒:开局被女将军盯上了大明:我崇祯,左手枪右手炮王伦逆天改命称帝谁主噬心穿越古代我的空间有军火:请卸甲大明中兴之我是崇祯科举:我的过目不忘太招祸!这破系统非要我当皇帝史上第一祸害从边陲小将到帝国战神大明:人在洪武,复活常遇春物流之王之再续前缘水煮大明开局逼我替兄参军,拒绝后打猎养妻!穿越大秦:红颜助国兴大明锦官梦乾元盛世系统状元一心打猎,皇帝三顾茅庐我在大明洪武当神仙铁血龙骧:从将门遗孤到开国圣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