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家的团圆宴圆满举行,成为皇城百姓口中一段温馨佳话,为孙怡芳的新生活开启美好篇章。
孙怡芳看着热闹非凡、其乐融融的场景,心中满是感动。她起身走到家人们身边,眼中闪烁泪花,说道:“谢谢大家伙儿,让俺有这么难忘的一天,能成为胡家人,真好。”胡家众人纷纷围过来,将孙怡芳紧紧簇拥在中间,胡老太爷笑着说:“孩子,这都是一家人该做的,以后咱胡家就一直和和美美下去。”
宴会结束后,宾客们如潮水般渐渐散去,胡府也在热闹喧嚣之后,缓缓恢复了平静。然而,莫小的心里却仿佛压了一块沉甸甸的大石头,压得她有些喘不过气来。一回到自己的房间,她便像热锅上的蚂蚁,开始嘟嘟囔囔地在屋里转来转去,一会儿站定,一会儿又坐下,内心在做着无比艰难的挣扎,到底要不要把暗卫告知的事情说出来呢?
莫小眉头紧紧地皱在一起,仿佛能夹死一只苍蝇,嘴里不停地念叨着:“哎呀老天呀,这事儿可真叫人头疼呐!说吧,就怕一不小心惹出大麻烦,把胡家好不容易得来的平静给搅和了;不说吧,又实在担心那嫡子的处境,万一真出了啥事儿,可咋整哟!”她就这么在房间里,来来回回转了无数圈,每一步都像是踩在自己的心尖上,艰难地权衡着利弊。
也不知是第几次坐下了,莫小的手指无意识地在桌上敲打着,眼神中满是纠结与挣扎。终于,她像是下定了破釜沉舟的决心,“噌~”地一下猛地站起来,大声说道:“哎呀,这种事儿还是交给这个时代皇城里,那些善于老谋深算的老油条们吧!俺一个小卡拉米,操这份闲心干啥呀!”
说干就干,莫小雷厉风行,立刻带着二十六个暗卫,火急火燎地朝着胡老太爷的院子赶去。到了院子里,莫小让暗卫们把事情原原本本、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说完之后,便让暗卫们先回去了。她自己则一脸焦急地看着三位老人,眼神中满是期待,等待着他们能给出个主意来。
胡老太爷听后,原本和善的面容瞬间变得严肃起来,眉头紧紧地锁在一起,仿佛打了个死结。他沉思片刻,缓缓地说道:“这个事儿确实棘手得很呐,要是处理不当,怕是会生出不少事端,到时候麻烦可就大了。”胡老爷在一旁深有同感地点点头,脸上也浮现出担忧的神色。胡夫人则焦急得不行,忍不住说道:“这可咋整哟,可千万不能让咱玉嫣卷进这种麻烦事儿里头哇!”
胡老太爷又思索了好一会儿,像是经过深思熟虑一般,缓缓开口道:“俺琢磨着,咱先别把这事儿闹得太大。既然那夫人是玉嫣小时候的姐妹,咱不如让玉嫣递帖子给她,就说二十六年没见了,心里头想得慌,想好好聚聚,把她请来胡府。咱再从长计议,看看是个啥情况。”
胡老爷一听,眼睛顿时亮得像两盏明灯,赶忙说道:“爹,您这主意真是高哇!这样既能悄无声息地把事儿弄清楚,还能给那夫人卖个好,往后也好说话。”
胡夫人一脸疑惑,赶忙问道:“卖个好?这咋说呢?”
胡老爷耐心地解释道:“夫人呐,玉嫣和这些小姐妹小时候关系再好,那也都是小时候的事儿啦。如今都过去这么多年了,咱主动示好把她请来,告诉她夫君蓄意谋害他儿子的事儿,只要她脑子不是太不好使,她心里头肯定会记着咱这份恩情。以后玉嫣要是遇上啥事儿,不求她能帮玉嫣大富大贵,至少能帮着说句公道话不是?”
莫小在一旁听着,心中不禁暗暗感慨:“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呐,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三位老人处处都是在为胡玉嫣的将来铺路。”
可护卫当时并没有细说,那个夫人到底是胡玉嫣五个小姐妹里的哪一个。三位老人琢磨着,毕竟胡玉嫣这五个小姐妹都已经成亲,有了夫君和孩子。要是只邀请一位,一方面其他小姐妹们知道了难免会吃醋,觉得厚此薄彼;另一方面,也容易引起这位夫人的夫君甚至背后之人的怀疑。思来想去,最终决定把五位小姐妹都邀请来了。
最终,大家一致拍板决定,第二天就让胡玉嫣递帖子给五个小姐妹,邀请她们前来胡府。莫小看着三位老人,眼中满是敬佩之色,心中对他们的智慧和对胡玉嫣的疼爱佩服得五体投地。她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帮着把这事儿处理得妥妥当当,绝不能让胡玉嫣受到任何伤害。
第二日清晨,柔和的阳光透过窗户纸,像一层薄纱般轻柔地洒在胡玉嫣的房间。莫小早早便来到了胡玉嫣的屋里,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仔仔细细、详详细细地告知了她。胡玉嫣听后,心中犹如掀起了惊涛骇浪,一阵惊讶与担忧涌上心头。但看着莫小和三位老人为自己如此尽心尽力,她的心里满是感动。当下,她便按照商量好的,铺开宣纸,研好墨,提笔写了五封言辞恳切的帖子,差人送往五个小姐妹的府上。
帖子送出去之后,胡玉嫣的心就像揣了只活蹦乱跳的小兔子,七上八下“嘭~嘭~”的跳。她既满心期待着与儿时好友重逢,重温往日的情谊;又忍不住担心,揭开的真相会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麻烦,搅乱如今来之不易的平静生活。胡家众人也都心照不宣地关注着这件事,整个胡府都隐隐弥漫着一丝紧张的气氛,仿佛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
约莫过了一个时辰,前去送帖子的下人们,纷纷脚步匆匆地赶回来了,告知胡玉嫣御史大夫之女崔璐瑶、 吏部尚书之女宫金娇、户部尚书之女令宛、兵部尚书之女高涵涵、震北侯之女北乐郡主苑北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