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小开始介绍‘惠民快餐’的预制饭,那可真是方便得没话说。现在这世道,大家出门在外,有时候找个干净又合口的吃食可不容易。咱这预制饭,简单一热就能吃,味道还倍儿棒,有了它,大家出门就再也不用担心餐食问题,多贴心呐!
‘惠民美颜’的美颜膏,那可是夫人小姐们的心头好。这美颜膏啊,用的都是上好的材料,抹在脸上,又滋润又养肤,能让夫人们的脸蛋儿变得跟剥了壳的鸡蛋似的,又白又嫩。小姐们用了,更是水灵灵的,走在街上,回头率那叫一个高!
‘叶韵绣庄’的药材香包,别看它小小一个,用处可大了去了。这香包里头装的都是精心挑选的药材,闻起来清香扑鼻,提神醒脑不说,夏天还能驱蚊虫呢。不管是老人小孩,还是年轻后生,都能用到。
这些伴手礼品,既不会显得太过贵重,让人有心理负担,又不失大气,实实在在,男女老少都能派上用场,多合适呀!”莫小一口气说完,脸上满是自信的笑容,仿佛已经看到了亲朋好友们收到伴手礼时惊喜的模样。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得热火朝天。这时,胡老太爷轻轻敲了敲桌子,等大家安静下来后,缓缓说道:“既然要办,就得办得像样。不过,现在已经腊月了,这事儿可不能再拖了。再拖,大家伙儿家里都该忙着走亲戚、忙活年礼了。依我看呐,就定在三日后,腊月初十举办团圆宴,大伙觉得咋样?”
众人听了,纷纷点头表示赞同。“行,就听爹、爷爷的,腊月初十好,日子也吉利。”一时间,饭桌上充满了欢快的气氛,大家都沉浸在即将举办团圆宴的喜悦之中,仿佛已经看到了那热闹非凡、其乐融融的场景。
确定好日期后,胡家瞬间忙碌起来,每个人都积极地投入到团圆宴的筹备工作中。
胡家夫人当仁不让地挑起大梁,开始有条不紊地安排各项事务。她先是唤来家中得力的管家,仔细叮嘱道:“你去把府里的下人都召集起来,按照名单逐个通知亲戚朋友,可千万别漏了哪家。另外,准备宴席的食材也得赶紧安排,要挑最新鲜、最上等的,这团圆宴可不能在吃食上掉了链子。”管家连连点头,领命而去。
胡豫伯则主动承担起搭建戏台和安排戏班子的重任。他亲自前往城中颇有名气的戏班,与班主详细商讨演出曲目。“这次可是咱胡家的大喜事,一定要选些热闹、吉祥的戏码,像《万事如意》、《两世欢》、《抢驸马》这些最近比较火的,都不错,要让大家伙儿看得开心、听得尽兴。”班主见胡豫伯出手阔绰,又如此重视,当下拍着胸脯保证定会拿出最好的阵容。
胡玉嬛和胡玉娟姐妹俩则负责布置府内的装饰。她们穿梭在各个房间,指挥着下人悬挂红灯笼、张贴喜字。胡玉嬛指着一处角落说道:“这儿再挂些彩色的绸带,喜庆些。”胡玉娟则在一旁补充:“对,还有那几盆年花,摆到显眼的地方,看着也添彩。”在她们的精心布置下,整个胡府渐渐洋溢着浓浓的喜庆氛围。
莫小也没闲着,她带着几个管事忙着准备伴手礼。两份‘惠民快餐’的预制饭,被整齐地包装好,贴上了精美的“胡府团圆宴留念”标签;两份‘惠民美颜’的美颜膏,也都装进了小巧精致的盒子里;两份‘叶韵绣庄’的药材香包,更是散发出阵阵宜人的香气。看着这些伴手礼,莫小心中满是成就感:“这些东西拿出去,肯定倍儿有面儿。”
而孙怡芳,虽然一开始觉得没必要大肆操办,但看到家人如此用心,也被这份热情所感染,主动帮忙整理礼品、检查布置细节。她穿梭在忙碌的人群中,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心中感慨着:“这么多年了,终于能和所有家一起热热闹闹地办个喜事。”
第二天一大早,胡家便热闹起来,众人纷纷为送团圆宴请帖一事忙碌开了。按照原本的安排,第一站便是要去孙怡芳的姥爷孙家。胡玉嬛一听,顿时来了兴致,她眼睛一亮,主动请缨道:“娘,要不这送请帖的事儿交给俺吧,正好俺也有好几年没回姥爷家了,想去看看姥爷还有舅舅们,跟他们唠唠嗑,也让他们知道小妹找回来了这大喜事儿。”说完,她便风风火火地准备收拾东西动身。
可还没等她迈出家门,就被胡夫人伸手拦住了。胡夫人看着胡玉嬛,无奈地笑了笑,说道:“三丫头,你这心急火燎的,听娘把话说完呐。孙家全家老小半年前就回乡祭祖去了,这会儿啊,怕是还没回来呢。”
胡玉嬛一听,顿时懵了,眼睛瞪得老大,嘴巴微微张着,一脸不可思议地说道:“娘,你咋不早说呢?俺们刚从掖州府回来呀!早知道他们也在那儿,坐个顺风车一起回来多好哇,还能省不少事儿嘞!这可好,白跑一趟。”说着,她懊恼地拍了拍自己的脑袋。
莫小在一旁听着,也是吃了一惊,没想到自己娘的姥爷家竟然也是掖州府的。她忍不住咋舌道:“哎呀娘呀,这可真是缘分呐!这世界说大不大,说小还真挺小嘞!”
胡夫人看着胡玉嬛那垂头丧气的小模样儿,知道她这会儿没了送请帖的兴致,便转头吩咐身旁的下人:“恁们几个都手脚麻利点儿,把这些请帖都送出去,可千万别漏了哪家,每家都要送到,跟人家说清楚咱胡家这团圆宴的事儿。”下人们纷纷应诺,接过请帖,匆匆忙忙地各自出发了。
胡玉嬛看着下人们离去的背影,还是有些不甘心地嘟囔着:“唉,本来还想着,能去姥爷家热闹热闹呢!这下可好,只能等他们回来再聚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