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青囊泪落泯恩仇(拾叁)
第十三回:弃私念匡扶正道 守初心永驻明溪(下)
书接上回!
“小心,他……他在强行引动此地积郁数百年的古战场阴煞死气!”
墨离骇然失色。
“七娘子,快阻止他……一旦他完全吸纳,后果不堪设想。”
莘七娘也感受到了那滔天的死寂与怨念,脸色无比凝重。
她明白,单凭自己现在的力量,恐怕难以正面阻止。
目光扫过一旁依旧被制住的幽魑,以及凌无尘脚下若隐若现、连接着地脉的复杂符文,她心念电转。
“墨离,助我!”
她轻喝一声,不再试图攻击凌无尘本体,而是双手连扬,将身上剩余的所有金针,连同之前配制的一些特殊药粉,以特殊手法尽数射向那些闪烁的聚阴阵眼以及地脉符文的关键节点。
她要釜底抽薪,切断凌无尘的力量来源。
墨离会意,不顾自身伤势,将最后的内力灌注于暗器之上,配合着莘七娘的金针,精准地打向几个莘七娘无暇顾及的死角阵眼。
“砰砰砰……”
接连的爆响声中,数个关键阵眼被强行破坏,地脉能量的流转顿时变得紊乱不堪。
正在疯狂吸纳阴煞之气的凌无尘身躯剧震,吸纳过程被打断,那庞大的死气在他体内横冲直撞,反而让他受到了反噬,嘴角溢出一缕黑血,凝聚的鬼甲虚影也明灭不定起来。
“你们……找死!”
凌无尘暴怒如狂,猩红的双眼死死锁定莘七娘。
他不再顾及反噬,将体内尚未完全炼化的狂暴死气,全部凝聚于掌心,化作一道足以湮灭生机的黑色洪流。
如同决堤江河,朝着莘七娘奔涌而去。
这一击,蕴含了他此刻能调动的全部力量,以及此地积郁数百年的无尽怨念,威力堪称毁天灭地。
避无可避。
莘七娘望着那吞噬一切的黑色洪流,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滔天怨气与死寂,她反而彻底平静了下来。
脑海中,玄清子师父慈祥的面容,顾长渊温润的笑容,明溪村民质朴的脸庞一一闪过。
最终定格在青囊洞窟中,那护阁之灵最后的嘱托。
“青囊之道,在于心……守护之志,可破万难……”
她闭上了双眼,并非放弃,而是在沟通体内那最本源、最核心的传承之力——《青囊诀》最高奥义。
她将所有的青囊真气,所有的精神意念,乃至对生命的无限热爱与守护信念,尽数融入其中。
再睁眼时,她眸中已无悲无喜,只有一片浩瀚如星海、慈悲如母爱的青色光华。
“青囊圣心,净化万物,哺育众生。”
她轻声吟诵,双手在胸前结出一个古朴而玄奥的印记。
没有惊天动地的气势,只有一股温暖、柔和、却无比浩瀚磅礴的青色光辉,自她体内自然而然地扩散开来。
如同初生的朝阳,照亮黑暗,又如母亲的怀抱,抚慰伤痛。
这青色光辉迎上了那毁灭性的黑色洪流。
没有爆炸,没有冲击。
那蕴含着无尽怨念与死寂的黑色洪流,在接触到青色光辉的瞬间,竟如同冰雪遇暖阳般,开始迅速消融、瓦解。
其中的怨气被净化,死寂被生机取代,狂暴的能量变得温顺,最终化作精纯的天地灵气,反哺这片被戕害已久的土地。
“不……!这不可能!!”
凌无尘发出难以置信的咆哮,他感受到自己辛辛苦苦引动、甚至不惜反噬自身才凝聚的力量,正在被对方以一种他无法理解的方式轻易化解、转化。
那青色光辉看似柔和,却蕴含着一种至高无上的法则力量,正是他幽冥之力的绝对克星。
青光持续向外扩散,很快就笼罩了整个黑风寨,甚至向着更远的山林蔓延。
那些因阵法反噬和内乱而受伤、或因吸入“幻心散”而癫狂的黑袍人,在接触到这光辉后,都渐渐平静下来,眼中的赤红褪去,伤势也得到了一定的缓解。
天地间令人压抑的阴霾死气,为之一清,就连月光都似乎变得更加皎洁。
在那充满生机的青光照射下,凌无尘周身的黑气如同沸汤泼雪般消散,那强行凝聚的鬼甲虚影彻底崩碎。
他惨叫着,仿佛被置于烈焰之上灼烧,气息急剧萎靡。
最终“噗”地喷出一大口鲜血,单膝跪地,再也无法维持那恐怖的气势。
胜负已分。
莘七娘散去青光,脸色亦是苍白如纸,身形摇摇欲坠,以金针支撑才未倒下。
施展这最高奥义,几乎耗尽了她所有的心神与力量。
她看着跪地喘息、狼狈不堪的凌无尘,眼中并无胜利的喜悦,只有一丝淡淡的怜悯。
“凌无尘,这世间的力量无分正邪,但人心有美丑。执着于不属于自己的力量,终将被其反噬。”
凌无尘抬起头,猩红褪去的眼中充满了挫败、不甘与茫然。
他死死地盯着莘七娘,最终什么也没说,只是发出一声意味不明的冷笑,强提最后一丝力气,捏碎了一枚传送玉符,身形在扭曲的光华中消失不见。
幽魑也随之被传送走。
墨离连忙上前扶住莘七娘。
“医仙姐姐,你没事吧?要不要追?”
莘七娘摇了摇头,望着凌无尘消失的地方。
“穷寇莫追。”
“经此一役,他根基受损,短期内应无力再兴风作浪了。”
“况且,杀戮,并非解决之道。”
她环顾四周一片狼藉却已恢复清明的山寨,感受着体内空空如也却异常通透的经脉,心中一片宁静。
她放弃了复活长渊的虚幻执念,选择了守护眼前生灵的道路,并在最终关头,真正领悟了“青囊圣心”的真谛。
并非仅仅是强大的力量,更是包容、净化与哺育的慈悲之心。
数月后,明溪村已然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村口的焦土被清理,重新种上了草药和庄稼。
在李老爹和王嫂等人的张罗下,村民们合力为莘七娘重新修缮了溪边的小院,比以往更加宽敞坚固。
村民们还特意扩建了药庐,方便她诊治更多的病人。
莘七娘拒绝了周叔等人重振青囊阁的提议。
她将《青囊诀》中适合普及的医术整理出来,悉心教导给墨离以及村里几个对医术有兴趣的年轻人。
甚至,包括邻村闻讯而来的郎中。
她认为,将医术传播开来,让更多人能救己救人,远比建立一个高高在上的宗门更有意义。
墨离选择留了下来,成了莘七娘最得力的助手和守护者。
他脸上的阴霾日渐散去,多了几分阳光与踏实。
他不再提及幽冥司的过往,只专心学习医术,帮着处理杂事,守护着这片给予他新生的土地。
又是一个春日午后,阳光和煦,明溪潺潺。
莘七娘一袭如雪白衣,静立于溪畔顾长渊的青冢旁。
墓地四周她亲手种下的忘忧草已然盛开,一片烂漫的黄色,生机勃勃。
她没有悲伤,也没有遗憾,只有一片释然的平静。
她轻轻将一束新采的、带着露珠的野花放在墓前,低语道。
“长渊……,虽然我无法逆转时空让你归来,但我会带着对你的记忆,好好活下去,用你希望的方式,去守护更多的人。这漫天霞光,这流水人家,都有你的影子。你,从未真正离开。”
微风拂过,吹动她雪白的衣袂和如墨的青丝,墓旁的忘忧草轻轻摇曳,仿佛在无声地回应。
远处,墨离端着刚煎好的药茶站在院门口,看着溪边那抹静谧美好的身影,脸上露出了温和的笑意,没有上前打扰。
莘七娘抬起头,望向天边舒卷的流云,目光清澈而悠远。
历经生死磨难,看透镜花水月,她最终舍弃了小我的私念,选择了大我的担当,回归了她最初的“医者”身份。
她的道,不在遥远的仙山秘境,不在纷扰的江湖恩怨,就在这明溪之畔,在这需要她的百姓之间。
悬壶济世,守护一方。
青囊之道,薪火相传,千秋不息。(全文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