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李明调整LRtp协议,引入低维模式,前线的网络连接虽然依然稳定,但信息传输不再像之前那样完全实时和精确。一些来自据点的高维环境数据出现了微弱的延迟或细节丢失。这给王芳带领的探索小队带来了新的挑战。
——“网络……调整!信息……失真!”
残存意志传递了前线的变化。
他们依然在法则交织区域深处,继续探索法则残余,并按照张林的规划,尝试向更远的“亲和点”拓展。LRtp协议的低维模式优先保证了低维世界的稳定,但在高维环境信息传输方面做出了妥协。
——“探索……继续!信息……挑战!”
残存意志传递了任务和挑战。
王芳在感知中发现,来自据点的法则图谱不再能完全捕捉高维能量洪流中最细微、最动态的变化。那些隐藏在高维洪流深处的潜在威胁或法则异常,变得不再那么清晰。
——“图谱……模糊!威胁……隐藏!”
残存意志传递了感知力的变化。
“李明传来的数据好像没之前‘鲜活’了。”一名感知者队员皱眉说,“有些高维波动的细节捕捉不到。”
——“感知……下降!细节……丢失!”
残存意志传递了队员的感受。
王芳明白这是李明为了稳定后方做出的牺牲。她支持张林的决定,但作为前线指挥官,她必须面对因此带来的风险。在高维宇宙这个充满未知和危险的环境中,一丝一毫的信息缺失都可能导致致命的后果。
——“理解……牺牲!风险……面对!”
残存意志传递了王芳的立场。
前进,意味着可能因为信息不足而闯入高维存在的陷阱或遭遇无法预测的危险;停止或后退,意味着放弃难得的探索机会,延缓对高维宇宙的认知进程,也辜负了后方为争取时间付出的代价。
——“前进……风险!后退……延缓!”
残存意志传递了行动的权衡。
王芳必须在前线的安全和探索的进度之间做出新的取舍。
她召集小队成员进行讨论。
“网络信息受到了影响,这是为了后方,”王芳语气严肃,“我们不能停下,但也不能像之前那样冒进。必须调整我们的探索策略。”
——“策略……调整!冒进……禁止!”
残存意志传递了王芳的决策方向。
队员们也理解目前的状况。他们在高维宇宙中经历过太多生死,知道信息的价值。
经过讨论,他们决定采取一种更加谨慎和“低调”的探索模式:
1. 降低探索速度:不再追求快速覆盖大片区域,而是放慢速度,对每一步进行更彻底的感知和探查。
2. 增加就地感知和分析:更多地依赖自身的能力,对周围环境进行就地感知,利用王芳的谐波武装尝试对遇到的高维现象进行初步的“法则缠绕”或“信息读取”,弥补来自据点信息不足的缺陷。
3. 强化内部协同:小队成员之间的信息共享和能力互补变得更加重要,依靠团队的集体感知能力来提高对环境的认识精度。
4. 优先识别威胁:将主要精力放在识别潜在威胁上,而不是寻找高维秘密。任何可疑的法则波动或结构,都优先进行规避或远距离探查,而非贸然接近。
5. 采集关键信息:如果遇到新的法则残余或重要现象,依然要冒风险进行信息采集,但要做好随时撤离的准备。
——“策略……细化!谨慎……优先!”
残存意志传递了新的探索策略。
这个策略意味着探索效率的下降,获取信息的速度也会变慢。但它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小队在前线复杂环境中的生存概率。
王芳作为前线指挥官,做出了艰难的取舍。她牺牲了部分效率和激进性,换取了更高的安全边际。这是前线团队为了配合后方、为了整个低维宇宙的战略而必须付出的代价。
她带领小队,以更加小心翼翼的步伐,继续深入法则交织区域。他们的每一步都充满了谨慎,每一次感知都凝聚了所有人的力量。他们不再像之前那样大开大合,而是像潜行的猎人,在高维法则的丛林中摸索前进。
——“步伐……谨慎!摸索……前进!”
残存意志传递了王芳小队的行动。
前线的探索,因为后方的危机和网络的妥协而变得更加艰难。王芳和她的小队,正在用他们的勇气和智慧,在前线的泥泞中,缓慢而坚定地推动着低维宇宙对高维宇宙的认知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