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首映礼的爆棚口碑只是在业内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那么从《星尘远征》正式公映的第一天起,它所引发的,就是一场席卷全国的文化海啸。
周五,公映首日。
无数观众怀着被各种“零差评”推荐勾起的好奇心,走进了电影院。
而当他们走出来时,几乎所有人的表情,都和前一晚那些影评人如出一辙——震撼、激动、意犹未尽。
于是,互联网彻底被引爆了。
微博、抖音、朋友圈、小红书……几乎所有的社交平台,都被《星尘远征》刷屏了。
“我宣布,《星尘远征》就是炎国科幻的珠穆朗玛峰!以前说我们拍不了科幻大片的,脸疼吗?”
“特效真的没得说,每一帧都是经费在燃烧!昆仑号跃迁的那一刻,我鸡皮疙瘩都起来了!这才是真正的大国重器,宇宙级的浪漫!”
“别光看特效啊!剧情也超神的好吗!没有个人英雄主义,只有集体和牺牲。‘我们的身后,是文明与家园’,这句台词我记一辈子!太好哭了!”
“二刷预定!准备带我爸妈一起去看,他们那代人,肯定更喜欢里面的家国情怀。”
“强烈建议去看ImAx版本!普通厅根本无法完全体验到那种身临其境的宏大感!相信我,绝对值回票价!”
各种各样的观后感如雨后春笋般冒出,迅速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口碑浪潮。人们自发地向身边的朋友推荐,一传十,十传百。
寰宇集团的“战争机器”也在此时全力开动。
陈凯坐镇总部,一道道指令从他口中发出。
“市场部!联系所有合作的KoL和自媒体,把我们准备好的第二波宣传物料全部放出去!我要让那些还没看电影的人,无论打开哪个app,都能看到我们的内容!”
“院线部!立刻跟各大院线经理沟通!根据今天的上座率和口碑反馈,要求他们从今晚开始,立刻增加排片!尤其是黄金时段的ImAx和巨幕厅,必须全部给我们!”
“公关部!密切监控网络舆论!对于那些可能出现的恶意差评和黑稿,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理!保护好我们的口碑阵地!”
整个寰宇集团总部大厦,灯火通明,电话声、键盘敲击声此起彼伏,每个人都像上了发条的战士,眼中闪烁着兴奋与疲惫交织的光芒。
实时票房数据,是他们最好的兴奋剂。
上午十点,票房突破一亿。
下午三点,票房突破两亿。
晚上八点,黄金场次上座率几乎达到百分之百,一票难求,票房正式突破三亿!
“三亿!我们做到了!”会议室内,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随即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和掌声。
陈凯看着大屏幕上鲜红的“300,000,000”,一直紧绷的神经终于松弛了下来。
他用力地挥了挥拳头,眼眶也有些湿润。首日破三亿的目标,提前完成了!
他立刻将这个好消息汇报给了李长夜。这一次,李长夜的回应多了一句话:“干得不错,继续保持。”
仅仅四个字,却让陈凯感觉一股暖流涌遍全身,之前所有的辛苦都得到了肯定。
而此时的张明凯导演,则用一种最朴素的方式,感受着自己作品的成功。
他戴着鸭舌帽和口罩,悄悄地买了一张下午场的电影票,坐在了影院的最后一排。
他看着身边的观众们,时而因为震撼的画面而发出惊呼,时而因为感人的情节而默默流泪,时而又因为恢弘的配乐而热血沸腾。
当电影结束,全场自发鼓掌的那一刻,这个男人,在黑暗中,笑得像个孩子。
他不需要任何人的赞美,观众最真实的反应,就是对他坚持最好的回报。
首日的狂热,仅仅是个开始。
周六,周末效应彻底显现。
《星尘远征》的排片率,在各大院线的积极配合下,从首日的35%,飙升到了惊人的55%!几乎占据了市场的半壁江山。
而它的票房表现,更是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周六单日,票房狂揽四点五亿!
周日,热度不减反增,再次斩获四个亿!
首周末三天,累计票房突破了十亿大关!
这个数字一经公布,整个行业都为之失声。
“疯了!彻底疯了!”一位资深的电影市场分析师在自己的公众号上写道:“我们正在见证一个票房神话的诞生。《星尘远征》已经不仅仅是一部电影,它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现象。它精准地击中了当下观众对于高质量本土大片和民族自豪感的所有期待。我大胆预测,它的最终票房,将以三十亿为起点,上不封顶!”
竞争对手们则陷入了集体沉默和恐慌。
原定于下周上映的几部好莱坞大片和国产喜剧片,纷纷连夜召开紧急会议,商讨着是该硬着头皮上,还是该紧急调档,避开这艘无人可挡的“无敌舰队”。
网络上的讨论,也从单纯的“好看”,开始向更深层次的领域延伸。
某乎上,“如何评价电影《星尘远征》?”这个问题下,涌现出了无数高质量的回答。
有人从电影工业的角度分析:“《星尘远征》的成功,标志着炎国电影特效制作水平已经跻身世界一流。它建立了一套属于我们自己的、完整的科幻工业化流程,其意义不亚于当年《流浪地球》开启了科幻元年。”
有人从文化内核的角度解读:“这部电影最成功的地方,在于它讲述了一个真正的炎国式科幻故事。它没有超级英雄,只有无数个愿意为了集体而牺牲的普通人。‘远征’的目的不是侵略和殖民,而是为了守护家园。这种‘达则兼济天下’的理念,是根植于我们文化血脉里的。”
还有人开始疯狂地挖掘电影中的彩蛋和细节。
“你们发现了吗?旗舰‘昆仑’号的舰桥设计,参考了故宫太和殿的布局,充满了东方的秩序美!”
“主角的名字‘承影’,是上古十大名剑之一,一把象征着守护的‘优雅之剑’,这细节太绝了!”
“天庭空间站的AI,声音用的是已故的国宝级配音演员的音源合成的,导演是在用这种方式向老一辈艺术家致敬啊!”
电影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被网友们用放大镜来审视和解读,每一次新的发现,都会引发新一轮的讨论热潮。#星尘远征细节控# 这个话题,甚至一度登上了热搜榜首。
与此同时,电影也带火了相关的周边产品。
主角同款的飞行员夹克,在电商平台上一上架就被秒光。
“昆仑”号的合金模型,预售量突破了十万件。
甚至连电影里主角喝的一款国产汽水,都因为一个不起眼的特写镜头,而销量暴增。
“星尘远征”效应,开始向整个消费市场辐射。
寰宇集团内部,则完全是一片欢乐的海洋。
陈凯兑现承诺,给所有参与项目的员工都发了巨额的奖金,整个部门都沉浸在一种不真实的狂喜之中。
庆功宴上,陈凯喝得满脸通红,他举着酒杯,站到张明凯身边,大着舌头说道:“老张……你知道吗……我以前……一直觉得拍电影就是一门生意,算计的是投入产出比……但这次,我服了!是你让我知道,原来电影……真的能创造梦想!”
张明凯拍着他的背,也是感慨万千:“是我们一起做到的。”
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而这一切的喧嚣,都与李长夜无关。
他依旧过着自己悠闲的生活,每天看看公司的财务报表,剩下的时间,就是陪着宋清雪。
他教她打高尔夫,带她去私人马场骑马,请来顶级的礼仪和表演老师,全方位地塑造她。
他就像一个精雕细琢的匠人,在打磨一件属于自己的完美艺术品。
宋清雪的变化是惊人的。短短一周时间,她身上的那种新人的青涩和局促,已经褪去了大半,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顶级资源浸润出来的自信和从容。
她的眼界、谈吐、气质,都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提升。
她也去看了《星尘远征》,是在李长夜的私人影院里。
那极致的影音效果,让她同样被深深震撼。她第一次如此直观地感受到了,自己所在的这家公司,究竟拥有着怎样恐怖的实力。
这让她对李长夜的崇拜和依恋,变得更加深刻。
她也开始接到一些真正优质的资源。
一个一线时尚杂志的封面拍摄,一个国民级美妆品牌的代言人试镜机会。这些,都是以前的她想都不敢想的。经纪人娟姐看她的眼神,已经从最初的审视,变成了彻底的敬畏和讨好。
她知道,这一切都是谁给的。
这天晚上,两人依偎在别墅的露台上,看着山下的万家灯火。
“电影的票房,已经快二十亿了。”宋清雪轻声说道,语气中带着惊叹。
“嗯。”李长夜心不在焉地应了一声,手指缠绕着她的发丝。
“他们说,这部电影会载入史册。”宋清雪继续说道,“张明凯导演,现在已经被人称作‘科幻教父’了。”
李长夜忽然笑了,他转过头,看着宋清雪,问道:“你羡慕吗?”
宋清雪迟疑了一下,诚实地点了点头。
“那你觉得,”李长夜的眼神变得深邃:“是成为他那样,用自己巨大的心血,去赌一个不确定的未来,去创造一个所谓的历史,更幸福一些;还是像你现在这样,什么都不用做,就能轻松得到别人奋斗一辈子都得不到的东西,更幸福一些?”
这个问题,让宋清雪愣住了。
她看着李长夜那双眼睛,一时间竟无法回答。
是啊,张明凯成功了,他成了万众敬仰的“教父”。
可这世上,又有多少个像他一样赌上一切,最终却输得一败涂地的导演呢?
成功,在很多时候,是运气、才华、资本和时代共同作用的结果,缺一不可。
而自己呢?她只是付出了很多人都愿意付出,甚至渴望付出的东西,就走上了一条直通罗马的康庄大道。
“我……”她张了张嘴,最终还是露出了一个甜美的笑容,将头靠在了李长夜的肩膀上,“我当然觉得现在这样更幸福。因为,我有您。”
李长夜满意地笑了。他喜欢她的聪明和识时务。
他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像是对她说,也像是对自己说:“这就对了。历史是人写的,规则也是人定的。与其去成为历史的一部分,不如去成为那个……书写历史的人。”
山风吹过,带着一丝凉意。宋清雪却觉得无比温暖。她知道,只要靠紧了这个男人,她就永远不会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