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包头瞅瞅自家的新砖房,大院子,还有满圈的牛羊,低声骂道:“真是好日子都不过的坏怂!死犟死犟的……唉!”
想到犟,这德行是真遗传!
老婆子王玉年轻时,人高马大的,身材就像大白杨树一样挺拔直溜,说话干活那叫一个利索,论起摔跤打架,一般男人都不是的她对手。
尤其是那模样俊的,看一眼都叫人拔不动腿。
啥啥都好的一个人就是犟,认定一件事,别说九头牛拉不回,就是火车头来了也不好使!
这么好看的姑娘,草原上那个年轻汉子不惦记?
谁都知道带刺的玫瑰香,为了想法接近王玉,多少男人白白挨了打,也包括金花那个当时还没有上门的瘦子女婿。
这可能也是王玉和金花的死仇之一。
自己要不是仗着做饭好吃,脾气好,嘴巴甜,这辈子肯定入不了王玉的法眼,入不了她眼,也就娶不回来漂亮的王玉,生下这么一窝漂亮孩子,长大后个个婚嫁都容易。
包玉刚娶的王巧妮也好看,所以四个孙子孙女也都生得好。
自家的孩子站出去,全是人样子,要模样有模样,要个头有个头,要身材有身材。
但是,无一例外,都犟!
“唉!”包老头狠狠叹口气,“咋就不能像像我,脑子灵醒点呢?”
要说像包老头,其实也有的,四个孩子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都喜欢做饭炒菜。
假日里喜欢跟着爷爷去到别人家办酒席,烤羊肉。
包玉刚和王巧妮两口子结婚时一个18,一个16,孩子生了两个才去领的结婚证,结婚时没领证因为年龄不到。
牧区,又是各民族杂居,少数民族占多数,计划生育那是汉族人的事,这里人本来就少,再搞计划生育就没人放羊了。
所以,早婚早育的多,喜酒一办就是成亲,愿意领证就领,不愿意领也是事实婚姻,一样受法律保护。
包玉刚大哥结婚早,留部队了,两个孩子也都在部队附近读书。
老包头跟前就是小儿子包玉刚一个,小两口结婚后就接连生孩子,两三年一个,不算肚里的小五,老四都上小学了。
这几个孙子孙女给老两口带来欢乐,也带来了劳累。
幸亏老大是孙女,能帮老婆子带弟弟们。
老大包萍萍都初二了,这坏怂儿子竟然还要离婚。
赶出去五年都没有断了这坏怂儿子的贼心,能咋办?自己到底没有老婆子的威力大,能把儿子打服。
这坏怂儿子现在搁家里,活不干,酒不断,醒了就吵架闹离婚,赶出去还能清净些。
还是老婆子在的时候好过啊!哪个不听话,一顿扫帚疙瘩伺候,立刻就老实了。
老包头想起老伴就扯起嗓子唱起老伴喜欢的老腔老调:“好儿郎啊~美娇娘~虽不是王侯将相,万里江山可牧羊啊……”
穿云裂帛的歌声,把睡觉的王巧妮吵醒了。
听着公公唱的老腔老调,没了往日的喜庆,多了几分悲怆。
公公婆婆一生恩爱,家庭富裕,自己也是看中这一点嫁进来的,没成想,还是嫁错了。
包玉刚喜欢过金凤仙,那是婚前的事,金凤仙早早招赘了,自己也没有当回事。
都说一日夫妻百日恩,几个儿女一落地,夫妻俩都被捆绑住了,谁不得把日子朝前拱?
类似的话自己听得太多了:结婚就好了,孩子生下来就好了,孩子长大就好了……
可是,包玉刚一直没好,一直执拗地回头,金凤仙就是他的执念,一个得到了好像就能一生完美的执念。
爹娘越反对,周围人越阻拦,包玉刚就越来劲。
慢慢地,自己的心也凉了,碎了。
婆婆在时,能镇住包玉刚,现在婆婆走了,谁能拦得住包玉刚那颗飞蛾扑火的心?
何况金凤仙那边的阻力也彻底消失不见了,金花也撒手走了。
金凤仙带着两个十四五岁的孩子,守着一个大磨坊,还要招男人上门的,最佳的目标就是前任包玉刚。
旧情未了,在小说电影里是浪漫,在现实生活中就是灾难。
王巧妮的泪水又湿润了脸庞,好友何明月劝解自己放手,说不是自己不好了,而是包玉刚不需要自己了,更谈不上喜欢,自己给包家传宗接代、送走婆婆,任务已经完成了。
包玉刚能做得这么绝情,自己要为自己好好打算。
四个孩子,萍萍,强强,壮壮和康康这五年多都是和公公婆婆一起过的,孩子们被教养得很好,个个能干会疼人。
家里新屋新院,孩子们都在上学,就是离婚也不能跟自己走,公公也不会舍得让孩子跟着自己或者包玉刚。
孩子们是老两口亲手带大的,都是他们的心尖尖。
只有肚子里的这个娃自己离婚能带走。何明月说这个娃她想要,她俩口不会生孩子,收养这个孩子刚刚好。
何明月家庭条件好,肚里这个去她家也是去享福了。
自己肚里这个娃一直安安静静的,这几天偶尔动了一下。
自己舍不得把肚里的娃去医院打掉,好友何月明心知肚明,提出了收养,善解人意地解决了自己的思想负担。
婆婆不在了,自己娘家妈也不在了,孩子生下来要坐月子,需要人帮忙,也需要钱。
王巧妮理了理心中的乱麻,起来找东西吃,怀孕了容易饿。
喝了两碗奶茶,嚼了一条肉干,肚里不再饿得心慌。
王巧妮翻出家里存的布,踩着缝纫机开始给孩子们做衣裳。
婆婆王玉手巧,缝纫机用得溜,先教会了自己,萍萍长大也跟着学会了。
干活费衣裳费布,自家买布做划算。大人的衣裳破了,剪掉破损处,还可以改小给孩子穿。
家里要想过得好,手不能闲,哪一处都得精打细算。
缝纫机踏踏踏地响,王巧妮忙起来就忘记了伤心事。
肚里的胎儿也睡着了。
赵小姩看着眼前这一切:老式的缝纫机,新旧棉布混缝的衣裳,吃苦耐劳的中年妇女,面容姣好却一脸的疲惫和哀愁……
院中的老腔调又循环了,“好儿郎啊~美娇娘~虽不是王侯将相,万里江山可牧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