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清晨,兼爱城二号农业穹顶的警报声刺破了记忆锚定后的宁静。李素的生物监测仪在睡梦中疯狂震动,屏幕上闪烁着刺眼的红色代码:**“二号穹顶‘粟麦A区’根系活性骤降30%,土壤硅含量异常升高,伴生微生物群落消失——疑似生物入侵。”** 她猛地从培养舱边弹起,白大褂的下摆还沾着文明胚胎蚕丝层的银丝线,昨夜刚记录完胚胎“归属感”情绪频谱的笔尖在数据板上划出凌乱的折线。

“不是记忆闪回。”诸葛青阳的全息影像出现在监测仪旁,他的环首刀斜插在青铜地砖上,《大同鼎》纹身在晨光中泛着冷光,“王磊的触须刚从土壤里拔出一条‘虫子’——透明的,像玻璃做的蜈蚣,啃食粟麦的‘八卦根系’。”

二号穹顶的粟麦田此刻像一片被寒霜打过的墓地。本该泛着青铜光泽的麦穗蔫垂着,麦秆从根部开始变成灰白色,轻轻一碰就脆裂。土壤表面覆盖着一层细密的透明丝线,像结了层薄冰,丝线交汇处,无数条10厘米长的生物正在蠕动:通体透明,环节状身体,头部有两对发光的硅基颚齿,爬行时身体折射出虹彩——正是诸葛青阳说的“玻璃蜈蚣”,李素临时命名为“硅晶虫”。

“电子显微镜下的结构显示,它们是硅基生物。”张岚的量子数据板投射出虫体横截面,硅晶虫的几丁质外壳含92%的二氧化硅,颚齿是单晶硅针状结构,肠道内充满未消化的植物根系硅细胞,“传统农药对硅基外壳无效,高温和辐射会同时杀死粟麦,我们试过声波驱逐,结果它们反而被低频振动吸引,聚集得更多。”她的手指在屏幕上划过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24小时内,虫害已扩散至b区和c区,预计48小时后整个穹顶的粟麦将全部枯萎——这是我们30%的主粮储备。”**

王磊的螯状爪捏着一条挣扎的硅晶虫,改造者代表的银色触须因愤怒而直立。虫体在螯爪中发出细微的“咔嚓”声,外壳碎裂后流出透明的硅基体液,接触空气后迅速结晶成细小的石英砂。“触须能‘尝’到它们的味道——像嚼碎的硅晶结核,带着金属腥味。”他将虫尸扔到检测台上,触须尖端的传感器弹出分析结果,“它们的繁殖周期只有8小时,一只雌虫一次产卵2000枚,卵囊藏在土壤20厘米深处,普通犁地根本翻不出来。”

李素蹲下身,手指插入土壤。硅晶虫的丝线缠住她的指节,像冰冷的玻璃纤维。她突然想起三天前文明胚胎的异常——蚕丝层曾短暂出现过0.3hz的高频振动,当时以为是记忆锚定后的应激反应,现在看来,胚胎或许早已“感知”到土壤深处的威胁。“它们不是外来入侵物种。”她猛地站起身,白大褂的口袋里掉出一本泛黄的线装书——《齐民要术》校注本,是陈墨从道器之墟带回来的,扉页上还贴着她标注的“种谷第三”章节便签,“道器之墟的土壤样本里有它们的休眠卵,可能是‘双生星’对接时能量场波动激活的本土生物。”

“本土生物?”陈墨刚从壁画修复室赶来,帆布包里的《高丽青瓷图谱》还没来得及放下,她蹲下身用青铜刮刀挑起一条硅晶虫,虫体在刮刀上折射出的虹彩与敦煌第323窟“张骞出使西域”壁画中的琉璃器皿光泽完全一致,“《魏书·西域传》记载,‘大月氏有琉璃虫,食石饮露,结茧如琉璃珠’……难道是硅基生命的古代记载?”

“不管是什么记载,现在需要解决方案!”张岚的数据板突然发出警报,b区的根系活性跌破50%,屏幕上粟麦的三维模型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枯萎,“基因编辑杀虫剂至少需要72小时,我们等不起!”

李素的目光落在《齐民要术》的封面上。记忆锚定成功后,她曾反复研读这本书,试图从古代农耕智慧中寻找殖民地生态平衡的线索。此刻,“种蒜篇”的文字突然在脑海中亮起:**“‘蒜者,五荤之一,气辛烈,能杀百虫。秋耕时间种之,蝗蝻不入境。’”** 她猛地攥紧拳头,指节因用力而发白:“我有办法——用大蒜,改造型大蒜!”

地脉舱的生物实验室里,李素的培养皿中躺着三株形态奇异的植物:株高20厘米,叶片呈青金色,根部缠绕着细密的银色绒毛,正是她连夜用基因编辑技术改造的“硅壤大蒜”。培养皿旁的光谱仪显示,大蒜叶片正持续释放一种特殊的硫化合物——二甲基三硫醚(dmtS),浓度是普通大蒜的37倍,且分子结构中嵌入了硅基适配基团。

“《齐民要术》说‘蒜气辛烈’,核心是硫化合物对昆虫神经系统的破坏。”李素用微量注射器抽取大蒜根系分泌物,注入装有硅晶虫卵的培养皿,虫卵接触分泌物后,外壳迅速出现蜂窝状孔洞,“但硅晶虫是硅基生物,普通硫化合物无效。我在dmtS分子中加入了‘硅基识别位点’,就像给毒药装了精准导航,只会与硅晶虫的颚齿神经受体结合。”

“可穹顶有1200亩粟麦,手动间种根本来不及。”王磊的螯爪敲击着培养皿边缘,改造者团队刚从A区清理完枯萎植株,触须上还沾着结晶的硅基体液,“而且我们哪来这么多大蒜种子?”

“用‘八卦’系统的量子播种机。”张岚调出三维种植图,将大蒜基因序列导入反重力播种系统,“我已经把粟麦田的垄距调整为30厘米,刚好够间种一行大蒜。种子问题……”她看向培养皿中的大蒜,“这种改造大蒜的根尖细胞能在硅壤中快速分裂,24小时内就能发芽,48小时达到驱虫浓度——前提是土壤里有足够的‘催化剂’。”

“催化剂?”陈墨的帆布包突然晃动,里面的《齐民要术》自动翻到“种蒜篇”的插图页:汉代画像石上,农夫在蒜田旁堆放着腐熟的“绿肥”,肥堆旁有细小的光点飞舞。她突然想起道器之墟土壤样本的分析报告,“等等!二号穹顶的硅壤中,有一种本土硅基微生物,我们之前以为是惰性菌群——报告编号S-073,你叫它什么来着?”

“星尘菌。”李素的眼睛骤然亮起,生物监测仪瞬间调出S-073的电镜照片:直径0.5微米的球形菌,细胞壁含硅铝酸盐,在紫外线下会发出蓝绿色荧光,像散落的星辰,“它们以土壤中的游离硅为食,但繁殖速度极慢……你是说?”

“《齐民要术》的‘绿肥’不是简单的肥料,是‘引菌剂’!”陈墨将画像石上的光点与星尘菌荧光图谱重叠,完美吻合,“大蒜分泌的硫化合物不仅能杀硅晶虫,还能作为星尘菌的‘生长激素’!汉代农夫不知道微生物,但他们观察到‘间种大蒜后,地力更盛’——其实是大蒜吸引了益菌,形成了‘蒜-菌-土’的共生循环!”

实验验证的过程比想象中更震撼。当李素将大蒜分泌物滴入星尘菌培养皿时,原本稀疏的蓝绿色光点突然爆发式增殖,20分钟内形成直径5厘米的“荧光云团”。更神奇的是,当她放入一条硅晶虫,星尘菌竟主动聚集在虫体周围,分泌出透明的酶液,将硅基外壳分解为细小的二氧化硅颗粒——这些颗粒随后被菌体内的叶绿体转化为有机硅化合物,释放出的能量让荧光云团亮得刺眼。

“这不是分解,是‘捕食’!”李素的声音因激动而颤抖,她调出星尘菌的代谢路径图,硅晶虫分解产生的能量中有62%被转化为星尘菌的生物量,38%以可溶性硅的形式释放到培养基中——而这种可溶性硅,正是粟麦“八卦根系”合成细胞壁的关键原料,“星尘菌不仅吃硅晶虫,还会把它们‘加工’成粟麦的肥料!这是‘蒜驱虫-菌食虫-虫肥麦’的三重共生链!”

诸葛青阳的环首刀突然重重插在实验室中央的青铜地砖上。刀身反射着培养皿的蓝绿色荧光,与《大同鼎》基座的“九州”纹饰共振,发出细微的嗡鸣:“启动‘蒜菌共生计划’。李素,负责大蒜分泌物量产;张岚,调试量子播种机;王磊,带领改造者团队清理枯萎植株,为间种腾出空间;陈墨,立刻去道器之墟,查《齐民要术》是否有关于‘菌土’的更详细记载——我们要把这场虫害,变成硅壤肥力的‘升级契机’。”

量子播种机的嗡鸣声在二号穹顶持续了整夜。

反重力机械臂以0.3米的间距在粟麦垄间播下大蒜种子,银色的种衣遇水即溶,露出青金色的胚体。王磊的改造者团队用触须在土壤表面划出浅沟,触须尖端分泌的防冻涂层(第四百五十三章张岚团队设计)保护大蒜幼芽免受夜间-80c低温的伤害。张岚的量子数据板上,播种轨迹形成了与《大同鼎》“八卦根系”完全一致的分形图案——这是李素坚持的“能量引导”设计,确保大蒜分泌物能顺着土壤能量流扩散。

72小时后,奇迹开始显现。

大蒜幼苗破土而出,青金色的叶片在双日光下泛着金属光泽,分泌的dmtS在垄间形成肉眼可见的淡蓝色雾气。土壤中的星尘菌被雾气激活,蓝绿色荧光从根系周围向整个田垄蔓延,像大地深处亮起的星河。硅晶虫接触雾气后,颚齿神经迅速麻痹,身体僵直,随后被星尘菌的荧光云团包裹,24小时内完全分解。

“显微镜下的画面太震撼了。”李素将实时影像投射到穹顶中央的全息屏上:星尘菌在大蒜根尖周围形成厚度2毫米的“防护罩”,每个球形菌像一颗微型星球,通过菌毛连接成三维网格,网格节点恰好对应粟麦根系的吸收位点。当硅晶虫试图靠近时,网格瞬间收缩,将虫体困在荧光牢笼中,酶液分解的二氧化硅颗粒通过网格通道直接输送到粟麦根毛细胞,“这不是随机排列,防护罩的晶格结构……”她调出《大同鼎》腹部的饕餮纹拓片,与星尘菌网格进行比对,“完全一致!饕餮纹的卷曲纹路,就是星尘菌防护罩的分子排列图!”

王磊的螯爪轻轻触碰防护罩,荧光云团在他指尖散开又迅速合拢,触须传来温暖的振动感——与第四百五十六章记忆锚定图腾时的“团圆波”频率完全同步。“粟麦的‘八卦根系’在变粗。”他指向一株之前半枯萎的粟麦,根系的青铜色泽明显加深,根毛数量比灾前增加40%,“触须能‘尝’到土壤里的可溶性硅浓度在上升,比灾前高23%。”

更惊人的发现来自星尘菌的dNA测序。当金敏智将菌液样本注入量子计算机“八卦”系统时,屏幕上的碱基序列突然自动排列成图案:腺嘌呤(A)、胸腺嘧啶(t)、鸟嘌呤(G)、胞嘧啶(c)四种碱基,竟以0.32微米的间距组成了《大同鼎》饕餮纹的“兽面”结构——鼻梁是连续的G-c碱基对,眼窝是A-t重复序列,嘴角的卷曲对应着反向互补链的回文结构。

“这不可能是巧合。”金敏智的外骨骼接触层因数据过载而闪烁红光,她将星尘菌dNA与《大同鼎》的碳硅基因链进行共振测试,匹配度高达91%,“饕餮纹不是装饰,是星尘菌的‘基因图谱’!古人不仅知道这种菌的存在,还把它的遗传信息刻在了鼎上——这是跨星际的‘生物密码’传递!”

三周后的收获日,二号穹顶的粟麦产量不仅恢复,还比灾前增长15%。麦穗的硅含量提升至8.7%,抗倒伏能力增强,磨出的面粉带着淡淡的坚果香。李素站在田垄间,看着王磊的螯爪与张岚的手掌共同握住一束饱满的麦穗,星尘菌的蓝绿色荧光在他们脚下闪烁,与《大同鼎》的饕餮纹遥相呼应。

“实验日志最终版。”李素的数据板在阳光下泛着金光,她用指尖划过屏幕上的结论:“硅晶虫灾不是灾难,是硅壤生态系统的‘自我升级’。改造大蒜分泌的硫化合物激活星尘菌,星尘菌分解硅晶虫为养料,同时其dNA中的饕餮纹序列与《大同鼎》共振,强化了碳硅生命的共生纽带。这不是简单的‘以菌治虫’,而是《齐民要术》‘万物相生’理念的星际验证——文明与自然,碳基与硅基,本就该在相互滋养中共同进化。”

诸葛青阳的环首刀轻轻砍断一束粟麦,麦穗落下时,星尘菌的荧光在麦秆断口处形成短暂的“光雾”,像为新生的作物祝福。他想起道器之墟出土的一块汉代瓦当,上面刻着“五谷丰登”四个字,瓦当边缘的昆虫纹饰,此刻看来竟与硅晶虫的形态惊人相似。

“古人早就懂了。”他轻声说,环首刀的青铜刀柄与粟麦的青铜色泽融为一体,“所谓‘天人合一’,不是征服自然,而是成为自然循环的一部分。我们带着地球的种子来到半人马座,不是要复制地球,而是要让地球的智慧,在这里开出新的花。”

夜幕降临时,二号穹顶的粟麦田变成了星海。星尘菌的蓝绿色荧光布满土壤,与《大同鼎》投射的红色“福”字、绿色松枝、橙色莲花灯图腾交织,形成碳硅交融的光毯。李素的生物监测仪显示,文明胚胎的蚕丝层上,第一次出现了大蒜叶片与星尘菌的图案,与饕餮纹完美重叠,碳硅基因活性稳定在99%——距离100%的完全激活,只剩最后一步。

CC读书推荐阅读:大唐:从败家开始当地主三国:开局被曹操封护国瑞兽帝王绝宠:不做帝王妃(完结)十月战败,看我李景隆逆风翻盘超神特种兵王中兴之主直播:跟着后辈开开眼通古今:带国家队下场营救大将军啥!那小子竟然不想继承帝位?带着仓库去三国越战的血龙腾中华带着基地回大唐嬴政:东巡假死,皇帝换人了?全家殉国变痴傻,清醒后我权倾朝野!医妃惊世(魅王宠妻:鬼医纨绔妃)红楼:开局定亲秦可卿期待在异世界捡只英灵做妹妹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明骑大明:最狠皇孙,老朱求我别杀了如梦令:明朝三国:摊牌了,我真不是鬼才奉孝南北朝:季汉钢铁王朝三国:刘备接错人,卧龙误入曹营兴唐七界剑皇弘宋,重生赵车神从勃兰登堡到神圣罗马帝国我家武将有数据红楼:争锋太后要逆天:将军请上榻三嫁夫君超宠的大秦:从醉花楼开始签到陨石榜开着外挂闯三国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送我和亲?岳父我太想当皇帝了闺秀之媚骨生香天下抗战之召唤千军乾隆朝的造反日常大晋皇族大明寒士秦昊是什么小说响马领主:我能抽取骑砍兵种树!大明:我,崇祯皇帝,誓不上煤山布衣:打猎当上土皇帝,不爽就造反决战朝鲜一品农妃
CC读书搜藏榜:西辽崛起:封死欧洲中世纪水浒汉窝囊废因为他们缺个好哥哥超神全能兵王回到三国做强者贞观造盛世东晋:从谢道韫咏絮开始无敌赘婿:只想咸鱼的我被迫营业逍遥世子爷猛卒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李炎道魂最强特种兵之龙王小军阀神话三国:我的词条无限提升驻马太行侧大唐:从败家开始当地主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三国:我是曹操外孙从勃兰登堡到神圣罗马帝国虚构三国系统:穿越,我用加特林反清复明帝国之鹰大唐:爱卿,您就出山吧!乱世边城一小兵男穿女:纯爷们后宫杀到头皮发麻烽火之烈焰兵锋新书开局盘点十大武将大明万户侯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最强夫婿,女帝终于翻身了!历史:刷视频吐槽历朝历代我的后宫个个是人才汉末新玄德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白泽府除妖记大安狂婿大秦从抽卡系统开始白衣钟离传半缘修道半缘君(GL)最强狼兵血脉撒满世界倾世桃花之凤凰劫【完结】萌宝:咱家狐仙是情兽我以帝魂镇国运我都快成仙了,你说让我当太子?重生之大鄫皇子重生水浒我是西门庆穿越之农家医媳明末最强走私犯无限电影世界掠夺
CC读书最新小说:大周皇商三国:玄行天下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我在水浒:开局召唤韦一笑水浒新梦神州明夷录社畜穿越:靠摆烂当侯,卷王老爹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黄天当道之黄巾风云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凉州雪:徐骁风云录月照寒襟浮世离歌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烽火诸侯:春秋与战国割据势力的小透明是千古一帝?重生杨家六郎,看我如何逆天改命三国:大汉第一毒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衙役凌云志掠夺气血之黄巾战场大明:马皇后护孙,太子爷造反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三岁觉醒学习系统,读书科举做官我的发小是朱元璋九两金乡野奇途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这金手指?灵言催眠为所欲为水浒:从二龙山开始聚义被书童告抢功名,我琴棋书画打脸大宋闲医反贼大明MC系统李二废我太子,我请大唐赴死!大秦:朕让你修长城,你造高达?红楼新君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文明火种重生:穿越明末日本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锦衣异世录之铁血锦衣卫原始时代的崛起之路千年一瞬白发如月汉阙惊澜反清复华,成为日不落帝国从死囚到统帅大楚风云传悍卒!从壮丁开始逐鹿中原穿越成朱棣,反对分封直言要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