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人计划”的成功,如同一剂最猛烈的催化剂,注入了群星王国这台高速运转的战争与工业机器之中。
在接下来的半年里,这个以搜刮幸存者为核心的庞大计划,展现出了令人生畏的恐怖效率。
十支“牧羊犬”特遣队,只是第一批次的先锋。
很快,随着工业区的产能进一步爆发,第二批、第三批,总计三十支装备更加精良、人员更加齐备的特遣队,如同一张无边无际的巨网,被撒向了这片广袤的异星大陆。
他们的搜索范围,从最初的一千公里,扩展到了三千公里,甚至更远。
他们穿越了哀嚎的森林,跨过了咆哮的江河,翻越了险峻的山脉,甚至踏足了被辐射笼罩的死亡戈壁。
国王的意志,如同悬在他们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驱使着他们永不停歇。
而这颗星球上,散落的人口之多,也远超林风最初的预料。
在距离承天之都西南方向约两千五百公里的一处巨大盆地中,坐落着一个名为“钢铁之城”的幸存者据点。
这里的幸存者,与“哭泣森林”里那些手无寸铁的白领和明星截然不同。
他们是“大转移”前,一个重型工业城市的居民。其中,有大量的工程师、技术工人、退伍军人。
凭借着城市原有的工业基础和居民强悍的动手能力,他们在“大转移”后的短短半年内,就建立起了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城市”。
他们修复了部分工厂,能够生产简陋的武器、车辆和生活用品。
他们用钢筋混凝土和铁丝网,建立起了高大的围墙。他们甚至还拥有一个由数千名武装人员组成的“城市护卫队”。
“钢铁之城”的领袖,是一个名叫“周铁山”工厂厂长。
他为人刚毅、果决,颇有威望。
当“牧羊犬十五号”特遣队,在付出了两辆“猎手”突击车和十几名士兵受伤的代价,强行突破了“钢铁之城”的外围防线,出现在周铁山面前时,他并没有像其他幸存者那样,立刻跪地臣服。
“我们有自己的城市,有自己的秩序。我们不需要任何人的‘拯救’。”
周铁山站在高高的城墙上,手持着一把老旧的步枪,对着下方如同钢铁巨兽般的“冰原狼”坦克,发出了自己的怒吼。
他的身后,是数千名手持着自制武器,眼神坚毅的市民。
十五号特遣队的队长,是一名在战斗中以悍不畏死着称的军官,名叫“屠夫”。
他看着城墙上那些严阵以待的人,脸上露出了残忍的笑容。
他没有多余的废话,只是下达了一个简单的命令。
“‘雷神’,准备。目标,城墙。三轮急速射,让他们感受一下,什么叫王国的‘善意’。”
三分钟后,伴随着撕裂天空的尖啸,三枚“雷神-b型”自行榴弹炮的炮弹,拖着长长的尾焰,从数十公里外精准地砸在了“钢铁之城”引以为傲的城墙上。
“轰!轰!轰!”
地动山摇。
足以抵御数吨重怪物撞击的钢筋混凝土城墙,在“雷神”的面前,如同沙滩上堆砌的城堡,瞬间被炸得粉碎。
巨大的冲击波,将城墙上的守卫掀飞了出去,周铁山也被气浪冲倒在地,摔得头破血流。
他挣扎着爬起来,看到的,是让他肝胆俱裂的一幕。
城墙,没了。
一个宽达百米的巨大缺口,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而缺口之外,是十二辆“冰原狼”主战坦克,黑洞洞的炮口,正缓缓抬起,对准了城内。
绝望,瞬间笼罩了整座“钢铁之城”。
他们引以为傲的武力,在这些天外来客般的军队面前,脆弱得像个笑话。
“教化专员现在可以开始你的工作了。”屠夫的声音,通过扩音器,冷冷地传遍了全城。
巨大的全息光幕,在“钢铁之城”的上空展开。
当承天之都的繁华,与阅兵式的盛况,特别是如同山脉般碾压而过的“玄武”坦克方阵出现时,“钢铁之城”的居民们,彻底崩溃了。
他们终于明白,自己面对的,根本不是一个维度的存在。
周铁山瘫坐在地,手中的步枪滑落在旁。他看着光幕中那个被万民跪拜的年轻国王,眼中只剩下无尽的苦涩与敬畏。
最终,“钢铁之城”三万七千名居民,全部选择了归降。
他们被整体迁移,他们的技术和劳动力,为王国的工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强劲的血液。
而周铁山,这位曾经的“城主”,在经过“思想教育”后,凭借其出色的管理能力,成为了王大锤手下一座新建的特种钢冶炼厂的厂长。
除了“钢铁之城”这样的硬骨头,搜救队也发现了许多其他类型的幸存者。
在东部的一片巨大沼泽地深处,坐落着一个被幸存者们称为“蜂巢”的聚集地。
这里是一所蓝星顶尖大学的生命科学院,连同整栋实验大楼和数百名教授、研究员、学生,一同被转移了过来。
他们没有强大的武力,但他们拥有远超常人的知识。
他们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分析异星的植物和菌类,培育出了能适应这里环境的高产农作物。
他们改造了实验设备,制造出了简易的抗生素和药物。
他们甚至利用基因编辑技术,驯化了几种沼泽中的小型生物,作为蛋白质的来源。
当“牧羊犬二十一号”特遣队找到他们时,迎接他们的,不是枪炮,而是一个由十几个白发苍苍的老教授组成的“学术委员会”。
为首的是国际知名的生物学家,陈静之院士。
“我们已经观察你们很久了。”陈静之教授扶了扶眼镜,平静地看着眼前的军官:“从你们的装备、行动模式和后勤补给来看,你们背后,必然有一个拥有极高组织度和工业水平的文明实体。”
“我们想知道,你们的领袖,是如何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做到这一切的?这不符合任何已知的社会发展学规律。”
“你们的发展速度实在是太快了。”
面对这些求知欲旺盛到甚至有些“不知死活”的学者,特遣队队长一时竟不知如何应对。
最终,是随队的教化专员,给出了答案。
他没有播放宣传片,而是直接连接了承天之都的内部网络,为这些教授们,进行了一场远程的“学术报告”。
报告的主讲人,是苏晚晴。
她用最简洁、最理性的语言,向这些学者们,展示了王国的科技水平。
从能源核心,到材料科学的突破,再到念动力在工业制造中的应用……
每展示一项,都让“蜂巢”里的学者们,陷入更深一度的震撼。
当苏晚晴最后总结道:“这一切,都源于我们的国王,林风陛下。他的智慧,超越了这个时代,甚至超越了我们已知的任何文明。你们可以理解为,他,就是我们这个文明的‘第一推动力’。”
所有的学者,都沉默了。
他们无法理解“念动力”这种唯心的力量,但他们能看懂这些实实在在的科技成果。
他们明白,自己这些人引以为傲的知识,在那个男人的面前,或许真的不值一提。
最终,陈静之教授代表“蜂巢”一千三百多名科研人员,提出了归附的唯一条件。
“我们希望,能加入你们的科学院。我们希望,能亲眼见证,并参与到这个伟大的文明进程中。”
这个请求,被欣然应允。
这些顶级学者的加入,让王国的科研体系,得到了一次质的飞跃。
就这样,只是短时间内,王国的人口已经突破到了三十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