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城的这一夜,注定是漫长而悲凉的。
李显忠独自登上城头,望着北方的天空,心里满是不甘 —— 若不是邵宏渊的权欲熏心,若不是他无法约束其部下临阵脱逃,若不是自己的轻敌冒进,何至于落到如此境地?
自岳元帅之后,数十年来朝廷北伐的首次大捷,刚刚光复的三城,恐怕顷刻间就毁于一旦,北伐大业,也再次陷入了困境。
翌日,城外,纥石烈志宁接到了昨夜宋军内乱、部下纷纷逃遁的消息,他站在高台上,望着宿州城的方向,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传我军令!各部饱食一顿,一个时辰后,全力攻城,拿下宿州!” 金军士兵们摩拳擦掌,欢呼雀跃,准备迎接最后的胜利。
宿州城的清晨,没有一丝微风,盛夏的烈日尚未完全升起,空气已闷热得让人窒息。
城外的金军大营内,号角声刺破天际,数万金军士兵分成三队如潮水般轮流涌向城墙,云梯、撞车、鹅车等攻城器械一字排开,黑压压的人影在黄土上蠕动,马蹄声、呐喊声、器械碰撞声交织在一起,震得宿州城墙都在微微颤抖。
纥石烈志宁骑着战马,站在离城三里的高台上,黑色山文甲在晨光中泛着冷光,他亲自督战,眼神锐利如刀,死死盯着李显忠把守的宿州城头。
“攻城!拿下宿州,先登者赏千金!拿下李显忠者赏万金,封万户,世袭蒙安!” 金军将领高声呐喊,士兵们受到鼓舞,个个红着眼睛,扛着云梯冲向城墙。
城头上,李显忠身披布满刀痕的厚重铠甲,甲胄上的血痂与汗水混合在一起,黏腻地贴在身上,他的宝刀早已卷刃,刃口崩裂了数道缺口,却依旧紧握在手中。
身边的数千残兵,个个疲惫不堪,眼眶通红,有的士兵手臂被烧伤,有的腿上带着箭伤,却都咬着牙,握着兵器,死死盯着城下的金军。
“弟兄们!死守城墙!绝不让金狗踏入宿州一步!” 李显忠声嘶力竭地呐喊,声音因连日苦战而沙哑异常,却依旧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他挥舞着卷刃的宝刀,斩杀一名攀上城头的金军士兵,鲜血溅在他的脸上,与汗水混合在一起,更添狰狞。
金军的攻势异常猛烈,云梯如雨后春笋般架在城墙上,士兵们像蚂蚁一样疯狂攀爬。
宋军士兵们奋力抵抗,滚木、礌石、火油源源不断地从城头扔下,砸得金军士兵惨叫着坠落,火油点燃后,城墙下一片火海,烧焦的皮肉气味弥漫在空气中,令人作呕。
可金军士兵悍不畏死,前仆后继地冲锋,一波倒下,另一波又立刻补上,城墙上的宋军士兵渐渐体力不支,防守的缺口越来越大。
“将军!东北角失守!金军已经登上城墙了!” 一名士兵踉跄着跑来禀报,身上插着一支箭,鲜血正顺着衣襟往下淌。
李显忠转头望去,只见城东北角的城墙上,二十多名金军士兵已经攀上城头,挥舞着弯刀,斩杀着身边的宋军士兵,硬生生的占据了一块立足之地。
那里的城下有更多的金军士兵正顺着云梯往上爬,形势危急。
“跟我来!” 李显忠怒吼一声,转身朝着东北角冲去。
他看到身边一名士兵手中握着一把沉重的大斧,立刻夺了过来:“借你兵器一用!”
大斧重达数十斤,李显忠却挥舞得虎虎生风。
他冲到登城的金军面前,一斧劈下,一名金军士兵躲闪不及,被劈成两半,鲜血和内脏溅满城墙。
“杀!” 他如一尊战神下凡,在城头上左冲右突,大斧所到之处,金军士兵纷纷溃散,头颅、残肢滚落城下。
宋军士兵们看到主将如此勇武,士气大振,纷纷跟在他身后,朝着登城的金军发起反击。
激战半个时辰后,登城的金军终于被全部斩杀,城墙东北角的危机暂时解除。
可李显忠刚喘了口气,就看到城下的金军再次发起猛攻,撞车撞击城门的声响震耳欲聋,城门已经出现了一道裂缝。
“火油!把火油倒下去!” 李显忠高声喊道。
士兵们立刻搬来火油桶,顺着城门缝隙往下倒,然后点燃火把扔下去,火焰瞬间窜起,将撞车烧得噼啪作响,金军士兵们惨叫着后退。
这场攻防战从清晨一直持续到午后,宋军士兵们已经连续作战数个时辰,滴水未进,粒米未沾,个个疲惫得快要倒下。
可金军的攻势依旧没有减弱,城墙上的尸体越堆越多,宋军士兵的伤亡也在不断增加。
羊马墙内,金军士兵的尸体已经堆积如山,几乎已经将羊马墙填平,后面的金军士兵踩着同伴的尸体,直接冲到城墙下,搭起云梯攀爬。
“杀!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 一名宋军老兵嘶吼着,挥舞着断剑,冲向一名金军士兵,两人扭打在一起,双双从城墙上坠落。
李显忠握着大斧,手臂已经酸痛得抬不起来,虎口被震裂,鲜血顺着斧柄往下淌。
他看到身边的士兵越来越少,守城物资却源源不断的被送上城墙,只能下令:“把所有能用的东西都给我扔下去!木料、砖石、火油、金汁,只要能砸人的、伤人的,都统统给我扔下去!”
士兵们立刻行动起来,将城头上的木料、火油甚至破损的云梯都像不要钱一样的纷纷扔了下去,城下的金军士兵被砸得头破血流,惨叫连连。
随着一根火把坠地,城墙下瞬间燃起熊熊火焰。
纥石烈志宁站在高台上,看着城头上浴血奋战的李显忠,脸上露出一丝敬佩,却也带着一丝无奈。
他没想到,李显忠就算只剩下这数千残兵,竟然还能抵抗得如此顽强。
金军已经伤亡了近万人,却依旧无法攻破宿州城,再打下去,只会徒增伤亡。
“鸣金收兵!” 纥石烈志宁沉声下令。
金军的号角声响起,攻城的士兵们如蒙大赦,纷纷后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