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纥石烈志宁的大军都是精锐,与萧琦、蒲察徒穆之流不同!” 括里急切地说,
“他此次带来的,有金国的射雕军、拐子马,战力极强,咱们必须做好准备,加固城防,等待援军,不可贸然出战!”
李显忠摆了摆手,打断他的话:“不必多言!我军士气正盛,正好趁纥石烈志宁立足未稳,给他一个迎头痛击,让他知道我大宋的厉害!”
他根本没有将括里的提醒放在心上,依旧下令大军进行休整,准备择日北上攻打徐州等地。
括里看着李显忠自信的模样,心里满是担忧,却也无可奈何。
显然,李显忠已经被接连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听不进他的任何劝告,但他的直觉告诉他,一场巨大的危机,正在悄然逼近。
此时,宿州城外五十里处,纥石烈志宁率领五万精锐金军,正在扎营。
他站在高台上,望着宿州的方向,眼神锐利如刀。
“据溃兵和探马回报,李显忠连克三城,已然轻敌,宋军内部又因功劳分配产生矛盾,这正是咱们反击的好时机!” 纥石烈志宁对着身边的将领们道,
“传我军令,全军休整一日,明日凌晨,突袭宿州,一举歼灭宋军!”
金军将领们齐声应诺,眼里满是兴奋。
他们早已憋了一肚子气,灵璧、虹县、宿州的接连失守,让金国颜面尽失,如今终于有了反击的机会,个个摩拳擦掌,准备与宋军一战。
宿州城内,宋军士兵们还在享受着胜利的果实,丝毫没有察觉到,一场灭顶之灾即将来临。
李显忠的轻敌,邵宏渊的掣肘,宋军内部的分裂,都为纥石烈志宁的反击创造了绝佳的条件。
夜色渐深,宿州城的灯火依旧明亮,却不知,这明亮的灯火,即将被战火吞噬。
宿州城外的盛夏,烈日如火,烤得黄土官道泛起热浪,空气沉闷得让人喘不过气。
纥石烈志宁率领五万精锐金军抵达宿州近郊时,并未急于攻城,而是在离城十里处扎下大营,中军大帐内,舆图上的宿州城被红笔圈出,四周标注着密密麻麻的兵力部署记号。
“传我军令!” 纥石烈志宁身着玄色山文甲,指尖划过舆图西侧,
“令一千士兵,多树旌旗,遍插郊野,白日擂鼓呐喊,夜间举火造势,故作主力攻城之态,牵制宋军注意力!”
“遵令!” 副将躬身应诺。
“再令三猛安兵力,进驻城南十里的柳林坡,构筑鹿砦,阻断宋军向南突围之路。”
他手指移向城南,语气沉稳,“本帅自领两万大军,驻扎在东南方向的埇桥附近,截断宋军通往虹县、灵璧的归途,待其疲敝,再一举合围!”
金军将士们立刻行动起来。
城西很快竖起密密麻麻的旌旗,绵延数里,鼓声震天,呐喊声此起彼伏,远远望去,仿佛有数万大军集结。
城南的柳林坡,士兵们砍伐树木,挖掘壕沟,鹿砦迅速成型,寒光闪闪的矛头从鹿砦缝隙中探出。
东南的埇桥附近,大营连绵,炊烟袅袅,骑兵们每日巡逻,封锁了所有通往灵璧、虹县两城的官道。
而在灵璧以南的宋军中军大营内,盛夏的暑气蒸腾,营内杨柳低垂,蝉鸣聒噪,却掩不住中军大帐内的肃穆。
北伐元帅张浚身着绯色帅袍,须发虽已染霜,眼神却依旧锐利如鹰,他刚在案上圈定完北伐下一步 “直趋徐州、联动辛弃疾义军” 的作战计划,案头还摊着未及批示的文案、粮册,墨迹尚新。
“元帅,前线最新急报。” 幕僚轻步走入,手中捧着一叠书信,神色凝重,
“这是李显忠将军送来的陈诉,言邵宏渊将军拒绝受其节制,麾下将士拒不配合调遣,宿州粮草分配纠纷已闹至军心浮动;另有斥候回报,金帅纥石烈志宁亲率大军南下,已在宿州东南埇桥附近扎营,切断了灵璧、虹县与宿州的官道联系,三城互成掎角之势已破。”
张浚接过书信,逐一看罢,眉头愈发紧锁。
他将书信重重拍在案上,指尖摩挲着舆图上宿州、灵璧、虹县的连线 —— 那道原本畅通的战线,如今已被纥石烈志宁的大军硬生生截断,像一根被掐住的咽喉。
“李显忠勇则勇矣,却不善调和;邵宏渊恃旧功而骄,格局狭隘。” 张浚低声自语,语气中满是焦虑。
他深知这两位将领的症结:李显忠陕西将门出身,战功赫赫,声望日隆,行事刚直;邵宏渊乃韩世忠旧部,自恃宿将,耻居人下,此前虹县之功多赖劝降,宿州大捷又落在李显忠之后,心中怨怼早已根深蒂固。
此前他虽已下旨令邵宏渊受李显忠节制,却收到邵宏渊的回书,措辞强硬,直言 “同是主将,何必强分主次”,而他为顾全大局,暂未深究,如今看来,这矛盾已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
“元帅,纥石烈志宁素有谋略,如今切断三城联系,摆明了是要孤立宿州,专攻李、邵二将军。” 幕僚忧心忡忡,
“二人若不能同心协力,宿州城危矣!一旦宿州失守,灵璧、虹县必受牵连,北伐前功尽弃!”
张浚走到舆图前,目光落在宿州的位置,指尖重重一点。
他久历沙场,深知将帅不和乃兵家大忌,更何况面对的是纥石烈志宁这样的劲敌 —— 那是完颜宗弼(金兀术)最器重的爱婿,智勇双全,当年在陕西与吴璘大军周旋,从无败绩。
如今金军主力已聚,宋军却内部分裂,宿州城数万兵马看似强盛,实则一盘散沙,若纥石烈志宁此时发起猛攻,后果不堪设想。
他沉吟片刻,目光扫过帐外的烈日,心中已有决断。
“来人!” 张浚转身,语气坚决,“本帅即刻草拟急函,送予宿州李显忠、邵宏渊二将所在!”
亲兵取来宣纸、狼毫,张浚提笔蘸墨,手腕沉稳,笔锋遒劲。
“近闻盛夏酷暑,将士征戍日久,疲惫不堪,恐难久战。今命李显忠、邵宏渊速率所部班师,撤至淮河以南与中军合兵休整;灵璧、虹县、宿州三城,各留一万守军,加固城防,严守关隘,待大军休整完毕,再图北伐。切切此令,违令者军法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