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岩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站起来,:“感谢族长,感谢各位同仁的支持:
今日站在这里,我李岩心中百感交集。蒙诸位错爱,推举我为大同党党魁,这份信任重逾泰山,我既感荣幸,更知责任千钧。
回望过往,我曾见证过黎民疾苦,目睹过山河破碎。正因如此,当我知晓大同党 “天下大同,苍生安康,公平、平等、民主” 的宗旨时,便深知这是值得我倾尽一生去追寻的理想。大同,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让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愿景,是我们每个大同党人心中最炽热的期盼。
如今,我接过这副担子,不敢有丝毫懈怠。未来,我将与诸位一道,秉持三大信念前行。
其一,以民为本。百姓是江山的根基,我们要时刻倾听百姓的呼声,解决他们的急难愁盼。无论是田亩赋税的合理调整,还是市集商贸的有序发展,亦或是孩童教化、老者赡养,都要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让每一位乡亲都能过上安稳日子,这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其二,坚守公道。大同之要义,在于公平正义。我们要革除积弊,让律法面前人人平等,不让权贵肆意妄为,不让弱小遭受欺凌。为官者当清正廉洁,处事者当公正无私,唯有如此,才能赢得百姓的真心拥护。
其三,聚力前行。个人的力量有限,集体的力量无穷。大同党的事业,不是我一个人的事业,而是在座每一位,乃至天下有志之士共同的事业。我希望大家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分彼此,不计得失,为了共同的理想携手奋进。
我知道,前行的道路上必然充满荆棘,会有诸多挑战。但我李岩在此立誓,必将以赤诚之心对待党和百姓,以坚韧之志克服艰难险阻。我不敢说自己有经天纬地之才,但我有一颗为苍生谋福祉的决心。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让我们携手并肩,以今日为新的起点,一步一个脚印,向着大同之境稳步前行。我坚信,只要我们同心同德,众志成城,终有一天,我们定能实现那 “老有所安,幼有所教,百姓和乐,天下太平” 的大同盛世!
谢谢大家!”
李岩的一同演讲完毕,全场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十七岁中举,才学不是盖的,在选举中李岩的得票高过赵月思,仅次于程贵,初来乍到就能得到如此高的投票,说明功名在人们心中的认可度是相当高,李岩若是再做出一些成绩,声望盖过我也不是不可能的,当然我也是乐见其成,省得我整天操心劳神,只要他以后得政见不偏离大同党的宗旨,我就会不遗余力地支持他。
见掌声终于停息,我笑着对李岩道:“李党魁,大同党是初建,事情还是千头万绪,当务之急就是要把基层组织建起来,让每个基层都能尽快过上组织生活,人手要是紧张,你看到哪个部门清闲,你就可以调哪个部门的人给你帮忙,”李岩也是连连称是,一改以往的颓废,变得意气风发。
往上就在招贤楼的宴会厅,镇衙宴请了这次过来开会的党员,作为一把手也要建立自己的群众基础,向大家推销自己的执政理念,每一桌都有我的熟人,我到每一桌敬酒都要忆苦思甜一番,再给大家画一个更大的饼。一个团队的未来有无限可能的时候,大家跟着你觉得前程似锦,那这个团队才是最有战斗力的。
年关将近,家家户户都忙着过年,安北镇的街道变得异常热闹起来,繁荣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危机,镇衙后面的十几个小院,都住着大同部落的高层,每家门口都有三三两两的人提着大包小包,很多人不是想着提高自身的能力,总是习惯性的投机钻营,大同部落刚刚起步,稍有不慎就会走向大明的老路,腊月二十六这天,本想提前下衙,到家里陪陪走路都费劲的徐念娇,当听她说到,厨娘上街买菜,小商小贩好像东西不要钱一样往她篮子里塞,偶尔和小梅去逛珠宝店,绸缎庄,掌柜的都是收点钱意思一下,徐念娇和小梅说的眉飞色舞,我的脸色就越来越沉,人们总是不择手段地攀附权贵,还自认为这是清明。要是不尽快治住这股歪风,大同部落就进入灭亡倒计时了,
腊月二十七是年前最后一天上衙,卯时就召开了长老会,等人都到齐了,大家都大眼瞪小眼,不知道都是最后一天上班了还召开长老会干嘛,我也没让大家等的太久,轻咳一声就说道:
各位长老:
今日召集大伙来开这个长老会,心里头实在不是滋味。眼下已到腊月二十七,再过几日便是新年,本应是大伙齐心协力筹备年节、规划来年的时节,可近来部落里请客送礼之风愈演愈烈,这股歪风邪气若不及时刹住,迟早要坏了咱们大同部落的根基。
想当初咱们拉起这支队伍,图的是什么?是让弟兄们能有口饱饭吃,能有个安稳去处,是要在这乱世之中闯出一片朗朗乾坤。可看看现在,有些人把心思全用在了请客送礼上。为了个小差事,提着酒肉往管事家里钻;为了多分点过冬的粮草,变着法子给头领塞东西。长此以往,那些踏实干活、一心为部落的人该怎么想?他们会觉得,再怎么卖力也比不上人家送礼送得勤,心里的火气一旦憋久了,部落的人心可就散了!
咱们部落的粮草、衣物,哪一样不是弟兄们用血汗换来的?是地里刨出来的,是战场上拼出来的,不是大风刮来的!可现在,这些东西却成了送礼的筹码,多少粮食被浪费在宴席上,多少布料被用来打点关系。这不是在败家业吗?今年冬天本就难熬,东边的建奴虎视眈眈,南边的官军也没闲着,咱们要是把家底都耗在这些虚礼上,开春之后拿什么去囤粮、去练兵?真到了危急关头,谁会因为收过咱们的礼就来搭救?到头来,丢了性命、散了部落的,还是咱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