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当年相亲时的情景,贾东旭心中感慨万千。
那时第一眼见到秦淮茹,他就动了心。
可后来得知,秦淮茹因为兄长的缘故选择他人,这成了他心底永远的遗憾。
“东旭,又是去买点心吗?”秦淮茹皱眉道,“咱们家哪需要这些,太浪费了。”
贾东旭低着头,不愿多说。
他最怕和秦淮茹单独相处,总觉得尴尬。
“你哥醒了没?”秦淮茹随口问,“昨天我和雪茹商量,准备把楼上的生意都交由言乐负责。
建设总算顾念亲情了,我也想趁机找他说说这事。”
“他正睡午觉,你千万别吵醒他。”贾东旭提醒道。
秦淮茹点头后径直进门。
望着她的背影,贾东旭心里莫名烦闷,抬手狠狠砸向身旁的大树。
“你这是怎么了?”阎埠贵端着一盆茉莉花路过,“东旭,你不会也在学拳击吧?”
贾东旭抹了抹眼角,勉强挤出一丝笑容,“三大爷,我是真想练练。”
阎埠贵摇头叹气,“你这样可不行,这树可是难得的好品种啊!”
阎埠贵嘀咕了一声,随后迈步进了大门。
他心中暗想,这父子俩脑子不清醒,难怪难成大器。
若不是靠李建设扭转局势,哪会有如今的好光景。
贾东旭急忙擦干眼泪,拎着篮子匆匆离去,心中满是疑惑。
棒梗不在店里值守,跑来这里练拳,这不是有毛病吗?比起自己,真是差远了。
雪花纷飞,北风呼啸,天地间一片苍茫。
一剪寒梅傲然立于雪中,只为那人在远方闻其芬芳。
爱我所爱,无怨无悔,此情长留心间……
李建设刚写下《一剪梅》,却忽然将其揉成一团丢弃,他不确定这首歌是否已问世,便暂且作罢。
最终,他决定创作一首禁歌《私奔》。
虽然这首歌本身并无问题,但唱法略显另类,不符合当下以歌颂为主的缓慢节奏风格。
而《私奔》则带着些许追求自由的意味,此时唱出未免过早,束缚的思想一时难以解脱。
不过这并不影响它与蔡晓光即将拍摄的三嫁私奔电影主题曲相契合,之前的约定依然适用。
于是,李建设打算推出一首单曲,只要销量好,同样能盈利。
他随即盘腿坐在床上,埋头写歌。
槐花拾起被丢弃的纸团,发现里面写着《一剪梅》,顿时感到十分欣赏。
“叔叔,这些词写得真好,比我爸写的诗强多了,怎么就扔掉了?”
“槐花,《一剪梅》太过悲伤,我担心你父亲看了会落泪。”
李建设随口答道,随后继续投入创作。
“哦。”槐花点点头,又提醒道,“叔叔,下午茶准备送来了。”
“嗯,你拿一些进去就行。”李建设头也不抬,刚睡醒,正进入最佳状态。
槐花悄然离开唐艳玲的厢房,在门口又停下脚步。
她虽住在同一院内,却是耳房,条件自然不如三合一的厢房舒适,更别说还有股份分红了。
槐花转身进了屋,轻手轻脚地关上门。
李建设听见脚步声抬头一看:“咦,你怎么又回来了?”
“叔叔,我给您捶捶腿吧,现在也没别的事做,我爸去拿点心了,一时半会儿回不来。”
槐花走到旁边趴下,本来想揉肩的,但看到叔叔正专注地写东西。
“嗯,你比小当懂事多了。”
李建设笑了笑,继续专注于自己的工作,他正在调整配乐,可不想被打扰。
槐花没有说话,默默地开始按摩他的双腿。
许久,李建设放下笔伸了个懒腰:“搞定啦,回头让人联系录音棚,我去录完就能出磁带,再托关系送到电台播放。”
不过别指望会有多少销量,毕竟收录机还不普遍,价格也高得吓人。
但这首歌肯定会在年轻人中间传开,定会风靡一时。
“叔叔,您写完了?让我给您按按肩膀吧。”
槐花从秦京茹那里学来的这一招,显然是个讨好的好方法。
“好啊!”
李建设欣然接受,槐花用力给他按摩了一阵。
最后拍拍她的脸蛋,总觉得这孩子心思不简单。
“叔叔。”
槐花眨巴着大眼睛,水汪汪的。
“换季了,去买套新衣服吧。”
李建设随手拿出一百块钱,打发她走了。
“谢谢叔叔!”
槐花拿着钱,既开心又失落,她觉得自己并不比唐艳玲差啊。
……
“慧芝,总觉得这账有些不对劲。”
贺永强在商场里查看货物,发现存货少了,可收入却不理想。
“怎么会呢?不是生意挺好的吗?货都卖得差不多了,我还打算这几天去补货呢。”
徐慧芝和贺永强轮流守店,赚的钱虽然不多,但花起来倒也自在。
“不对不对,箱子里根本没钱。”
夫妻俩赶紧核对账目,粗略一算,这个月的营业额甚至比上个月还要低,可卖出的货却多了不少。
“永强,你是不是在外面养小三了?告诉你啊,你那身体可不行,别想着学我建设哥。”
徐慧芝顿时紧张起来,这么大年纪还担心被辞退。
“我学什么呀,您也知道我,有心无力。
慧芝,我跟你谈正事,货款到哪去了?”
贺永强满脑子疑惑,难道大白天撞见鬼了?
隔壁店里,棒梗也在核对营业额,皱眉道:“奶奶,这些钱不对劲!”
“怎么不对了?”
贾张氏目光有些闪烁,之前吃过亏,把积蓄交给东旭后全没了。
如今学乖了,每天悄悄存点私房钱,存银行还有利息。
“确实不对,咱们家卖了不少货,可赚的钱跟上个月差不多。”
棒梗感到困惑,还以为赚够了钱就能重新追求唐艳玲。
李叔的老婆那么多,应该不至于纠缠不清吧。
再说,唐艳玲没生孩子,他并不介意,说不定还是个 ** 呢。
李叔都五十多岁了,应该不行了吧。
“奶奶,货明明在这儿。”
贾张氏每日查点货物,发现数量不断增长,肯定是从外面带回来的。
“奶奶,是你……”
棒梗恍然大悟,原来是奶奶偷钱,这简直是太不像话了,怎么能偷自家的钱呢。
他立刻沉下脸去找妈妈告状,至于爸爸,也是个偷钱的,说了也没用。
“妈,我不让奶奶继续看店了,她偷钱……”
“什么?真偷了吗?”
陈碧华每月有两百块工资,是建设哥的关照,她没告诉家人,把钱存起来给小儿子娶妻养老,至于棒梗,她已顾不上了。
“真偷了,妈,要不让她搬回老宅一个人住吧,她既帮不上忙,又吃得多。”
棒梗对奶奶的不满由来已久,完全不懂做生意。
“棒梗,这话你别再说了,她是婆婆,我做不了主,也不能不孝顺。”
陈碧华不想掺和此事,只要贾张氏不来找她要钱,能自己养活自己就很好了。
棒梗无奈,只好回去自己想办法。
“奶奶,以后您就别再守店了,您没读过书,连账都不会算,继续这样下去,不如把店租出去划算。”
“棒梗,你是想赶我走吗?你这样做还算个人吗?我要去找你李叔告状,让他教训你!”说着便哭了起来。
贾张氏抹着眼泪走了。
她平时可以和别人争吵,甚至常责备贾东旭,却从未舍得责骂棒梗,也不愿在外人面前丢丑。
“走也好,李叔肯定帮我,就像当年帮我爸一样。”
棒梗喃喃自语,他曾被人抢走机会,但他比父亲更有决心,决心要把失去的夺回来。
“拉娣,你先让人按这个图纸搭个框架,对,就这样……”
李建设正给梁拉娣讲解新发明,忽然听到贾张氏痛哭着来找他。
“李建设,呜呜……棒梗要赶我走。”
“棒梗要赶你走?怎么回事?”
李建设一脸疑惑,棒梗和贾张氏一起开店不是挺和谐吗?
梁拉娣也说:“贾张氏,那店又不是棒梗的,他凭什么赶你走?”
梁拉娣和贾张氏曾是同事,在轧钢厂二车间工作时,贾张氏也是位勤劳的工人。
贾东旭忙插话:“妈,棒梗下午还在外面练拳呢,怎么会突然闹起来?”
“李建设,东旭,棒梗说我没文化……呜呜。”
贾张氏已年过七旬,满头白发,哭得梨花带雨,竟让人心生怜悯。
“奶奶,要是真要走,也应该是棒梗走,他根本不会经营,拿着店铺也赚不到钱。”
槐花也在场,家中买店铺时她也出了钱,却没分到权益,心里很是不满。
“李建设,你一定要替我主持公道!”
过去贾张氏遇事总爱找院里的老大爷,但近来却习惯性地找李建设。
“唉!这是你们家内部的事啊!不过棒梗确实做得不对,孝敬长辈、和睦邻里一直是我们的传统,即使大家都搬走了,也不能丢掉这些美德。”
李建设思索片刻,又说道:“东旭,这事你来处理吧!店铺的钱你们已经结清,产权在你名下,你有权决定。”
“没错,那铺子是我的。
妈,往后你得给我交租金了,让棒梗自己找活干吧。”
贾东旭也想着存些钱,以后跟着哥哥一起做买卖。
“妈交房租,就把棒梗赶走啦?”
贾张氏又有些舍不得。
“这样吧!”李建设接过话头,“左家庄不是有个水库吗,现在公社解散了,水库要承包出去,你们家去试试吧。”
左家庄靠近城边,以前三大爷家常去换红薯。
东旭小时候还偷偷——不对,是在那里捡到过鱼。
棒梗当过知青,会干活,让他养鱼根本不愁销路,说不定还能赚大钱。
我和东旭还能抽空去钓鱼,自家地方,也方便。”
其实这确实是不错的营生,但前提是要守得住,偷鱼的人太多了,防不胜防。
要想赚钱,就得二十四小时守着水库,养狗护院,与山水相伴。
就算雇人看守也不行,别人还是会偷。
“哥,我觉得这生意不错。”
贾东旭已非从前,见识广了些,再说哥哥一向擅长经商,肯定不会骗人。
“嗯,承包费也不高,你带三大爷一起去,他对那边书记熟悉得很,也让棒梗同去,争取今天就签合同,水库里的鱼就归你们了。
至于你妈,让她回店里照看生意,把身体调养好,咱们都得过好日子。
再说,你有儿有媳,难道还担心养老不成?”
李建设拍拍贾张氏肩膀,自力更生才是正道,养老不能依赖他人。
“哎!还是你李建设好,对我好,对东旭好,还有碧华、小当、槐花,她们都指望着你呢。
只是棒梗不争气,让他去管水库倒是个好主意。”
贾张氏心动了,以后家里不愁吃鱼了。
“行,都是邻居,之前你也常帮秦淮茹,不多说了,你们忙吧。”
李建设挥挥手,他今日的活干完,只等交公粮了,真是叫苦连天!
刚想起人民公社解散后,乡村要振兴,自家的地才有人好好耕种,竞争压力可不小呢。
清晨七点,你家已开始劳作,而我家六点便已出门。
晚间,你家八点才从田间归来吃饭,而我家根本不在外吃晚饭,每餐少一餐,节省下来的粮食用来喂猪。
你撑不垮我,咱们比比,看谁能过得更好。
我家有红星电饭锅,你有吗?
于是,广告词自然浮现:红星电饭锅,通往美好生活!
……
\"棒梗,你怎么又来了?我不是说过别来找我,我不想引起误会。\"
唐艳玲正忙着拨弄算盘,与刘岚一同算账,谁料棒梗竟出现在店里。
\"是啊,棒梗,你也该成家了,找个人好好过日子。\"
刘岚虽这样说,却总觉得棒梗可能成为第二个傻柱,娶妻恐怕不易。
棒梗摇摇头:\"艳玲,看看这份承包合同,我刚刚在左家庄承包了水库,里面有很多鱼呢,我打算大干一场,发一笔财。\"
谁料阎埠贵忽然走进来:\"这是李建设的主意,棒梗今日要把贾张氏赶走……顺便让他出去单干了。\"
\"棒梗,你这样做也太过分了吧!\"
唐艳玲皱眉,她可是个孝顺的孩子,进了李家后,分到的院子都给了父亲和兄嫂居住。
而且每次回家,她都会大包小包地带礼物回去,换来的便是家人的尊重,她很满足。
\"艳玲,你不知道奶奶偷钱的事,她在店里工作,钱都进了自己的口袋。\"
棒梗顾不得太多,他还是在意名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