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南王。
隆武帝的大方让朝中多少官员嫉妒,但细数那位王爷的功绩,恐怕从古至今也没人能够达成。
这位仅仅用了一年多,就打残北周,灭掉南唐。
其中的凶险既有天时地利,也有那位王爷超人的见识,和他那堪比神人的手段。
林笑并没有沾沾自喜。隆武帝此举,既是无上的恩宠,也是一种制衡。
他给了自己至高无上的荣耀和地位,将自己和皇室的利益,更深地捆绑在了一起。
从此以后,他林笑,便是大夏最坚固的藩篱。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半个月后,朝廷派来接管川滇政务的官员,陆续抵达。
所有人都要一起前来觐见林笑,从他手中接过川府两地的大权!
领头的,正是新封的蜀王赵泓。
只是他的身边,还跟着一群哭丧着脸,仿佛被霜打了的茄子一样的老臣。
以王博为首的“教化使团”,明日就要上路了。
在蜀都的将军府,林笑为他们举行了接风宴,而这宴席也是饯行宴。
宴会上,王博等人看着满脸真诚,不停敬酒的赵泓,再看看一旁笑眯眯,不怎么说话的林笑,心里五味杂陈。
他们现在是彻底想明白了。
自己这是被皇帝、蜀王、镇南王这三个人,联手给“请”到这南疆来的。
他们连个屁都不敢放,只能捏着鼻子,接受了这个“光荣”的使命。
交接完所有军政要务,林笑终于可以班师回朝了。
他将川滇的防务,暂时交给了刘不疑,这位猛将,终于如愿以偿,成为统领川滇两府的封疆大吏。
刘不疑对林笑感恩戴德,拍着胸脯保证,一定为大夏守好南大门。
大军凯旋,返回汴梁。
回汴梁的路上,百姓夹道欢迎,欢呼声此起彼伏。
当“镇南王”的旗帜出现在汴梁城外时,整个京城都沸腾了。
隆武帝亲率百官,出城十里相迎,给足了林笑面子。
盛大的欢迎仪式过后,林笑婉拒了皇帝赐下的王府,回到了自己原来的侯爵府。
府邸还是那个府邸,但看门的护卫,已经完全不同了。
他刚一进门,一道倩影便从内院飞奔而出。
“哥!”
林灵一身劲装,英姿飒爽,两个月不见,似乎又长高了一些。
只是她的脸上,除了重逢的喜悦,还带着难以掩饰的懊恼和不甘。
“你可算回来了!”林灵冲上来,给了林笑一个大大的拥抱。
“你也是,海上漂了这么久,辛苦了。”林笑拍了拍她的后背,笑着说道。
兄妹二人,来到书房。
屏退左右,林灵的小脸,一下子就垮了下来。
“哥,对不起。”她低着头,像个做错了事的孩子。
“我……我把唐黎给跟丢了。”
“哦?”林笑眉毛一挑,示意她说下去。
“那个家伙,太狡猾了!”林灵气鼓鼓地说道。
“他的舰队,就像泥鳅一样滑。我追了他一个多月,他不停地用小船队当诱饵,引开我们的主力。”
“我们几次三番都快要堵住他了,可他总能侥幸逃脱。”
“最后,我们一路追到了南边的大海上,那里的岛屿星罗棋布,海图上都没有标注。他钻进了一片岛礁群里,就再也找不到了。”
“我怀疑……他逃去了更南边的吕宋岛,甚至更远的地方。”
林灵越说越气,小拳头攥得紧紧的。
“都怪我!要是我再小心一点,就能把他抓住了!”
“不怪你。”林笑摇了摇头,安慰道。
“唐黎这个人,心智远非寻常人可比。他们唐家经营天宝钱庄数百年,根基深厚,在海外肯定也有自己的据点。你能把他逼得放弃东平洲远遁,已经做得很好了。”
林笑心里清楚,像唐黎这样的枭雄,只要没死,就始终是个隐患。
他手里掌握着富可敌国的财富,还有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账簿。
只要给他时间,他随时都有可能东山再起。
不过,眼下的大夏,已经不是他能轻易撼动的了。
“丧家之犬而已,翻不起什么大浪了。”林笑淡淡地说道。
“你这次出海,也算帮我大夏水师摸清了南方的航线,功劳不小。好好休息几天吧。”
安抚好了妹妹,林笑换上一身朝服,准备进宫,面见隆武帝。
这一次,他不是去接受封赏,而是去做一件更重要的事情。
在他看来,比当什么镇南王,更重要。
走在通往皇宫的路上,林笑的心中,前所未有的平静。
南唐已灭,川滇已定。
北方的北周,在上次的大战中元气大伤,数年之内,不足为虑。
大夏,已经迎来了它最鼎盛的时期。
而他,作为这场盛世的主要缔造者之一,功高盖主,已经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
虽然隆武帝对他信任有加,封他为王。
但君心难测。
自古以来,有多少功臣名将,不是死在敌人的刀下,而是死在自己人的猜忌之中。
他不想成为那样的人。
所以,他必须主动做出选择。
在走进那座代表着天下最高权力的宫殿之前,林笑已经下定了决心。
这个镇南王,他可以当。
但这个统领千军万马的兵权,他必须交出去。
御书房内,暖香袅袅。
隆武帝一身寻常的便服,亲自为林笑沏茶。
君臣二人,相对而坐,不像是皇帝和臣子,倒更像是相交多年的好友。
“这次南征,辛苦你了。”隆武帝将一杯热茶推到林笑面前,眼中满是欣赏。
“若无你,我大夏一统天下的大业,不知还要推迟多少年。”
“为陛下分忧,为大夏开疆拓土,是臣的本分。”林笑端起茶杯,恭敬地说道。
“你啊,就是太谦虚。”隆武帝笑着摇了摇头,“在你面前,朕也就不说那些场面话了。”
“川滇之事,朕都听老四说了。你那道奏折,写得好啊!把那帮老顽固,气得吹胡子瞪眼,却又一句话都说不出来,真是大快人心!”
林笑闻言,也笑了起来。
“臣只是觉得,那些大儒名士,空有满腹经纶,却不识人间疾苦。与其让他们在朝堂上空谈误国,不如让他们去真正需要教化的地方,发光发热,也算是人尽其才。”
“说得好!人尽其才!”隆武帝一拍大腿,“朕就是这个意思!往后,朝堂上少了那些聒噪的声音,朕也能清净不少。”
君臣二人相视一笑,气氛轻松而融洽。
寒暄过后,林笑放下了茶杯,脸色变得严肃起来。
他站起身,从怀中取出一枚虎符和一方大印,双手捧着,走到了隆武帝面前。
“陛下。”
隆武帝看着他手中的东西,微微一愣。
那是平南大都督的虎符和帅印。
“你这是做什么?”隆武帝的眉头皱了起来。
林笑单膝跪地,将虎符和帅印高高举过头顶。
“启禀陛下,如今南疆已定,天下承平,臣以为,平南大都督一职,已无存在的必要。”
“大夏兵马,理应由陛下亲自掌管。臣恳请陛下,收回虎符帅印,裁撤大都督府。”
御书房内,气氛一凝,隆武帝的目光,变得深邃起来。
他静静地看着跪在地上的林笑,沉默不语。
他知道林笑这么做的用意。
林笑这是在主动削去自己的兵权,向他,向整个大夏朝堂,表明自己的忠心。
隆武帝心中,百感交集。
说实话,林笑的功劳太大,权柄太重,他这个做皇帝的,要说心里一点忌惮都没有,那是假的。
他虽然信任林笑,但帝王心术,本就是建立在猜忌和制衡之上。
他封林笑为王,就是在用无上的恩宠,来安抚和拉拢他。
可他没想到,林笑会做得更绝。
直接把最让帝王忌惮的兵权,干脆利落地交了出来。
这份坦荡,这份忠诚,这份远超常人的政治智慧,让隆武帝心中最后的一丝疑虑,也烟消云散了。
“好孩子,快起来。”
隆武帝亲自将林笑扶了起来。
“你的心意,朕明白了。”隆武帝拍了拍林笑的肩膀,声音有些感慨。
“你能有这份心,朕心甚慰。”
“虎符和帅印,朕可以收回。大都督府,也可以裁撤。”
“但是,你这个镇南王,必须给朕当下去!”
“朕的大夏,不能没有你这根定海神针。”
“臣,遵旨。”林笑低头应道。
他知道,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保留了王爵的尊荣,却卸下了最敏感的兵权。
从此以后,他就是一个地位超然,却无实权的逍遥王爷。
无官一身轻。
“接下来,有什么打算?”隆武帝拉着他重新坐下,随口问道。
“天下太平,臣想……好好休息一阵子。陪陪家人,读读书,或者去封地普州看看。”林笑笑着说道。
“也好。”隆武帝点了点头,“这两年,你也确实是太累了。”
“不过,休息归休息,脑子可不能歇着。”
“北边的北周,虽然元气大伤,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朕给你五年时间,好好修养!”
“五年之后,朕要御驾亲征,彻底扫平北周,完成我大夏一统天下的最后一步!”
“届时,朕的身边,可不能少了你为朕出谋划策。”
“臣,愿为陛下马前卒。”林笑立刻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