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彰大会结束,张扬等冶金部领导将魏总理一行人送走后,郭副部长回到了自己办公室之中。
微微有些秃顶的郭副部长,坐在沙发上,手里夹着一支中华烟,脸色阴沉得可怕,吓得秘书站在旁边,恨不得伪装成木头人,连大气都不敢喘,生怕一句话不对触怒了领导的霉头。
俗话说得好,偷鸡不成蚀把米,这或许便是郭副部长此时最真实的内心感受了。
他本想借龙都钢铁厂贪腐的事给张扬难堪,但没想到的是,张扬不仅借这件事在冶金部树立了威望,还获得了中央领导的好感。
一想到魏总理今天对张扬那欣赏的样子,郭副部长就觉得妒火中烧。
不知不觉郭副部长手里的烟就烧到了烟屁股,郭副部长在烟灰缸狠狠地按熄了烟头之后,才冷着脸朝秘书开口道:“我到底是小看了这个张扬,没想到他竟然能拉得下脸来当这个调查组的组长。
要是我当这个调查组组长的话,我就不信查不到一点他贪污腐败的东西。”
秘书憋了好一会儿后,才小心翼翼的朝郭副部长劝道:“领导,我觉得现如今正是张副部长风头正盛的时候,咱们还是忍一忍,没有必要跟他闹得太不愉快了。”
郭副部长无奈道:“时不我待啊小周,我今年已经60了,要是不能再进一步的话,最多还有两年就要退居二线了。
原本我一直是冶金部排名最靠前的副部长,结果张扬一来就占了常务副部长的位置。
不把他弄下去,我怎么再进一步?难道让我60岁就退休?”
周秘书这时隐晦的指了指屋顶,小声道:“领导,可是张副部长上面有人啊,我们要是想弄倒他的话,恐怕不太容易呐!”
郭副部长:“哼,上面有人怎么了?能到这个位置的,谁背后没有人?
打铁还需自身硬,不要以为有人撑腰就能万事大吉。
张扬是什么德性我不清楚,但李怀德的德性我可是清楚得很。
张扬是李怀德从红星轧钢厂一手提拔起来的,我就不信李怀德的那些烂事儿他一件没有参与。
小周,你去监察局让廖抗把部里以前收到的关于李怀德的举报信都找出来。
让他结合这些举报信,对李怀德和张扬进行秘密调查,我就不信抓不到张扬的马脚。”
周秘书虽然觉得郭副部长这样做不明智,但领导既然已经发话了,他也只能是听命而为了。
郭副部长和周秘书的密谋,张扬当然是不知道的,不过即便他知道了也不会放在心上。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张扬将工作重心放在了对龙国冶金工业的改进与发展规划上。
张扬结合后世的一些经验,立足于此时正直改革开放初期的背景。
针对龙国当前冶金工业“装备落后、产品失衡、能耗偏高、技术脱节”的突出问题,结合后世绿色长远的发展经验。
张扬带着冶金部发展规划司的工作人员,制定了以下冶金部五年工作规划,其核心是“补短板、提技术、育人才、可持续”,筑牢龙国工业强国根基。
其中最紧要的工作是破解龙国当前钢铁产能供需严重失衡的突出矛盾。
具体措施包括:
1.?产品结构优化:聚焦薄板等缺口品种,3年内实现薄板自给率从56.4%提升至70%,5年内突破85%,减少每年300万吨的进口依赖。同步提升中厚板、特种钢产能,匹配机械制造、基建等国民经济需求。
2.?技术装备升级:推行“技贸结合、联合设计、合作制造”模式,摒弃“全进口”或“闭门造车”极端,以重大项目带动国内重机产业进步。要求龙都钢铁厂、鞍钢、武钢等骨干企业,5年内完成现有老旧轧机30%的技术改造,推广数控加工、精准焊接等先进工艺。
3.?节能降耗攻坚:建立全国冶金能耗统计体系,以吨钢综合能耗为标准,重点治理设备“跑冒滴漏”,推广工序节能和系统节能技术,避免能源浪费。
4.?人才梯队建设:杜绝“技术断代”风险,实施“校企联合培养计划”,联合东北工学院、四九城钢铁学院等高校定向培养冶金技术人才,同时建立老技师带徒制度,保障核心技术传承。
整个五年发展规划又被张扬分为了以下几个阶段落:
第一阶段(1-2年):夯实基础,试点突破
推进下江市宝钢工程的建设,协调机械部等部委参与设备研制,同步完成关键技术设备的改装升级。
在龙都钢铁厂、鞍钢、武钢等核心骨干企业,开展节能试点,制定各工序能耗标准,组建专业节能管理队伍,培训企业能源统计人员。
启动“冶金人才百人计划”,选拔骨干技术人员赴欧洲、樱花国等先进钢厂考察学习,引进国外专家开展技术指导。
第二阶段(3-4年):全面推广,能力提升
利用龙扬合资钢铁厂以及宝钢的技术经验,在本钢、太钢等冶金部骨干钢铁企业布局2-3条现代化轧机生产线,形成“南宝钢、北鞍钢、东龙钢、中武钢、西攀钢”的产能布局。
并建立全国冶金行业技术交流平台,共享设备改造、工艺优化经验,推动地方中小钢厂技术升级。
第三阶段(5年):形成体系,自主可控
逐渐实行生产设备国产化,将核心设备的自主化率提升至60%以上,掌握热连轧机、大型电机等关键设备的设计制造技术,摆脱对外依赖。
产品结构全面适配市场需求,特种钢占比从不足5%要提升至15%,薄板、中厚板等品种要完全满足国内主流需求。
建成“科研-生产-人才”良性循环体系,为行业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此外,为了保障龙国冶金工作的持续提升,张扬还准备建立一系列的强化统筹与长效机制。
其中包括:
1.?政策引导:设立冶金技术改造专项基金,对采用“三联合作模式”的项目给予外汇倾斜和税收优惠,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2.?行业协同:搭建跨部门协调机制,联合机械部、科技部推进装备自主化,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提前布局有色金属、稀土等关联产业协同发展。
3.?考核监督:将产品自给率、能耗下降率、人才培养数量纳入企业考核指标,对达标企业给予表彰,对落后企业限期整改。
4.?长远布局:预留行业重组空间,推动科研院所与生产企业联动,为后续钢铁央企整合、科研机构改制埋下伏笔,构建“行政监管-行业自律-企业经营”的良性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