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升海军歼-35的产能,985厂不得不减少了歼-20的产量,等于是把一些产能从歼-20那边挪了过来。
即便如此,也无法一下子把产能提升到90架。
第四代隐身战斗机和第三代战斗机有很大的不同,其制造工艺不是一回事。
歼-10d的产能提升可以采取1+1=2的方式,即扩建生产线便可以提升产能。
可是歼-20、歼-35这两种飞机,产能受限的不仅仅是生产线,从根本上来说是一些特殊配件以及机床的限制。
其中就有好几种精度极高的配件,需要人工进行制造,而用这个能力的工人,整个985厂只有两个人!
李干不得不考虑在211厂开辟第二条歼-35的生产线。
不管如何对211厂过去很长时间以来表现的不满,但是有一点是要承认的。
作为第一老厂,211厂技术工人实力这一块,直到现在都是985厂赶不上的。
李干一锤定音,命令985厂将歼-35的所有技术向211厂转移一份,命令211厂抽调一批精干人员进入985厂的歼-35生产线进行学习。
他给出的时间表示,一年之后,211厂生产出来的歼-35要通过空军、海军的验收。
也是在这个时候,李干做出了划分计划。
一年后,985厂主要生产歼-31,211厂主要生产歼-35。
同一种中型隐身战斗机,空军版本被正式命名为歼-31,海军版本则沿用歼-35这一编号。
在一系列调整之后,未来一年内,985厂能生产出50架左右歼-35,加上海航现有的30多架,基本能够满足3艘航母的载机数量要求。
但是有一点,舰载机不一定要部署在航母上,同样可以当做岸基飞机来使用。
法国戴高乐舰有很长一段时间无法正常使用,法国海军那些阵风m就是被当做陆基战斗机来使用。
陆基战斗机无法上舰,但是舰载战斗机是可以当陆基战斗机使用的,是一个向下兼容的关系。
东大海军航空兵如果在海参崴地区部署歼-35,其作战半径能够覆盖整个半岛以及日本的绝大部分地区!
实际上,对东大军队来说,守住了海岸线以外1000公里内的空域,主动权基本就掌握在手里了。
李干飞到海参崴海军造船厂视察了那边的001型航母5号舰的建造制度后,便返回了京城,再一次召集高级参谋人员开第二次作战会议。
在这次会议上,李干让人把当年的作战指挥档案拿出来!
李干说,“接下来,我们的重点工作是基于部队当前的作战能力、作战形式,来对上一次半岛战争的所有作战方案和指挥进行深入的研究。”
“尤其是当年没有条件付诸实施的作战方案。”
“同志们,老一辈的战争智慧、作战指挥艺术不是我们能比拟的。只有落后的武器装备,没有落后的作战战术。我给你们两个星期的时间完成这些研究工作,两个星期后,我要看到第二套作战方案的草稿。”
顿了顿,李干说,“我知道你们很多人是高等军事院校出身的高才生,能在联合参谋部站稳脚跟,说明是有两把刷子的。”
他笑了笑,道,“到底是个什么水平,看实际表现,把实实在在的东西拿出来。”
“我从各大战区抽调了一批人过来跟你们一块做这项工作,包括远东战区联合指挥部的精干参谋。”
听了这句话,总部的高参们顿感压力巨大。
毫无疑问的是,当前远东战区里集中了军中最优秀的作战参谋、作战指挥人员,九日战争这样的战争奇迹摆在面前,硝烟味都还没有散尽。
作为总部的参谋,要是让底下战区的参谋给比下去,那可太丢脸了。
李干部署完任务便离开了联合参谋部。
他现在的身份复杂,要把握大方向,要关注所有的备战工作,要和各国特别代表进行会谈谈判,不可能一直盯在联合参谋部这里。
再者,这些具体的事务已经不需要他亲力亲为了。
李干在国内忙着做备战工作,重点关注部队冬季作战的后勤保障。
而此时此刻在寒冷的南韩铁原郡,金中照正踩着没过脚踝的积雪,在树林中艰难地穿行。
在三十多年前,这里发生了一场闻名世界的战斗——铁原阻击战。
那场持续了14天的战斗,是迫使联合国军转入战略防御的关键。
当年,东大军队担负铁原阻击任务的只有两万多人,两百多门火炮,而联合国军里,光是美军就有近五万人,火炮一千三百多门,并且有强大空军的支援。
打了整整14天,美军始终无法凿穿东大军队的防线,为当时东大军队主力整编补给赢得了时间。
这个时候,联合国军已经没有机会实现他们的战役意图了。
铁原地区挨着三八线,位于南北韩局势分界线南侧。
上一次半岛战争前,这里属于北韩管辖,战后由南韩实际控制。
当时的北韩代表不愿意在停战协议上签字是有原因的。
金中照在预定时间之前抵达了山洞处,与他的表兄金大成顺利接头。
金中照从衣服内袋取出一个防水袋,里面装着证件之类的东西,还有一些美元现钞。
他道,“我这边都安排好了,拿到东西后,你立即带嫂子和孩子按照指定的路线南撤,我会在接应点等你们。”
金大成面无表情,打开防水袋拿出证件检查了一遍,确认无误重新装起来,放到了军用挎包里。
“你确认联系好了?”金大成问。
金中照说,“只要你能拿到那份情报,此前所有的承诺,都会在你们抵达汉城后第一时间落实。”
金大成微微点头,“你抓紧撤吧,我清理收尾。”
“表兄,保重。”金中照叮嘱道。
二人分手。
金中照沿着来时的路返回,他离去不久,金大成清理掉山洞里的痕迹,挎上自动步枪离开。
南北韩之间的谍战交锋越发的激烈,这是开战的典型征兆。
金中照的母亲和金大成的母亲是亲姐妹关系,两姐妹在当年那场战争中失散,金中照的妹妹被裹挟到了汉城,在那里落地生根。
金中照大学毕业后加入了南韩情报室成为了情报人员,而金大成则成为了北韩军队中的一名基层军官。
他们重新联系上是一个月前,金大中流露出了想要难逃的意向,这对金中照来说是一个意外之喜。
经过一个月前后三次的秘密见面谈话,金中照代表南韩情报室开出了优渥的条件,而金大中则提供北韩军队在停火线北侧的部队调动情况以及他所在的步兵师的动向。
这些情报对于急于搞清楚北韩军队会在什么时候动手的南韩来说,是极为重要的情报。
南韩情报室开出的条件是,金大中可以选择在军政企任何一家单位工作,待遇参照少将级军官,分配一栋独栋别墅,一次性给予50万美元!
在1989年的南北韩里,50万美元都绝对是一笔巨款!
北韩军队的内部管理工作非常严谨,保密工作更是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厉害的。
北韩军队总部已经制定了作战计划,并且已经开始进行部队调动。
问题在于,金大中这种营连级干部能够接触到的信息是有限的,不过,所谓窥一斑而知全豹,金大中在师部当过参谋,他自由一套自己的分析办法。
实际上,他最担心的是南逃路线是否安全。
他反复分析过,最多有3个小时,3个小时后部队肯定发现异常。
按照和金中照一起制定的南逃路线,一切顺利的话,只需要2个小时,他就能抵达接应点。
仅有1个小时的冗余,让金大成始终觉得不够。
他自己就是停火线一侧的北韩军队一员,太清楚部队的反应速度了。
只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这段时间的一些活动,他感觉到已经引起了内部保卫部门的注意,必须要走了。
当天晚上是金大成值班。
他和往常一样值完晚班,在凌晨3点出头的时候进行了交接,和往常一样返回营区里的家属房处。
3点30分左右,他让妻子抱着孩子坐到了嘎斯吉普车上,刚上小学的孩子喂了安眠药,一动不动,呼吸均匀。
金大成向妻子点了点头,妻子深呼吸几下,酝酿情绪。
金大成启动车子火速开向营区大门,在到门岗那里的时候,脑袋深处车窗大喊,“我儿子昏迷不醒要送后方医院!快开门!”
门岗的战士一看,是副营长,再往后座一看,副营长老婆抱着孩子神情焦急万分,身上穿的还是厚厚的睡衣,孩子一动不动。
值班的门岗班长连忙打开门,金大成一脚油门到底,嘎斯吉普车就疯狂地扎进了浓浓的夜色中,沿着公路一路往北开。
两个转弯后,金大中一个急转转入了另一条路——往停火线方向的战备公路,夏季泥泞不堪,冬季积雪。
要不是熟悉地形地貌,甚至都不知道底下是一条路。
金大中利用巡逻的机会,走了好几次这条路线,再熟悉不过。
他选择的地方是一个前沿防御阵地的东侧,其中有50米的开阔地,这里是最危险的地方。
能安全冲过50米开阔地,对面就是南韩军队的阵地,也就是约定的接应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