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跃东这个解释,爷仨就明白了。
确实是好事,以后自己种自己得。
虽然冯国隆家里两个林场上班的,但是每到农忙时候他俩都能回来,不像有的岗位回不来。
所以每年村里给的工分,也是他俩应得的!
明天交公粮他俩就不去了,那只能冯国隆去了,毕竟咋的也得出一个人啊!
等这边吃完了饭,冯国隆和林跃东二人回了屋。
冯国隆已经在炉子上烧好了水。俩人一人一盆,坐在炕沿上泡脚。
冯国隆不禁感叹:“东哥,这地也分了,咱们老百姓的日子应该越来越好了!”
林跃东点点头,“嗯那,现在国家发展快了,说一年一个样都不为过了!以后啊!再也不用被人欺负了!”
“可不咋的。”冯国隆点头附和,这才哪到哪,你等过了两千年以后,你再看看!
那才叫飞速发展呢!
这时林跃东又感叹道,“我家我爷也打过鬼子,听他们讲那时候咱们是真熊啊!这么大的国家,那么多的人,让他们给欺负的不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也是民族的底气啊!”
林跃东的这一番话让冯国隆很是摸不着头脑,刚刚还说地呢!咋就转到科技上了呢!
“那咋整,毕竟咱们落下太多了,慢慢撵吧,总能撵上的!”冯国隆随口回道。
林跃东点点头,没再说什么。两人洗完了脚,就睡下了。
第二天起来吃过饭,就到村部报到了。
每年的交公粮,都是最热闹的时候,不仅有搬运的,还有赶车的,就连看热闹的人也不少。
都想看看这一年的收获!
冯国隆被李卫国安排赶车。倒也不用搬运了。
村里的牲口有限,一次肯定拉不完,就得上午一次,下午一次。
到了镇上每个村长有专门的人泡秤交接。都有会计负责。
忙活了一天,总算是完事了。
但是晚上可不消停,还得统计剩下的粮食,工具,牲口等杂七杂八的生产队财产。
明天,才算是真正的分家!
但是这些事跟冯国隆一个赶车的没关系,冯国隆回家吃饭睡觉了。
第二天全屯子都热闹起来了,尤其以村部周边,密密麻麻都是人。除了在林场上班的,几乎就是除了不能动的都来了。
一个个拿着袋子拉着爬犁。
男人女人,老人孩子,一个个眼巴巴的往村部里边看!
而村部里边,会计董军领着几个人算盘子都快扒拉冒烟了。在做最后的统计核算。
直到十点多钟,大门打开,人群呼呼啦啦的进去了。
李卫国上前,人群也肃静下来。
李卫国一摆手,会计董军又上前,拿着一张纸,大声念诵起来。
上边是队里多少钱,剩多少粮。各家工分多少。粮食分发标准。
这是先给大伙打个招呼,让你心里有个数。然后自己算算能分多少粮食,多少钱。
至于村里牲口农具,那是明天的事了。今天能把这些分完了就不错了。
念完了这些,由着村民们讨论了一阵,就开始分粮食了。
谁家多少粮,多少钱,这边都统计好了。直接一念,这边就能领钱,领完了双方一对,名字后边打个勾,然后下一个。
接着就去领粮食了。
各家都拿了袋子。直接上秤,该分多少分多少。
有李卫国在,冯国隆家肯定在前边啊,领完了粮食就往家拉。背着粮食回了家,也就没什么事了。
牲口农具什么的,冯国隆家不打算买。其实这些年下来种园子也都准备的差不多了。
没必要占那个便宜,至于牲口,冯国隆家有,虽然鄂伦春马不善于拉犁杖,但是也能对付用,这样冯国隆家就有两匹马了。干活够用了。
但是村里可不是家家都有马的。所以还是很多人盯上了队里的牲口的。
能买起牲口的大多是林场上班的,家里有钱的,没班的也没钱,买不起啊!
有时候就是这样,越有钱的人就会越有钱,人家钱能生钱,只要不败家,人家越过越好。
而越没钱的人,你就越挣不着钱。
冯国隆原本在家待的好好的。张二宝和姜天赐却跑了过来。招呼冯国隆过去看热闹!
原来啊,有两家原本就不对付的人,看上了同一匹马!
那还有啥好说的,砸钱吧!
砸着砸着气氛就不对了,出价的同时还带上了人身攻击,随着价格越来越高,两家人就被架到那了!
冯国隆他们仨回来看热闹的时候,两家人加上各自的亲朋好友都摆开阵势对上了!
任凭李卫国他们几个如何劝都止不住了!眼看着群架就要打起来了!
李卫国直接去了村部,拿出了五六半,啪啪两枪打在了空中!
人群肃静下来!
“别他妈吵吵了,你们两家到底买不买!不买都滚犊子!”李卫国瞪大眼睛对着两群人怒吼!
随后又喊道!“董军,给他妈这两家都划了!这匹马重新拍!谁要谁出价,他们两家别的马也不行买了!”
随着枪响和李卫国的训斥,两家人也清醒了不少。
而李卫国也给了他们台阶了。毕竟刚才赌气出得那个价太高了!谁买谁牙疼啊!
看热闹的人有点遗憾了。毕竟刚才那高价要是卖了,大伙能多分点钱啊!
但李卫国强势的压了下来。
虽然是压,实则是给了两家人退路,要不然不说打架,就是买马,也得疼一阵子。
至于大伙,也是有高兴的。
毕竟林场上班的人家还是有数的,能买起牲口的就那几家。
这两家一去,不就少了两个竞争对手了吗。原本感觉没戏的,也都动了心思了。
随着一样样东西都卖了出去。生产队拍卖大会也就结束了。
剩下的就是统计土地,然后开始分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