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说,现在是73年,距离78年也没几年时间了。
都说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
到时候经济开放,踩着东风做生意做投资,不说赚个盆满钵满,至少在养家养孩子这方面不成问题。
她娘的那点担心都是多余的。
见闺女这么说,王秀娥在心里细细一盘算,发现她闺女手里的钱还真不少。
当初结婚的时候,光是亲家给的那彩礼都有一万块钱了,怎么着也称得上万元户了。
再加上其他的……亲家两口就女婿这一个儿子,他们两口子上班挣得钱将来都是女婿和闺女的。
两口子工资又高,每个月的津贴加起来都有两百多块钱呢,女婿他爷爷奶奶两口子每月的退休金也不少。
别说养四个孩子了,就是再来十个,也是……呸呸呸,她瞎想的,老天爷可不能当真。
再来十个孩子,别说她闺女的身体遭不住了,就是她这个做姥姥的也得疯,那么多张嘴,光是每天做饭都够她愁的。
胡思乱想的王秀娥把自己吓出了一身冷汗。
但该说不说,她闺女手头确实不缺养孩子的钱,不过等孩子再大点,到了结婚娶媳妇的年纪,这房子彩礼乱七八糟的加在一起,又要不少钱。
唉——
她要是能像神仙变钱那样就好了。
闺女要多少钱,她就给闺女变多少钱出来。
不过现在想太多也没用,走一步算一步,以后的事以后再说,活人难不成还能被尿给憋死?
她和老头子日子过得那么苦,不照样给老大和不孝的老二盖房娶了媳妇嘛!
傅家条件这么好,外孙长的一个比一个俊,他们将来不愁娶不上媳妇。
王秀娥拢了拢心思,也没在钱的事上多纠结:“闺女,娘听你的,你让娘干啥娘就干啥,以后娘就老老实实的守着你,帮你把四个孩子拉扯大。”
林绾绾笑眯眯道:“娘,你真好。”
隔天清早。
林绾绾吃了早饭就骑车去了国营照相馆,将洗好的全家福等照片拿回家。
另外,她还从空间里边偷渡出来半扇排骨,找了个袋子装着,用绳子系在自行车后座上。
刚到家,自行车后座上的那个鼓囊囊的大袋子就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王秀娥走上前问道:“闺女,你这袋子里装的都是啥?”
林绾绾回道:“想着最近这些天大家照顾孩子都累到了,我就找人换了半扇排骨给大家好好补补,咱们今天吃排骨炖土豆,好不好?娘。”
见闺女在跟自己说话,王秀娥立马回道:“行!我闺女想吃啥咱就做啥!除了排骨炖土豆,等下娘再给你做个你最爱吃的糖醋排骨。”
说完,她就张罗老头子林水生去将自行车后座上的排骨拿去厨房剁了。
闲下来的林绾绾将洗好的照片拿给家人看,一个个喜欢的舍不得松手。
王秀娥要走一张全家福,放在睡觉的床头。
傅爷爷和傅奶奶也照做。
下班回来的傅父和傅父在得知照片洗出来的时候,高兴的不行。
吃完王秀娥做的排骨炖土豆后,就揣着照片乐呵呵的去找同事显摆了。
“明棠,你这几个孙子长的真俊,等他们再大点,怕是家属院里的小姑娘都要往你家蹿。”
“老傅,美死你算了,儿子争气不说,儿媳妇也争气,一口气给你生了四个小孙子出来,你怎么就这么有福气呢。”
……
傅父傅母听到同事的夸奖,心里美的冒泡。
她们找来相框,将照片装裱到相框里,然后放在办公桌上最显眼的位置。
一方面是向外人显摆。
另一方面则是他们在工作的时候,抬抬头就能看到乖巧可爱的小孙子们,挣奶粉钱都有动力了。
在傅铮走的也不知道第几天的时候,田小菊一只手拎着东西,一只手抱着她儿子来了傅家。
林绾绾不着痕迹的将面前的田小菊上下打量一遍,发现她变化好大。
眉眼间少了郁结的苦气,人比之前胖了不少不说,看着也有精气神了。
可以用“脱胎换骨”一词来形容。
由此可以看出,她在婆家的日子过的还不错,至少比以前强多了去了。
田小菊跟林绾绾打完招呼,又转头看向王秀娥:“婶子,之前的事多亏了你和陶婶子提点,要不然我现在能不能活着还是一回事,我跟你道声谢。”
说着,就将手里的东西递了过去。
爱贪便宜的王秀娥看着眼前的东西,手痒痒的不行,但想到亲家和女婿的身份,她心口不一的说道:
“我们俩个老东西也没做什么,你赶紧把东西给我收回去,以后跟你男人好好过日子就成。”
“婶子,这是我的一点心意,不值什么钱的,你就收下吧。”
“我……不收,你快快拿走,别让我看见它。”要不然,王秀娥总想手贱的将那两包东西搂回自己兜里。
田小菊捏着手里的东西,有些不知所措。
林绾绾道:“小菊,你的心意我们收下了,但这东西我们不能收,你快把东西收起来。”
傅铮和公公都在事业上升期,周围盯着他们的眼睛太多太多了,不能给任何人捏住把柄的机会。
所以,田小菊手里的东西真不能收。
田小菊点点头:“嫂子,我听你的。”
恰巧,在这时候陶老太端着一盆解暑的清补凉过来了,里边加了通心粉、银耳、绿豆、红豆、龟苓膏、芋头,还有鲜榨的椰奶。
满满一盆全是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