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敢拿家里辛辛苦苦挣得钱去赌,所以他还是打算先缓一缓,等自己有了足够把握的时候,再去参加秋闱,争取一次考取举人功名。
一旦有了举人功名,那他就能正式入仕途做个小官。
到时候靠着自己做官的俸禄,再继续往上考,他也更有底气一些。
他不想为了自己,拖累了一家人,让家里人牺牲自己,供他一个人出人头地。
这事他做不出来,也接受不了。
之前夏家最困难的时候,他也曾多次打消继续读书的念头,后来为了自己的私心,也是夏老太和夏老头以死相逼,他才半推半就的继续读书。
再后来夏荷受伤,夏有福又再次放弃了读书的念头。
好在最后家里做起了生意,日子也好过起来,他才能继续参加科考。
他本以为自己这辈子都不会参加科考了,谁曾想还会有这么大的转机。
他贪心的想,哪怕一次,就试一次,考取秀才之后对他们家来说也是好事一桩。
不光能省税,如果考的好的话,官府还会给补贴,也能补贴家用。
最主要的是一旦他考取了秀才,也能挣更多的钱了。
所以他选择了赌一把,好在他赌赢了。
不仅如此,随着他的坚持,夏家的生活也越来越好,他也有了更进一步的机会,他很是感激。
说实话,这些年来夏有福读书已经吸光了家里人的血,如今在夏荷的带领下,夏家的日子好不容易才好过一些,他不能再像以前一样自私了。
不说能帮家里多少,但他也不能心安理得的享受其他人的劳动成果。
当然,这事夏荷是不知道的,夏荷虽然觉得夏有福不去参加举人考试有些可惜。
但她也明白夏有福的顾虑,既然她小叔自己不愿意尝试,那她当然尊重他小叔的意愿了。
毕竟夏荷现在可是夏有福的死忠粉,刚穿来时夏荷对夏有福的感情不明显,有的那些好感也是原主记忆里的。
但是后来她和夏有福相处久了 就发现夏有福这人身上,真的是有一种让人莫名崇拜的魅力。
人读书好,脑子聪明,最主要的是长大还特别帅,情商还很高,细心又体贴,让人不自觉的想亲近。
要说夏有福有什么缺点,那就是他的性格了。
可能是家庭原因,夏荷总觉得她小叔在外表各种技能的加持下,还是隐隐能看出他刻在骨子里的自卑。
当然,这股自卑被夏有福隐藏的很好,不是他最亲近或者熟悉的人很难看出来。
而且夏有福这人还很喜欢钻牛角尖,有时候就经常老是想不开。
看完了夏有福的来信,夏荷就把信仔细的折好,收进小木箱子里。
然后又有些疑惑和期待的打开沈墨寒单独写给她的信。
自从他和夏有福一起去府城参加科考之后,这还是夏荷第一次收到沈墨寒单独写给她的信。
原本上次送他们两人去参加科考时发生的事,夏荷早就已经忘记了。
现在再次看到她的来信,心里不免又再次想起沈墨寒临走之前说的话,顿时红了耳尖。
这么纯情的事,活了两辈子的夏荷也是第一次遇到,不免有些心跳加速。
她深呼一口气 缓解了一下刚刚胡思乱想的心情,有些小心的打开信件,仔细的看了一遍。
与夏有福的信相比,沈墨寒的信就显得简短许多。
短短几句话,先是和她分享了他考中秀才的喜悦,最后只说了一句,让夏荷等他回来。
不知是不是这封信的缘故,夏荷总觉得自从看了这封信之后,自己对沈墨寒的感情就变了。
没了之前那种兄妹的感觉,慢慢的升起了些其他情愫。
当然,也有可能是在之前的相处当中,这种情愫就慢慢有了,只不过被她的粗心给忽略了。
要说上次离别时,可能也有过,但是后来又再次被她给隐藏忽略了。
夏荷盯着手里的信,久久都没有动静,心里既期待他们早点回来,又有点害怕面对沈墨寒。
最后在脑子里想了半天,就只总结出来两个字“刺激”。
这么纯洁的感情,她还是第一次经历,想想就有些跃跃欲试。
上辈子没有走心的谈过恋爱,这辈子她可要好好试试才行。
而且沈墨寒这人本身也不错,会读书、会打猎,长相身高都在她的审美上蹦哒,最主要的是两家关系好,又都是知根知底的,离得也近。
如果非要嫁人的话,和他成亲好像也不错。
夏荷自己在屋里待了好久,直到夏槿过来喊她出去帮忙做饭,她这才把思绪从刚刚的想象中抽离出来,拍了拍脸,转身去了厨房。
可刚一进厨房,就正面迎上了胡小莲要笑不笑的眼神,别有深意的盯着她看。
夏荷顿时有一种早恋被家长抓包的窘迫感,低头不敢直视胡小莲的眼睛。
要说胡小莲为什么会用这种目光看夏荷,那完全是因为夏荷在拿出信时,她一不小心看见了自家儿子写给夏荷的信封面。
再加上之前沈墨寒就给她提过这事,都是过来人,哪还有不明白的。
要是让夏荷当她儿媳妇,那她是一百个愿意,而且本来她就有这方面的想法,那她就更满意了。
不过她看见自己儿子给夏荷写信的事,她谁也没说。
虽然这个时候的民风开放,但是好姑娘家也是注重名声的。
两个孩子从小一块长大的情分,要是在定亲前就被传出一些不好听的话,那就不好了。
最主要的是,要是让夏家人知道他们一家都在打夏荷的主意,那她两口子今天势必是不能好好吃这顿饭了。
这事还是先瞒着吧,等夏荷在长大一些再说。
饶是如此,夏荷还是不敢直视胡小莲的眼睛,一顿饭吃的心惊胆跳的,话都没敢说多少。
搞得夏家人还以为她生病了呢,一直关切的问这问那。
两家人热热闹闹的一起吃了一顿丰盛的晚饭,也算是庆祝过了夏有福和沈墨寒考中秀才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