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押入刑部之前,今天一天都未说过一句话的贾琏突然开口拦住了林幼安。
贾琏低垂着眉眼,一整天是水米未进的他开口的声音有一些干涩:“郡主,熙凤如今.....还好吗?”
贾琏从前不懂,王熙凤为什么要逃,直到今日,他才明白,这个家不仅仅是烂透了,而且早就没救了。
没想到这个逃,居然是逃命的逃。
他贾琏自认是个烂人,但是就是他这样一个烂人,比起贾家的其他人,居然也显得不那么烂了。
贾琏看上去一副情深不能自抑的模样,可他的袖口分明还沾着尤二姐的口脂,色号还挺好看。
当年的事情,贾琏能有什么难处呢,他就是纯贱,外头的人中黄都是香的,还就喜欢鲍二家的,有时候王熙凤都分不清贾琏是喜欢人妻呢,还是喜欢鲍二。
想到贾琏还喜欢找清俊的小厮泄火,林幼安就细思极恐,感觉是一个王熙凤惨当同妻的恐怖故事。
王熙凤走之前还说了:“凭我和贾琏的关系,他嘎嘣一下死了,我都要买个花炮盒子去他的葬礼上放炮。”
这会子也没处去找花炮盒子,林幼安干脆站在刑部门口好好和贾琏描述了一下王熙凤的幸福生活。
武功高强,学业有成,吃的好,睡得香,平儿在身边,心中有梦想。
贾琏沉默,他错了,他就不该问,他单知道王熙凤离开他过得应该不错,但是没想到王熙凤居然过得这么爽。
而且,王熙凤和平儿还有点好磕是怎么回事?
刑部衙门里的官员们看着迟迟不走的林幼安和范闲:这两个煞神怎么还不走?不会抄家抄开心了顺便把我们刑部也给抄了吧?
更可怕的是,仔细想想这两个人还真干的出这样的事情来。
京城的消息传得比风还快些,灵华郡主带着人大张旗鼓地抄了荣国府和宁国府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朝野上下。
第二日早朝,诸位官员偷眼去瞧站在最前头的范闲,拿着笏板的手都有些微微发抖。
站在那里的是一个人吗?那简直是一个六边形战士,夫妻俩一文一武,还深受皇帝爱重,又是勋贵出身,还是能考状元的清流。
这种感觉应该怎么形容呢,就是一种和人打斗地主,对面上就是炸,你还笑人家不会玩,结果人家手里全是炸甚至还有王炸的无力感觉。
灵华郡主已经不是从前那个灵华郡主了,从前她只是单纯的凶残,谁碰谁死,现在不一样了,谁碰谁全族出事。
多吓人,你说多吓人。
想到林幼安,众人又不由得钦佩起范闲来,果然,软饭不是谁都能吃的。
不过....众人的目光又转向了王子腾,贾家不愧是王子腾的亲戚,真牛逼啊,一个敢找人弄灵华郡主,一个就敢惦记灵华郡主的宝贝妹妹。
胆真大啊,就林教头那个武功,单挑十八个贾家轻轻松松,他们怎么敢的啊。
在场唯一好心情的怕是只有皇帝了,他是越来越喜欢灵华这个小丫头了。
虽然林幼安在无差别创人的时候偶尔也会创皇帝两下,但是林幼安也没放过太上皇不是吗?
虽然林幼安有时候会骂他两句,但是林幼安对其他人可是直接重拳出击。
癫,癫点好啊,这样才不会有结党营私的风险,这样的刀皇帝用得才放心。
再加上,林家子嗣不丰,范家也是亲戚不多,这是什么天选孤臣,这让皇帝太有安全感了。
林幼安对太上皇:滚。
林幼安对皇帝:你也滚。
皇帝:她让太上皇先滚,她好尊重我。
而且林黛玉可是为着她的忠心,大义灭亲,直接把自己外祖家给抄了。
林家,忠心耿耿啊。
但皇帝不知道的是,林家不大,创造神话,还不止一个神话。
皇帝一个眼神,便有太监站了出来,拿出圣旨宣读道:“犯官贾珍,身袭三品威烈将军,然豺狼其性!恃爵行凶,奸占民妇致死。按律当斩,念其祖宁国公汗马功,着革职夺爵,减罪一等,流三千里。
犯爵贾赦,承一等将军之尊,竟恃势枉法!勾连疆吏、迫虐良善,依祖宗家法本应绞决,怜荣国旧勋,褫爵抄产,减等流放岭南。
犯官贾政,膺工部员外郎之职,纵仆行凶、治家无状,实属昏聩无能,即革职永叙,贬九门提督衙下城门吏。
贾王氏者,诰封一品夫人而坏法牟利!私放印子钱致民户破门,杖五十、褫诰命,发铁槛寺清修赎业。
庶人贾琏,包讼揽狱、败坏纲常,黜其捐纳同知职,永禁金陵原籍,非诏不得离。”
最后才是对贾母判决:“诰命贾史氏,身负三朝浩荡天恩,竟纵子孙蠹国害民!坐视印子钱噬民膏血,容让族亲僭越谋逆,虽律例不加尊龄......
然其持家数十载,纲常尽丧至此,着:夺超品国公夫人诰封,削宁荣宗祠主祭位,钦赐龙头杖暂留,以观后效!”
满殿寂静了一瞬,然后,‘陛下圣明’的声浪撞得金殿梁尘簌落,北静王佛珠碾碎指尖血珠,史鼐的玉冠缨带迸裂坠地,百官的朝珠在冷汗里撞如冰雹。
他们跪在御阶前眼睁睁看着,太上皇的茶盏余温尚存,新帝的铡刀已架上门生故吏的颈项。
皇帝居高临下看着这一切,手指无意识地捻过朝珠,在这一刻,他忘记了太上皇,他享受这种唯我独尊的感觉。
皇帝带着笑意开口:“林教头,大义灭亲,忠心可嘉,着升为宣府副总兵。”
早朝过后,北静王笑着与林如海攀谈:“令嫒真乃龙驹凤雏,非小王在大人面前唐突,将来‘雏凤清于老凤声’,未可量也。”
林如海一昂头:“这是自然。”
他侄女亲手教养的女儿,当然有出息。
林如海没有功劳,没有苦劳,但骄傲。
北静王面色一僵:说你胖你还真喘上了?
.......
除了早就被贾环带走妥善安置的赵姨娘,其余贾家人都被赶出了荣国府和宁国府。
而薛宝钗与她母亲,早在抄家那天晚上就收拾东西搬去了京郊的庄子上。
所幸朝廷并没有抄没女眷的嫁妆,众人才不至于流落街头。
唯有王夫人,因为放印子钱,被押到了铁槛寺,香烟渺渺,观音慈悲垂眸,王夫人心中的嫉恨和欲望却越发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