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秦平
静静的坐在宿舍里,隔窗望着起伏的山峰,心里很多不解的预见,此刻感觉是未知世界的神秘?还是自然界本身就是一个神秘体。
虽然刚才去外面浪了一下心情,但过多的思绪还在那梦境中徘徊。秦人牧马的场景如电影般显现。虽然感觉是梦境,但也有超现实的存在。至于和秦非子牧马有无关联,但齐寿峰和西汉河S弯,温家峡的位置就是三千七百多年前秦非子牧马的地方,这一带其因养马有功获得封地,成为秦国始祖。按这样的逻辑推测,梦境中的场景绝对是时空镜像显现,绝对不是梦境。
可这一切又让我有些迷茫,时空镜像为何会出现在我的梦境之中?是某种神秘力量的牵引,还是我与这片土地有着特殊的缘分?我试图从记忆中寻找更多关于秦非子牧马的细节,那些骏马奔腾的画面在脑海里不断闪回,仿佛我也置身于那个古老的时代。
我好奇这片土地上是否还隐藏着更多不为人知的故事,也许每一寸土地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我决定等下再出去走走,去齐寿峰下,去温家峡里,去感受那来自三千七百多年前的气息,说不定能找到解开心中疑惑的线索,也许在那里我会发现更多超现实的存在,能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这片神秘土地背后的故事。
但我的行动受限于清风居士约束,任何一个轻举妄动都会给我惹来麻烦,还是去找找万俟道长聊聊天吧,不为解惑,也算消遣吧。
万俟道长住在山腰间的一处幽静道观里,周围古木参天,云雾缭绕。我沿着蜿蜒的山路缓缓前行,心中思索着该与道长聊些什么。这一路山花烂漫,彩蝶飞舞,可我却无心欣赏。
到了那座古朴的道观前,我怀着敬重与些许忐忑的心情,轻轻叩响那扇看上去充满历史沧桑感的古老大门。那大门是厚重的实木所制,上面的纹路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不多时,随着一阵轻微的“吱呀”声,门缓缓打开了。小道士那青涩而又透着一股灵气的脸出现在眼前,见是我,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友善的微笑,随后便侧身引我入内。
万俟道长身着一袭素色道袍,那道袍的质地看起来轻柔顺滑,随着微风轻轻拂动,衣袂飘飘,就像仙人从九霄云外翩然而降。清晨的阳光如同碎金一般,透过斑驳的古树枝桠,这些树枝桠像是大自然用岁月的画笔勾勒出的精美线条,阳光洒在道观的庭院之中,给这片原本就充满宁静祥和的静谧之地增添了几分神秘而迷人的色彩。
万俟道长站定,双脚分开,距离恰与肩同宽,他身姿挺拔,双手自然下垂,掌心向内,那平静而专注的神色,仿佛他已经超脱了尘世的喧嚣,恰似与这天地融为一体,即将开启一场与自然对话的奇妙旅程——打神龙太极拳。
只见万俟道长缓缓抬起双手,那动作轻柔得犹如两片轻盈的羽毛,在微风中悠然升起。
他的手臂圆润而舒展,肌肉的线条在道袍的遮掩下若隐若现,动作轻柔却蕴含着一股沉稳的力量,仿佛他的手指尖正在轻轻拨弄着空气中无形的丝线,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像是在诉说着古老的哲理。这气势,就似拉开了一幅宏伟画卷的序幕,那画卷里满是太极的神韵与自然的交融。
紧接着,他身体微微下沉,膝盖弯曲,如同苍松扎根大地一般,那坚定的姿态稳如磐石。他的双脚像是紧紧抓住地面,与大地建立起一种无形的联系。同时,双手翻转,掌心向外推出,这一推仿佛蕴含着无尽的深意,恰似推动着世间的纷扰,以一种平和之力化解一切。
这看似简单的动作,却需要每一寸肌肉、每一个关节都精准到位,他那沉稳的姿态,仿佛能抵御千钧之力,仿佛他就是一座不可撼动的高山,屹立在庭院之中。
随后,万俟道长身形转动,脚步轻盈地移动,宛如行云流水般自然顺畅。他的脚步移动时几乎听不到声音,像是在空气中滑行。他的身体左旋右转,双手如两条灵动的游龙,在空中盘旋飞舞。时而左手前探,那动作迅猛而不失精准,犹如神龙探爪,刚劲有力,手指仿佛化作了龙爪,充满了力量感;时而右手后摆,恰似龙尾横扫,动作凌厉而不失优雅,道袍的袖子也随之舞动,像是龙尾带起的一阵轻风。
在演练到“白鹤亮翅”一式时,万俟道长双臂展开,那手臂伸展得极为舒展,微微仰头,他的眼神中透着坚定而深邃的光芒,望向远方,仿佛要穿透这世间的迷雾,洞察着天地间的奥秘。他的身姿如同一只真正的仙鹤正欲展翅高飞,那伸展的身姿,不仅展现出太极拳的刚柔并济,更流露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仿佛他即将脱离尘世,向着那高远的天际飞去。
随着招式的推进,万俟道长进入“野马分鬃”。他脚步前后交错,每一步都充满了节奏感,像是马蹄有规律地踏在大地上。双手如野马奔腾时的鬃毛,有力地分开,手臂挥舞间带动了周围的空气,发出轻微的呼啸声。动作大开大合,气势磅礴,却又不失细腻与柔和。每一次发力,都仿佛将全身的力量凝聚于一点,而后瞬间释放,这力量在爆发的瞬间却又不着痕迹地收于无形,让人惊叹于这力量与柔和的完美结合,就像是汹涌的海浪在撞击礁石后又悄然退去。
渐渐地,万俟道长的动作愈发流畅自然,呼吸也与动作紧密配合,均匀而深沉。他的呼吸像是一种无声的韵律,随着招式的起伏而有节奏地吞吐着。他的身影在阳光的照耀下,在庭院的青砖地上留下了一道道优美的剪影,那剪影像是一幅动态的水墨画,描绘着太极的美妙姿态。这神龙太极拳的一招一式,不仅是身体的律动,更是心灵与自然、传统与现代的深度交融,仿佛每一个动作都在诉说着古老的传承与现代的感悟。
直至最后,万俟道长缓缓收势,双手缓缓下落,回归至身体两侧。他的动作缓慢而沉稳,像是将自己的精气神一点一点地收回体内。他长舒一口气,那呼出的气息仿佛带着一种释然和满足,神色依旧平静祥和,仿佛刚刚经历的不是一场激烈的拳法演练,而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此时,阳光洒在他的身上,为他的道袍镶上了一层金边,整个慧音观也在这祥和的氛围中,愈发显得宁静而神秘,仿佛这个道观与道长以及他所严练的太极拳已经融为了一体,成为了这齐寿峰中一道独特而神秘的风景。
他看到我,眼神中带着温和与好奇,笑道:“苏老师来有事吗?”我看他今天特别显精神,就随口说道“闲情无事,就过来随便转转,顺道来看看道长,没有想到让我长眼了,您这神龙太极拳打的出神入化,就连周围花草,树木都让您强大的磁场带动的气息搞得和您同舞。”
随后,万俟道长带着我在道观中漫步。这道观里的一草一木似乎都蕴含着道家的宁静与祥和。道长一边走一边讲述着道家的一些趣事和道理。他说起曾经有一位小道士因为心不静而在炼丹时出了乌龙,惹得众人啼笑皆非;又说起道家讲究顺应自然的深意。听着道长的讲述,我仿佛置身于道家的智慧海洋之中,心中的烦闷渐渐消散,心情也慢慢放松下来。
看了万俟道长的功力,我心里感觉到莫名的压力,一个平日不起眼的道长,有如此绝世的功力,他在道法上的修为就更不能小觑了。我自感自己的浅薄和幼稚。
今天从见到了和平日不一样的万俟道长。他如此的优秀,我开始反思自己过往的态度,是否因为偏见而错失了许多学习和成长的机会。万俟道长的存在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我的不足。我决定要改变自己,不能再以貌取人或者轻视身边任何看似平凡的人。
万俟道长意味深长的说道“这里将要迎来一次浩劫,这次浩劫绝非人为,是自然的惩罚,也是二千多年来一次地域变革,他指着原处的大殿说道,那是这里唯一的躲难地,但浩劫时辰到了,不一定所有的人能进的去,只要进去的就是后生的人,进不去的就和自然一起自生自灭吧。”
万俟道长这一席话突然让我神经紧绷起来,因为他描述的景象和我梦里发生的一模一样。
我不禁打了个寒颤,望着远处的大殿,心中满是恐惧与疑惑。我赶忙问万俟道长:“道长,就没有其他办法了吗?一定要进那大殿才能保命?”万俟道长摇了摇头,眼神中透着无奈:“这是天数,人力难以违抗。”我咬了咬牙,心里盘算着如何才能在浩劫来临之际冲进那大殿。
周围的人听到万俟道长的话,也都陷入了恐慌。有些人开始往大殿的方向跑去,而有些人则瘫坐在地上,仿佛已经接受了命运的安排。我决定先去大殿附近查看一番,也许能找到什么线索或者多一些进入大殿的机会。在前往大殿的途中,我看到天空渐渐变得阴沉,乌云密布,仿佛有什么巨大的力量正在凝聚,一种压迫感扑面而来,我的脚步也变得更加沉重。
这时梦境中的另外一个景象出现在我脑海中,灾难来之前我是进入隧道的,我是提起进入后按水流声方向来到秦人牧马的草原的。
万俟道长的话“这是天数,人力难以违抗。”这话的意思我只能一个人离开,不能发怜悯之心带别人进入?思考完这些,天空乌云开始聚集,一场暴风骤雨即将开始,我快速朝住宿跑去,进入房间,快速整理要带的东西,充电灯是必须带的,还有打火机,放大镜,绳索等等塞子一包。
我背上包,看了一眼这个住了许久的房间,心中五味杂陈。但此时容不得我过多伤感,我必须尽快离开。我打开门,狂风扑面而来,夹杂着一些雨点打在脸上生疼。我顶着风艰难地朝着隧道的方向跑去,每一步都充满了未知与恐惧。
一路上,狂风呼啸而过,那凛冽的风如同一只无形的大手,肆意地摆弄着周围的树木。只见那些树木被风吹得东倒西歪,像是在狂风中无助挣扎的舞者,有的树干被吹弯了腰,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似乎下一秒就会折断;还有的树枝被吹得脱离了树干,在空中打着旋儿飘落。与此同时,一些小动物也在慌乱地逃窜,松鼠在树枝间跳跃着,眼神中满是惊恐,它的小爪子紧紧抓住树干,却又因为树枝的摇晃而难以稳住身形;野兔则在草丛中飞奔,耳朵紧紧贴在背上,三两下就消失在了草丛深处。我深知这场灾难的可怕,它就像一头张开血盆大口的巨兽,随时可能将一切吞噬,这也更加坚定了我离开的决心。
当我终于气喘吁吁地跑到隧道口时,我停住了脚步,双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我缓缓回头望去,那片曾经美丽的草原此刻已被乌云笼罩。乌云如同一块巨大的黑色幕布,沉甸甸地压在草原上方,几乎要和大地相接。原本一望无际的绿色草原,现在只剩下一片昏暗,狂风卷起的沙尘在草原上肆虐,模糊了视线。我犹豫了一下,脑海里浮现出那些可能被灾难吞噬的生命,那些还在草原上的动物们,它们该如何在这场灾难中生存呢?可是万俟道长的话又在耳边回响,那严肃而又不容置疑的声音仿佛在催促着我前行。
最终,我来到移位后的石板前,此时暴雨倾盆而下,豆大的雨点砸在我的身上,生疼生疼的。我在暴雨中将石板揭开,那石板又湿又滑,费了好大的力气才挪动它。我咬咬牙,还是钻进了隧道。隧道里漆黑一片,如同一个深不见底的黑洞,只有我手中充电灯发出微弱的光,那点光亮在黑暗中显得如此渺小。我沿着隧道小心翼翼地走着,每走一步都要先试探一下地面是否平整,水流声在寂静中显得格外清晰,那潺潺的流水声像是在诉说着什么,又仿佛在指引我走向未知的远方。(待续)
有诗云:
万俟道长泄玄机,
天灾无情正聚凝。
狂风骤雨飓风号,
梦境地道救赎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