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如果净坛使者老猪观见下界猎杀队员猎杀了一头六百多斤重的野猪,老猪的同类啊,不知会不会拿着猪耙直接从天上下得凡界来……
张碧柳父母家附近的猎杀人员通常是夜里六七点钟出发,到山上差不多就完全天黑了。
暗夜的天,正是野生动物们出来活动的时候。
猎杀队员个个身手矫健,精力充沛。
他们往往整夜整夜不睡,天亮后把猎回来的野味往厨房一放,倒头猛睡,鼾声震天,响雷也打不醒。
有一次猎杀到一只六百多斤重的野猪。
几个猎杀队员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由于野猪大重,他们抬不起,背不动,拖不回,拿不完。
最后只有就地把野猪解决。
几个猎杀队员娴熟而小心翼翼地把野猪的整张皮剥下来,不用说肯定能卖个好价钱啦。
野猪皮毛又厚又密,又硬又韧,血淋淋的,不知那些猎杀队员是怎么样把野猪的皮剥下来的?
不知他们几个人在后来不猎杀的日子里,有没有人为这些被杀的野生动物做恶梦?
……
几个猎杀队员在大山里忙乎了一整天,把大野猪分成几份,每人筋疲力尽地拿回家去了。
剩下那庞大的内脏,再也拿不完搬不动。
就用几个人的几件雨衣雨裤,小心包裹好,挖个大土坑,暂时掩盖好。
等几个人第二天白天再去搬回家。
由于那一次的大收获,这帮猎杀队员小赚了一笔,休息了好一阵子都没出山。
此种好吃懒做者,对猎杀野生动物有如此足的劲头,有如此浓厚的兴趣,如果用来学佛的话,说不定他们离佛比谁都近。
这第二座山上,还有很多小豪猪呢。
当然小豪猪也是猎杀队员的目标。
这第二座山上的豪猪还挺多种类的。
记得小时候,张碧柳家里经常能有豪猪身上的那种豪猪剑。
也叫豪猪刺。
她还经常拿着玩呢。
现在张碧柳是没兴趣玩这些可怜的动物身上的部件了。
还剩最后那座高山。
这第三座高山,是张碧柳去得最多的山。
因而张碧柳觉得,自己还是盘坐在此山隐居修行最恰当。
此山位于前两座山之后,在山脚下完全看不到观不着。
但是张碧柳站在父母家门口可以看到这座山的全貌。
也就是只有站在这座山的山顶最高处,才能看到本市的市区全貌。
小时候,张碧柳的眼睛还未形成近视,一年之中,能够好几次爬到这座山的山顶看市中心。
小时候很少去城里,到山顶看到了城里,张碧柳也感觉到那时就对本市的城中很熟悉。
可不是嘛,都登高远望过那么多次,比有些长在城中心的孩子对城里的面貌还清楚。
为啥张碧柳最喜欢这座高山呢?
原由来源于山下那几棵巨树上的松鼠。
张碧柳十分喜爱此山脚下那几棵参天大树上的松鼠。
此山脚下那几棵大树,要三四个人合抱才能围起来。
几棵连着生长,间距不远。
树上面的枝节枝叶散开,根本就看不到一丝儿天空。
以前张碧柳来此座山中收蕃薯时,碰上暴雨时,都是在这树下躲雨。
当然那时不懂打雷下雨时,不能站在大树下躲雨的原理。
正因为不懂,所以就不感到有什么害怕。
并且当地村民也没有出现过有谁在那些树下躲雨被雷击的先例。
那时张碧柳还小,就在树下贪玩,路过这几棵大树下时,突然听见“嗦嗦嗦”的几声响……
抬眼望去,张碧柳瞥见几只长长的小东西,在树条上窜来窜去。
那几只小东西嘴里还“吱吱吱”地欢叫着。
很显然,它们正在嘻戏玩耍。
仔细看去,这几只小东西身子长长的,都浑身长有毛发,油光水亮。
小脑袋圆圆的,尾巴翘起来,显得很大。
原来是几只松鼠。
张碧柳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几只活蹦乱跳的松鼠。
她还想去抓它们来着,奈何树太高,张碧柳爬不上去,只好作罢。
张碧柳一个人惊喜地在树下看了好久,这几只松鼠欢腾跳跃,十分灵活。
就算是有人能爬到树上去,也是不可能抓得住它们的。
从这以后,张碧柳老喜欢从那几棵大树下路过,每回都不忘抬头看看树间,寻找看有没有小松鼠?
那些松鼠实在是太可爱了。
张碧柳间或也很羡慕小松鼠们的自由自在。
张碧柳常常想,什么时候自己也能如那些松鼠一样无拘无束,无挂无碍,百无烦恼呢?
这回张碧柳来此三座大山探路,她决定只爬这座小时候老去的这座山。
也就是并排数着的第三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