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色界-梵辅天。
承上段,接着来。
都是一层又一层接着来的。
指境界!
如果欲望的习气已经去除,离开欲望的心已经浮现,即已发坚决的出离心,在各种佛教的规律仪式,能够喜爱并乐于去顺从,则该修行人能够行僧侣的德行,如此一类,称为梵辅天。
这一类人,依然没有断轮回。
9色界-大梵天。
还是承上段,再接着来。
如果觉得身心都通融圆明,威仪俱全,都能明了各种戒律并能遵守,则该修行人能够统领僧侣梵众,成为大梵王。
如此一类,称为大梵天。
这一类人,照样还没断轮回。
佛告诉阿难说,以上此色界三种殊胜的天境,一切苦恼不能侵犯,即基本上很少有烦恼了。
虽然不是真正修三摩提,但是心中所得到的清静,各种苦恼及五蕴不会从心起,这种境界,就是初禅的境界。
10色界-少光天。
佛告诉阿难说,其次在梵天中,统理梵人能够圆满梵行,即能够圆满僧侣的德行,心中寂然不动,身子动,心中如如不动,自然生出光明,如此一类,称为少光天。
这一类人,离斩断轮回还差一点点。
就是将断未断的境界。
11色界-无量光天。
又承上段,接着来。
在自然生光之后,能够光光相照,照耀无尽的十方世界。
无尽的十方世界,宛如琉璃所成,美妙极了。
如此一类,称为无量光天。
这一类人,功夫已经很了不起了,但还是没断轮回。
就是斩断烦恼轮回的黎明前的黑暗。
12色界-光音天。承上段,接着来的。
能够吸收护持此圆满的光明,成就自然的本体。
学佛都是自然的,自身能够生出及护持圆满的光明都是自然的。
就看各人的修行功夫了。
圆满的光明成就自然的本体后,化现清静而应用不尽。
如此一类,称为光音天。
光音天里的这一类人,还是没有断轮回。
佛告诉阿难,刚才此三种殊胜的天境,一切忧虑和苦恼都不能侵犯。
虽然不是真正修三摩提,但是心中所得到的清静,已经了解并降伏初漏,初漏就是五蕴之始。
这种光音天的境界,就是二禅的境界。
三摩提,又称为三昧、或者是三摩地、或者是三摩帝、或者是三么地、或者是三昧地等。
华语译为定,意即住心于一境而不散乱的意思。
三摩提者,谓已转依者,心住一境性。
三摩地云何?
谓于所观察事,随彼彼行,审虑所依一境性。
三摩地作何业?
谓智所依业。
智所依业者:心处静定,知如实故。
三摩钵底又称三摩钵提,三摩拔提,三摩跋提,是禅定的一种。
佛说:“若诸菩萨唯观如幻,以佛力故,变化世界,种种作用,备行菩萨清净妙行,于陀罗尼不失寂念及诸静慧,此菩萨者,名单修三摩钵。”
这正是:
佛经妙解甚深义,
渐次修行成大器。
诸菩萨行速圆满,
正见多闻清静义。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