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孟良辰回到旅馆的时候,秦程程拿着手机正在刷手机,抬头问:“你……辰哥,你看,有个人跟你很像哦。”
孟良辰看看手机里,果然在快音网站中,是自己在弹唱《你笑起来真好看》,播放量高达十几万。他咂咂嘴,坐在她面前开诚布公:“那就是我,那是我女儿。”
秦程程一副果然如此的样子,放下手机,问:“能不能跟我说一下这件事。”
“你不生气?”
秦程程说:“我为什么要生气,以前的你属于别人,以后的你属于我,不管未来发生什么,以后我们以后一起扛下来。”
孟良辰浑身一震,不可思议地看着她。
秦程程说:“中二班刘佳玥爸爸,幼儿园中二,大概是五周岁,那虚岁就是六岁。周岁是孩子离开妈妈肚子的时间,虚岁是孩子离开爸爸身体的时间。所以倒推的话,你在六年前和一个女人发生了一夜情。那时你十八岁,你在十八岁时有了一个小小的意外,是老天爷奖励你一个小小的天使。”
孟良辰也笑了。
“你经纪人知道这件事吗?”
“不知道。”
“那你要告诉她,即便你不想透露孩子的家庭,你有孩子这件事,可能会被人扩大化。”秦程程指了指手机,“你的形象,你的气质,你的音色,还有你的眼睛,我都能看得出来,你的那些极端粉丝肯定也看得出来。让苏洁提前做好公关文案,避免她被动。”
孟良辰点点头:“我其实一直都挺回避这件事,没想到现在自媒体这么发达了。”
“网络造神时代,任何人都可能成神。”秦程程又说:“辰哥,另外还有一件事你得重视起来,关于这一次炎龙奖的一些争议。”
孟良辰一边刷着秦程程的手机,一边给苏洁打了个电话。
《每日文娱报》简讯:《炎龙奖官方沉默引众怒,网友:请还给娱乐圈一个公平》
截至目前,炎龙奖官方尚未对孟良辰获奖引发的争议作出任何回应,这种 “冷处理” 的态度进一步激化了公众的不满。
网友纷纷在炎龙奖官方热博、绿泡泡留言,要求公开评选标准、公示投票细节,“给四位老戏骨一个说法,给观众一个交代”。
有媒体梳理发现,历届炎龙奖最佳男主角均由实力派演员获得,此次孟良辰的爆冷,是近二十年来争议最大的一次。
不少网友感叹:“连炎龙奖都开始向流量低头,炎国娱乐圈真的要完了,以后再也没有值得信任的奖项了。”
《炎国日报?文娱版》评论:《炎龙奖失焦:当流量碾压匠心,谁在消费观众信任?》
炎龙奖作为国内电视剧领域的最高荣誉,本应是演技标杆与行业风向的缩影。然而本届最佳男主角颁给孟良辰,却让这一奖项的权威性碎了一地。
张驿的细腻克制、刘火华的爆发力、文张的生活质感,皆是经数十年作品沉淀的硬实力,更遑论李冬康老师德艺双馨,其塑造的经典角色早已成为时代记忆。
孟良辰近年虽有进步,但演技中仍难掩青涩,情感表达流于表面,与四位前辈的艺术成就相去甚远。当 “小鲜肉” 的流量热度盖过老戏骨的匠心坚守,当奖项沦为资本博弈的工具,炎龙奖不仅辜负了观众的期待,更在透支整个行业的公信力 —— 长此以往,炎国娱乐圈谈何匠心,只剩急功近利的浮躁。
《娱乐先锋报》头版简讯:《爆冷!孟良辰击败四位戏骨摘炎龙奖,网友怒喊 “退奖”》
昨晚,第 xx 届炎龙奖颁奖典礼爆出最大冷门:年仅 26岁的 “流量派” 演员孟良辰凭借都市剧《温柔陷阱》(又名《杀夫》)摘得最佳男主角,击败张驿、李冬康等四位公认的实力派戏骨。
消息一出,# 炎龙奖不公# 、#孟良辰不配# 等话题迅速霸占热搜,累计讨论量超 5 亿次。不少网友晒出四位前辈的经典作品片段,对比孟良辰在获奖剧中的表现,直言 “眼神空洞、情绪断层,连基本的角色共情都做不到”。
业内人士匿名透露,此次颁奖结果或与资本介入、平台流量倾斜有关,引发公众对奖项公平性的强烈质疑。
《影视圈观察》深度评论:《孟良辰获奖背后:炎国影视圈的 “流量绑架” 困局》
孟良辰的意外获奖,绝非孤例,而是炎国影视圈长期被 “流量绑架” 的必然结果。张驿、刘火华等四位演员,每一位都手握多部高分作品,演技经过市场和时间的双重检验,而孟良辰的核心竞争力,始终停留在 “粉丝数量”“话题热度”“商业代言” 上。
此次炎龙奖的选择,本质上是将 “流量数据” 置于 “艺术价值” 之上,传递出 “演技无用、流量为王” 的错误信号。
当实力派演员的心血被流量明星的资本光环掩盖,当奖项失去筛选优秀作品的功能,炎国影视圈终将陷入 “劣币驱逐良币” 的恶性循环,未来何在?
《都市晚报》文娱简讯:《老戏骨陪跑?炎龙奖最佳男主引众怒,孟良辰被批 “德不配位”》
“李冬康老师都没拿奖,孟良辰凭什么?” 炎龙奖颁奖结果公布后,类似的质疑声在社交平台铺天盖地。作为娱乐圈的 “常青树”,李冬康老师深耕影视数十年,塑造了无数深入人心的角色,其敬业精神和演技造诣备受业内尊崇;张驿、刘火华、文张也各自凭借扎实的表演功底,成为观众心中 “实力派” 的代名词。
反观孟良辰,出道以来作品口碑平平,演技频繁被诟病 “卖弄色相”“表演青涩”,此次击败四位前辈获奖,被网友痛批 “德不配位”“踩在老戏骨肩膀上摘星”。有媒体统计,截至发稿,要求炎龙奖官方给出解释的网友请愿已超百万。
《星闻周刊》辛辣评论:《小鲜肉拿最高奖?炎龙奖这波操作,是娱乐圈要完的信号》
当孟良辰从颁奖嘉宾手中接过炎龙奖最佳男主奖杯时,炎国娱乐圈的 “荒诞剧” 又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所谓 “小鲜肉”,本是对年轻演员的中性称呼,如今却逐渐与 “演技拉胯”“靠脸吃饭” 绑定,而孟良辰的获奖,更是坐实了这一标签。
四位被击败的前辈,哪一个不是从底层配角做起,靠着一部部作品打磨演技,才走到今天的位置?孟良辰仅凭一部争议之作,就撬动了影视圈的最高荣誉,这不是对年轻演员的鼓励,而是对行业规则的践踏。当流量可以兑换奖项,当演技不再是核心标准,炎国娱乐圈离 “彻底完了”,只差最后一步。
《文艺评论报》专栏:《抛弃匠心,拥抱流量:炎龙奖的堕落与娱乐圈的迷失》
炎龙奖曾是无数影视人向往的荣誉殿堂,其评选标准一度代表着国内电视剧的最高艺术水准。但近年来,这一奖项逐渐偏离初心,从重视作品质量、演技实力,转向追捧流量热度、商业价值。
此次孟良辰击败张驿、李冬康等四位戏骨获奖,便是最直接的证明。四位前辈的演技,是对 “匠心” 二字的最好诠释 —— 他们为了一个角色深入生活体验数月,为了一句台词反复打磨数十遍,而孟良辰们则依赖滤镜、替身、后期配音,靠着粉丝打投和资本运作收割荣誉。当奖项成为流量的 “附属品”,当匠心被流量抛弃,炎国娱乐圈不仅迷失了方向,更失去了创作的灵魂。
《影视风向标》评论:《孟良辰获奖:不是年轻演员的胜利,是娱乐圈的悲哀》
有人说,孟良辰获奖是年轻演员的 “突围”,但事实恰恰相反 —— 这不是年轻演员的胜利,而是炎国娱乐圈的悲哀。真正的年轻实力派演员,靠的是扎实的表演、不断的学习、对角色的敬畏,而非资本的堆砌和流量的加持。
孟良辰的获奖,让那些默默努力、深耕演技的年轻演员寒心,也让观众对 “年轻演员” 这一群体产生误解。四位前辈的陪跑,不仅是对他们数十年演艺生涯的不尊重,更是对 “演技” 二字的亵渎。当娱乐圈的评价体系彻底失衡,当奖项成为资本游戏的筹码,我们还能期待什么样的优秀作品和演员?
孟良辰越看脸越黑,这些评论也太……到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