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
寒风初起,万物收藏。
但对于无数渴望进入体制内的年轻人来说,这一天却意味着新一轮冲刺的开始——江东省公务员考试报名通道,正式开启。
临川县城的网吧、图书馆,甚至一些单位的电脑前,都挤满了神色紧张又充满期待的年轻面孔。
对于许多普通家庭的子弟而言,这几乎是改变命运最重要、也最相对公平的路径。
郑浩坐在自己的办公电脑前,浏览器也停留在省考报名的官网页面上。
他的心情,远比其他考生复杂得多。
屏幕上,报考职位列表密密麻麻。
省直机关、各市岗位、县乡基层……选择很多。
以他的学历和专业背景,加上这段时间在基层住建局的实际工作经验,报考省发改委、省财政厅这类强势部门,或者明州市委市政府的关键岗位,都具有相当的竞争力。
如果放在几个月前,他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冲击更高的平台,摆脱基层的琐碎和憋屈,回到更广阔的天空,这本就是他来基层“镀金”的初衷。
但现在……
他的鼠标在几个省直和市级的热门岗位上徘徊,却迟迟没有点击确认。
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了“临川县”下面的职位上。
县府办综合科科员、县发改局业务股科员、乡镇街道公务员……
这些岗位,在以前的他看来,几乎是“保底”或者“迫不得已”的选择。
可此刻,这些名字却仿佛带着一种异样的吸引力。
原因无他,只因为一个人——苏曼青。
苏曼青毫不掩饰对郑浩的青睐,频繁地以“工作需要”为名,邀请郑浩参与各种商务活动和私人聚会。
马副局长对此乐见其成,甚至暗中推波助澜,将郑浩更多的工作内容调整为与苏曼青公司对接。
郑浩起初还有些忐忑和不适,但很快便被苏曼青的魅力和无微不至的关怀所淹没。
与林薇那段较为青涩、克制、充满校园浪漫色彩的恋情相比,苏曼青带给他的,是完全不同的体验。
她热情如火,大胆奔放,那种毫无保留的渴求与满足,是郑浩从未经历过的极致欢愉。
更让郑浩难以抗拒的是,苏曼青并不仅仅满足于这种欢娱。
在无数个缠绵后的深夜,或是悠闲的周末午后,她会像一位耐心的姐姐,将自己混迹商场、周旋于权力场多年的阅历、见识、甚至是一些不足为外人道的“潜规则”和“生存智慧”,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
如何察言观色,如何揣摩人心,如何利用规则,如何在复杂的利益博弈中为自己争取最大利益……
这些在书本上学不到、在基层工作中需要碰无数钉子才能略微领悟的东西,苏曼青用最生动、最直接的方式灌输给他。
郑浩感觉自己像一块干涸的海绵,疯狂地吸收着这些“养分”。
他明显地感觉到,自己的眼界在拓宽,思维在变得更加缜密和复杂,处理人际关系时也多了几分游刃有余。
这种快速“成长”的感觉,混合着生理上极致的愉悦,形成了一种强大的魔力,让他深陷其中,难以自拔。
苏曼青像一株艳丽而危险的罂粟,明知有毒,却让人沉醉于她带来的迷幻与快感。
郑浩知道,如果选择报考省里或市里的岗位,一旦考上,就意味着要离开临川,离开苏曼青。
省城或市区,固然有更广阔的平台,但那里也意味着更多的竞争、更复杂的环境,以及……远离苏曼青温暖怀抱的孤独。
而留在临川呢?
虽然平台小了些,但有苏曼青这座“靠山”,有马副局长的“器重”,加上自己哥哥的背景,未来的发展未必就差。
至少,可以过得非常舒服、滋润。
更重要的是,可以继续享受和苏曼青在一起的时光。
那种被需要、被引导、被珍视的感觉,弥补了他初入社会以来的诸多失落和寂寞。
但郑浩脑袋里运转了十多年的理性思维并没有消失。
在无数个深夜,当欲望的潮水退去,独自躺在床上的郑浩,会陷入深刻的自我批判。
他唾弃自己耽于温柔乡的软弱,警惕苏曼青带来的那些“捷径”背后可能隐藏的巨大风险。
他清醒地知道,苏曼青传授的很多“经验”,尤其是那些游走于灰色地带甚至触碰红线的手段,是绝对不可以亲身去试的。
但他同时又有一种近乎贪婪的想法:
知道这些,未必是坏事。他可以不用,但不能不知。
这些“黑暗知识”,至少能让他了解那些使用非常手段的人是怎么想的,甚至……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用来对付那些人。
这种清醒的自我批判,虽然加深了他的精神压力和负罪感,却也像一盆盆冷水,让他始终保有一份警惕,不至于完全迷失。
现在,这份清醒,体现在了公务员考试的报名选择上。
他内心挣扎着。
是选择看似更光明、更符合传统“正道”的上升路径,离开这个温柔陷阱?
还是选择留在临川,走一条或许更便捷但也更不确定的路?
鼠标的光标,在两个选项之间来回移动。
然而,在这种自我的矛盾之中,更容易让人了解自己的本性。
郑浩的脑中,突然跳出一个念头,像一道闪电,劈开了所有的犹豫和纠结。
省委办公厅!
为什么不试试省委办公厅?
这个念头一旦出现,便迅速变得清晰而坚定。
省委办公厅!
那是全省权力的核心枢纽!是距离省委书记最近的地方!
平台之高,视野之广阔,远超省直其他部门,更不用说市级和县级机关了。
如果自己能考进省委办公厅,哪怕只是做一个普通的科员,其意义也非同凡响!
首先,这能从根本上摆脱“郑书记弟弟”这个标签带来的困扰。
在明州,无论他取得什么成绩,别人首先看到的都是“郑仪的弟弟”。
这种光环,既是庇护,也是枷锁。
但如果他去了省委办公厅,在更高的平台上,靠自己的努力站稳脚跟,那么“郑仪弟弟”的身份就会相对淡化。
人们会更看重他本人的能力和表现。
其次,省委办公厅的工作经历,本身就是一笔极其宝贵的政治资本。
在那里接触到的人、处理过的事,将极大提升他的格局和能力,这对于他未来的长远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徐志鸿书记!
哥哥郑仪和徐书记关系密切,这是不争的事实。
只要自己能进入省委办公厅,凭借哥哥这层关系,加上自己努力表现出色,进入徐书记的视野几乎是必然的!
如果能得到徐书记的赏识和栽培……
那未来的发展空间,将不可限量!
想到这里,郑浩感觉自己的血液都热了起来。
一种强烈的兴奋感和野心,压倒了对苏曼青的不舍,也压倒了留在临川享受安逸的念头。
是的,这是绝对正确的道路。
这才是他郑浩应该去的地方,是他寒窗苦读、在基层摸爬滚打后,理应攀登的高峰。
但他对苏曼青的感情是真的。
千真万确的真。
即便带有利益的考量,即便知道前路危险,但那份被理解、被需要、被珍视的感觉,是真实存在且难以割舍的。
他不能一走了之,不能用一个冷漠的转身来结束这段关系。
他需要好好处理。
他需要和苏曼青好好谈一谈。
郑浩掏出手机,拨通了苏曼青的号码。
“曼青,晚上有空吗?我想……和你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