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如丝缕般穿透树叶的缝隙,洒落在清风书院后山蜿蜒的小径上。
楚阳在林婉儿的带领下,沿着这条静谧的小路,满怀期待地寻找那位隐居的老儒。
一路上,林婉儿细心地为楚阳讲述着她所听闻的关于老儒的零星事迹。
据说,这位老儒年轻时曾在儒道修行之路上大放异彩,后不知为何选择在后山隐居,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但他对儒道的见解却愈发深邃。
随着他们逐渐深入后山,周围的氛围越发清幽。
潺潺的溪流声在不远处传来,仿佛在演奏着一曲自然的乐章。
林婉儿突然停下脚步,指着前方一片被翠竹环绕的幽静之地,轻声说道:“楚阳,那里应该就是老儒的竹舍了。”
楚阳抬眼望去,只见几间质朴的竹舍错落有致地坐落在竹林之中,竹舍周围摆放着一些简单的石桌石凳,显得格外宁静祥和。
两人缓缓走近竹舍,楚阳心中不禁涌起一丝紧张与敬畏。
他整理了一下衣衫,轻轻叩响了竹舍的门。
片刻后,门“吱呀”一声缓缓打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出现在他们面前。
老者身材清瘦,身着一袭素色长袍,虽面容布满皱纹,但眼神却如星辰般睿智明亮。
他目光温和地打量着楚阳和林婉儿,轻声问道:“两位小友,所为何事?”
楚阳赶忙恭敬地行了一礼,说道:“前辈您好,晚辈楚阳,听闻前辈对儒道修行见解独到,如今晚辈在修炼文心剑影法术时遇到瓶颈,特来向前辈请教,还望前辈不吝赐教。”
老者微微点头,示意他们进入竹舍。
竹舍内布置简单,一张木桌,几把竹椅,墙壁上挂着几幅墨迹未干的字画,处处透露着一股淡雅的书香气息。
老者坐在竹椅上,示意楚阳和林婉儿坐下,然后缓缓开口道:“文心剑影之术,乃儒道法术中的精妙法门,需心境与力量同步提升。
你太过执着于力量,而忽略了心境的修炼。心境若不稳固,力量再强,也难以发挥出此术的真正威力。”
楚阳听后,心中豁然开朗,仿佛一道光照进了他一直以来困惑的迷雾之中。
但他仍有些疑惑,于是再次恭敬地问道:“前辈,晚辈愚钝,还请前辈明示,该如何提升心境?”
老者微微一笑,起身走到竹舍门口,指了指竹舍外那片郁郁葱葱的竹林,说道:“你看这竹子,生于山林,长于天地之间。无论风雨如何肆虐,它始终坚韧不拔,虽有弯曲,却从不折断。
它谦逊有节,每向上生长一分,便多一分虚心。你每日在此感悟竹子的坚韧与谦逊,或许能有所收获。”
楚阳顺着老者的手指望去,只见那片竹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
阳光洒在翠绿的竹叶上,闪烁着点点光芒。他凝视着这片竹林,心中若有所思。
此时,一阵清风吹过,竹叶相互摩挲,仿佛在诉说着儒道的真谛。
楚阳闭上眼睛,用心去感受这一切,他仿佛看到竹子在狂风暴雨中不屈的姿态,领悟到了坚韧的内涵;
又仿佛看到竹子节节攀升,却始终保持虚心的品格,明白了谦逊的意义。
林婉儿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楚阳沉浸在感悟之中,她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她知道,楚阳对儒道修行一直怀着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追求,相信这次在老者的指引下,他一定能突破瓶颈。
不知不觉间,日头渐渐西斜,天边染上了一抹绚丽的晚霞。
楚阳缓缓睁开眼睛,眼中闪烁着兴奋与坚定的光芒。
他转身面向老者,深深地鞠了一躬,说道:“前辈,多谢您的指点,晚辈已有所悟。”
老者微笑着点点头,说道:“去吧,希望你能早日突破瓶颈,在儒道修行之路上越走越远。”
楚阳和林婉儿告别老者,沿着来时的路返回书院。
此时的楚阳,心中充满了对未来修炼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