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兵现场人头攒动,气氛异常热烈,李倚站在高台上,满意地看着眼前的景象。只见一个个青壮年在登记完个人信息后,都乖乖地站到一旁,等待着下一步的考核。
这次征兵,李倚特意增加了名额。陈二牛和曹延所带领的队伍,规模也从原来的队扩展成了旅,每个旅下辖两队,每队五十人,总共一百人。
与以往府兵编制不同的是,由于马匹数量较多,李倚将每旅骑兵的比例从十分之一提高到了十分之二。
陈二牛和曹延的官职保持不变,依旧担任果毅都尉,但旅帅、队正和副队正这些职务目前还空缺着,需要等到军校开办之后,通过下次的考核来确定人选。
而火长的职务则有所增加,将由这次守城战中表现出色的士兵来担任。
至于亲卫队,规模也从原来的二十人扩充到了六十人,而且全部都是骑射技术俱佳的精锐士兵。曹大猛的职务依然没有变动。
正当李倚思考着兵员的分配问题时,陈二牛突然走了过来,他压低声音,似乎有些担忧地问道:“都头,真的打算让那些俘虏也参加征兵吗?”
李倚站在高台上目光凝视着那些被脚镣束缚、正在登记的俘虏们。他没有犹豫,大声道:“无妨!两军交战,各为其主,我并非嗜杀之人,我愿意给你们一个机会!”
他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清晰地传入每一个俘虏的耳中。
李倚是故意让这些俘虏听到他说的话。
果然,当他说完这番话后,那些俘虏们都有些触动。他们彼此交换着眼神,似乎在重新审视这位都头。
李倚见状,嘴角上扬,对站在一旁的陈二牛说道:“陈都尉,你去命人把他们的脚镣打开。”
陈二牛有些惊讶地看着李倚,似乎想要说些什么,但最终还是忍住了。随后转身前去传达李倚的命令。
李倚则走下高台,径直来到征兵处。他站在那些俘虏面前,再次高声说道:“我李倚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今日给你们这个机会,也希望你们往后能用你们的行动来证明我的眼光没有错!”
他的声音铿锵有力,充满了自信。这些俘虏们听后,心中的感动愈发强烈。
随着士兵们将这些人的脚镣打开,金属碰撞的声音响起,脚镣被一一解开,这些俘虏终于恢复了自由。
当脚镣被解开,这些人不约而同地跪倒在地,齐声高呼:“我们愿意誓死追随都头!”
李倚满意的点点头,开口道:“好了,你们起身吧。继续登记!”
随着这个小插曲的结束,征兵工作继续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李倚站在一旁,静静地观察着人群中的应征者。
突然,他的目光被一个身影吸引住了。那个人混在一群百姓之中,却显得格外引人注目。李倚定睛一看,觉得这个身影有些眼熟,于是他迈步朝那个人走去。
而此时,人群中的刘景也注意到了李倚的动向。当他看到李倚径直朝自己走来时,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激动之情。
待到李倚走到他面前时,刘景连忙恭敬地行了一个大礼,他的动作显得有些拘谨,与他平日里读书人的形象大相径庭。
显然,刘景已经收起了他的傲气,对眼前这个看起来比他年轻不少的少年将军充满了敬畏之情。
李倚见状,连忙伸手拦住了刘景,微笑着说道:“刘景,长安崇玄学助教?”
刘景闻言,心中一惊,他万万没有想到李倚竟然能够如此准确地说出他的名字和来历。他连忙开口道:“李都头竟然还记得在下的名字,这真是让在下感到无比荣幸啊!”
在唐朝,一般只有晚辈男子对长辈或者尊长才会自称“在下”。从刘景的这番话中,可以看出他对李倚的崇拜之情已经到了相当高的程度。
而李倚之所以记得刘景,实在是因为逃难至此的读书人本就不多,而且他还是教授道家经典的崇玄学助教就更让他记忆深刻了。
当日只是因为一时没有好的职位给他安排,且后面事情多起来,因此才把他忘在脑后了,如今见到他竟然也想来报名参军,于是便决定给他安排一个职位。
思索了一会,李倚问道:“刘景,你除了传授道家经典以外,可还习得其他学问?”
刘景思索片刻后,面露惭色,轻声说道:“在下对于其他方面确实并非精通。”
听闻此言,李倚不禁感到些许失望。要知道,崇玄学乃是唐玄宗创立的学府,其目的在于通过道举选拔出那些对各种道家经典学说有着精深造诣的人才。
道举的形式与明经科颇为相似,然而,两者的考试内容却大相径庭。通过道举考试并合格的人,被称为道学举士。
此外,由于李唐皇室对道教的极力推崇,道举在当时备受重视,参加考试的人数也相当可观。然而,对于如今的李倚而言,道举似乎并无太大实际意义。毕竟,他无法想象学校或军队里会整日讲授《道德经》这样的道家经典。
正当李倚为此感到左右为难之际,突然间,一个念头如闪电般划过他的脑海。他意识到,道家学说中所蕴含的深刻哲学思想和智慧,或许能够在另一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李倚心想,这些道家学者对于洗脑这一问题想必颇为擅长。既然如此,他们岂不是可以为军中的士兵们进行思想工作,向他们灌输忠己爱国的理念呢?
在李倚的眼中,僧侣和道士们似乎都非常适合从事这项工作。
想到这里,李倚嘴角微扬,随后郑重地对刘景说道:“刘景,你就不用去报名参军了,从今天起,留在我身边,我有其他重要的职务要交给你。”
李倚心中早已有了一番盘算,他打算将刘景留在身边,亲自教导他一些后世政治工作的方法和技巧。等刘景掌握了这些知识后,再将他派往军队中,相信他一定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听到李倚的话,刘景瞪大了眼睛,满脸惊愕,似乎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然而,仅仅是一瞬间,他便回过神来,连忙行礼感激涕零地说道:“多谢都头赏识!在下定当不辱使命!”
李倚见状,满意地点了点头。
今天连续完成了几件重要的事情,李倚心情愉悦,他转头看向曹大猛、曹延和陈二牛三人,把他们喊了过来,按照自己刚刚所想的兵员分配措施说了一遍,让他们照做。
曹大猛等人听后齐声应道:“是,都头放心!”
安排好一切后,李倚带着刘景转身离开了校场,只留下曹大猛等人继续忙碌着征兵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