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倚正坐在桌前,手托着下巴,眉头微微皱起,思考着未来的规划。他时而在纸上写写画画,时而轻轻摇头,时而又微微点头,似乎在权衡着各种方案的利弊。
就在这时,门外突然传来侍卫洪亮的通报声:“都头,曹都尉有事禀报!”
声音打破了房间内的宁静。李倚微微一怔,从沉思中回过神来。
其实,李倚虽在他所管辖的这座县城内单方面重建了府兵编制,但他心里明白,这只是初步的尝试,并没有完全恢复府兵制度。
在他的内心深处,还是认为募兵和府兵制应该同时执行。他打算建立两到三支完全精锐的职业军队,这些军队的士兵专门用作征战沙场,开疆拓土。
而常备军则采用府兵制,平时他们就是普通的百姓,耕种土地,过着平凡的生活;一旦战争爆发,他们就可迅速集结,拿起武器,成为保卫家园的战士,这样的军队用作守城即可。
除此之外常备军要做到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就可以避免将领与士兵之间形成过于紧密的关系,从而防止再次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藩镇割据带来的战乱和动荡,让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国家也陷入了四分五裂的困境。
而职业军队的大小将领也要随时轮换,同时士兵除了思想工作要做好,让他们明白为谁而战,奖罚也要分明,并不能一味的压榨士兵。
因此,虽然他建立了府兵的编制,但实际上这两队人马还是按照职业士兵的标准来训练和管理的。所以,侍卫称呼他为都头也并不是不可以。
李倚回过神来,连忙站起身来,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衫,然后吩咐道:“好,快快有请曹都尉!”
不一会儿,只见曹延迈着大步,风风火火地走了进来。他一进门,便立刻躬身行礼,朗声道:“都头,有紧急军情!前往渑池的屯将来报,河阳刘经偷袭李罕之,李罕之退出渑池,李罕之部将李瑭带领三百人马往崤山而去。”
听到这个消息,李倚不知道是应该喜还是忧,喜的是本来只是前去招揽流民的屯将反而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情报,忧的是李瑭带领的三百人马如果翻过崤山,来到永宁势必会有一场战斗,毕竟李罕之的手下可不是什么良善之辈。
不过尽管眼前的局势显得颇为严峻,李倚内心还是跃跃欲试。在这之前,他所带领的队伍一直面对的不过是些贼军、土匪和溃军之流,那些乌合之众的战斗力着实有限,与他们交锋比较轻松。
可这一次截然不同,他们即将正儿八经地面对几百名正规军。这对于李倚而言,就像是一场前挑战,他迫切地想要试试自己的斤两,看看自己和手下这群兄弟们在真正的硬仗面前,到底能爆发出多大的能量。
同时战场是一座最好的熔炉,能让人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快速成长。他手下的大部分士兵,虽然平日里也经过了一些训练,但毕竟缺乏真正的实战经验。
这一次与正规军的交锋,无疑是一次绝佳的磨练机会。更何况,他们作为守城一方,占据着地理上的优势,城墙高耸,易守难攻,只要部署得当,未必不能给敌军一个狠狠的教训。
怀揣着这样的想法,李倚的目光落在了身旁的曹延身上。他看了下曹延,沉声道:“你预计对方还有多久能到达永宁城下?”
曹延听到李倚的询问后,陷入了思索之中。他在脑海中仔细地分析着敌军的行军速度、路线以及可能遇到的阻碍等因素,过了好一会,才回道:“预计明日下午对方即可赶到。”
李倚轻轻地点了点头,随后吩咐道:“从现在开始,不断派出探马,时刻侦察敌人动向。将敌人的一举一动都及时准确地汇报回来。同时,命令士兵进入备战状态,准备好守城器械。”
曹延恭敬地行了一礼,大声领命道:“是!”然后便转身匆匆离去,去布置县城防御而去。
待曹延消失后,李倚也坐不住了。他站起身来,朝着侍卫道:“速去备马!”
门口侍卫听到命令,朝着马厩飞奔而去。不过短短一会儿的工夫,几匹马儿被牵了出来,它们不安分地刨着蹄子,发出阵阵嘶鸣声。
李倚大踏步走到马前,一个箭步飞身而上,稳稳地坐在马背上。他双腿轻轻一夹马腹,马儿便朝着城门方向疾驰而去。
守城门的士兵们远远瞧见李倚策马而来,双手抱拳,齐声说道:“参见都头!”
李倚见状,赶忙抬手摆了摆,示意不必多礼,随后便出了城门,李倚勒住缰绳,让马儿缓缓前行。
他仔细地观察着县城的城墙以及周边的环境。永宁县城墙是夯土结构,由于建筑技术的落后和材料的匮乏,只有4米左右的高度。同时只有城墙两侧和一些关键位置,有一些砖墙进行加固。
城外的护城河,如今却早已在过往的战争中被填平,只剩下一片干涸的河床,河床上堆满了碎石和杂物,偶尔还能看到一些生锈的兵器和破碎的盾牌。
城墙上的防御设施也寥寥无几,好在后来补充了一些滚木和巨石用作防御。
不过,李倚心中倒也没有太过担忧。他暗自思忖着,对方几百人马,想来也未必会携带什么攻城器械。以这县城现有的防御力量,再加上城中士兵和民兵的守卫,想要守住这座城,倒也不是什么难事。
想到这里,李倚稍稍松了一口气。他拍了拍马脖子,那马儿似乎领会了主人的意思,撒开四蹄,围着县城周边开始缓缓绕行。
一圈看完过后李倚相对安心不少,由于洛河已经融冰,敌军能够攻击的也就三面城墙,而且对方人数也不多,同时进攻三面也会捉襟见拙,届时看对方的主攻方向,做好兵力的安排和部署防守下来并不是什么难事。
想到这里李倚不禁期待起明天的守城之战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