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长安郊外,此时已是绿意盎然,曲江池畔,新发芽的垂柳与终南山的融雪汇成的溪流交织成网,而远处,晨间的终南山云雾如素纱垂落,如梦如幻间好似仙境。
李倚一行人来到曲江池畔的时候,曲江池已是热闹非凡。达官贵人、文人墨客皆在此处游玩赏景。湖面上,画舫穿梭,丝竹之声隐隐传来。岸边,有人支起画板作画,也有人席地而坐吟诗作对。
贵族女子们以草地为席,四面插上竹竿,解下红裙,将裙子连接起来挂在竹竿之上,形成一个临时的幕帐,她们便在其中宴饮赏花,时不时还会对正在吟诗的某个文人指点一二。
李倚今日骑着骏马,身着紫色长袍,腰间的亲王金鱼袋和鎏金铜銙腰带彰显着亲王的身份,整个人是神采奕奕,俊秀非凡。
“承恩,杜家娘子现在何处?”在府中待了多日的李倚有些兴奋,美景佳人都让他感到心情愉悦。
跟在身后的王承恩马上上前答道:“大王,吏部侍郎之子举办的诗会在紫云楼。”说完指向了池畔一座高大建筑。
李倚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只见池畔边有一座三层高楼阁,李倚点了点头,吩咐刘禄安,先寻一处草地把行障搭起,之后便可自由游玩。
李倚则是带着王承恩、锦茵和陈二牛下马后徒步前往紫云楼。
方才到达紫云楼,便被两位家丁模样的人拦住去路,其中一人看李倚贵气非凡,还带有侍卫和婢女,知道来人有些来头,便客气的行礼说道:“郎君,今日我家主君已包下紫云楼,概不对外开放,还请郎君移往他处。”
李倚还没说话,王承恩便大声呵斥道:“大胆,睦王在此,你二人怎可放肆!”
旁边的陈二牛也适时的往前一步,作拔刀状。
两人一见此情景,慌忙跪下磕头道:“奴二人不知睦王身份,罪该万死,还望睦王恕罪。”
外面的吵闹声也惊动了里面之人,不多时一个管家模样的人走了出来,看见李倚,忙恭敬行礼,又训斥了二人几句,这才道:“不知睦王驾临,有失远迎,还请睦王多多担待。”
李倚也没有为难这他们,“无妨,本王现在可否进去了?”
两人忙起身让出一条道路。李倚几人在管家接引下进入紫云楼,待上到三楼,尽管还未进入房间,李倚都已听到里面传来的喧哗之声。管家推开门,做了个请的姿势。
待李倚进入房内,原本热闹异常的席间,顿时安静了下来,众人目光齐聚在李倚身上。吏部侍郎崔胤之子崔有文1先是一愣,又马上迎上前来,笑容满面道:“睦王前来怎么不知会下官一声,下官也好做些准备迎接睦王。”
李倚打断了众人想要起身行礼的做法,目光扫过众人,房间两侧分别坐着数十名官宦子弟和文人墨客,里面还有一个小房间,隔着障幕,隐约间露出几个佳人身影,但由于障幕遮挡,看不清佳人模样。
李倚随意道:“不必多礼,本王恰好今日外出踏青游玩,偶闻崔参军正在此处举办诗会,心下好奇,便不请自来,没有打扰到诸位吧?”
崔胤客气的说道:“睦王多虑了,睦王能来参加下官举办的诗会,是在下的荣幸。”说完便把李倚引到上首座位坐下。
陈二牛和王承恩立于李倚身后,锦茵则跪坐在李倚身旁服侍。望着桌上的美酒佳肴,李倚也不客气,便开始享用。同时琢磨着等下如何接近杜云知。
“好了,你们继续吧,当本王不存在便好。”
李倚话虽是这样说,但众人随着他的到来,席间气氛也变得拘谨了许多。崔胤见此暗自着急,忙起身拿起酒杯对众人说道:“诸位,睦王驾临紫云楼,实我等荣幸,还请举杯共敬睦王。”
众人闻听连忙拿起酒杯向李倚敬酒,李倚也拿起酒杯回敬道:“诸位随意点便好,万不可因为本王的到来而拘束。”
众人闻言,稍稍放松了些。酒过三巡,诗会重新开始。崔胤站起身来,笑道:“刚刚守愚2一首鹧鸪诗让我等前面所做诗句都黯然失色,睦王既已来到此处,还请睦王点评一二。”
说罢便吩咐誊抄之人拿来给李倚观看,众人旋即也望向李倚。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李倚看着这首诗头疼不已,他哪懂什么诗,大概明白说的就是思念故乡一类,但看见众人的眼神,尤其障幕后传来的期待眼神,李倚也只得硬着头皮胡说了。
“守愚此诗甚好,既描写了鹧鸪的的形象和环境,又表达了游子的思乡之情,情景交融,含蓄蕴藉,更重要的是诗歌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颇有当年杜工部之风范。”
众人被李倚的话语惊住了,未曾想李倚竟给出了如此高的评价,李倚对面一中年文士更是激动的看着他,李倚心下了然,此人估计就是所谓的守愚了,不过他对晚唐的诗人了解不多,也不知道他到底是什么来头。
“守愚,想不到睦王对你的诗评价竟如此之高,还不快谢谢睦王。”崔胤笑道。
中年文士忙站起身来,举起酒杯,语气颤抖道:“谢睦王!今日能得睦王如此点评,实乃守愚之幸。”说完一口气喝了三杯酒。
李倚大概明白这些人为啥激动,现在坐在这里的文人估计都是些还未进士及第之人,而且观他们所穿服饰应当出自寒门,之所以来参加这些诗会,也是希望自己的诗能被这些官宦子弟赏识,由他们传播出去,虽说他李倚只是一个无权无势的亲王,但身份摆在这里,经他点评为佳作的作品必定也会闻名长安,对日后仕途之路会有所助力。
李倚也微笑回道:“守愚不必多礼。你既能写出此等诗句,想必也是才学出众,日后还要多加努力,早日为朝廷出一份力。”
就在众人其乐融融之际,此时一个不和谐的声音传来,:“睦王,当今形势,我等努力又有何用?朝廷腐败,我等文人报国无门,又当如何为国效力,还请睦王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