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皇太一,阴阳家的规矩如今形同虚设!”
赢天帝冷声讽刺。
一股强大的力量弥漫开来,星魂当场吐血倒地。
“殿下手下留情!”
东皇太一微微抬手示意,请赢天帝入座。
---
在众人敬畏的眼神中,赢天帝步入大殿,东皇太一和绯烟随后跟进,殿门随之关闭。
“带星魂下去救治吧。”
人群中有人提议。
若非东皇太一及时现身,星魂此刻恐怕已经性命难保。
在这阴阳家中,他是天才,但在赢天帝和绯烟面前,不过是个普通人。
大殿内,东皇太一感慨道:“绯烟,多年未见,不想你也达到了这一境界,实力直追于我。”
绯烟淡然回应:“多亏殿下栽培。”
东皇太一转向赢天帝,拱手行礼,“恳请殿下恕罪!”
赢天帝嘴角微扬,“东皇太一,你这句话我不太明白,何罪之有?”
东皇太一愈发慌张,“殿下,我隐瞒幻音宝盒之事并无私心,只是想先查明 ** 后再告知您!”
“我只是想有所建树,请殿下原谅!”
东皇太一清楚,赢天帝此行必然是为了幻音宝盒。
除却此事,阴阳家还有何事能让赢天帝亲自前来?
东皇太一起初隐瞒幻音宝盒之事,实则出于私心。
多年来,嬴天帝未曾提及此事,他便以为对方不知情。
然而,当嬴天帝对阴阳家的态度逐渐变化时,他意识到秘密可能已被察觉。
不久之前,月神传来消息,嬴天帝对阴阳家极为不满,东皇太一明白拖延无益。
还未行动,嬴天帝已亲自到访,若来者是不良帅或其他人,恐怕阴阳家难逃劫难。
“本宫已给予你充足时间,你却执迷不悟!”
嬴天帝冷笑。
东皇太一步入大殿,顿时,殿内化作一片浩瀚宇宙。
星空中,幻音宝盒缓缓显现。
嬴天帝轻蔑一笑,虽觉虚华但亦承认其震慑力。
“此乃幻音宝盒。”
东皇太一介绍道。
嬴天帝拿起宝盒把玩:“关于苍龙七宿,你了解多少?”
“记住,仅此一次机会!”
东皇太一点头,知嬴天帝意在警示。
幻音宝盒一事既成过往,但他若再有隐瞒,将再无转机。
“我追寻苍龙七宿之秘已久,所得信息不少。
相传,上古时期,大禹治水分九州,铸九鼎以镇气运。”
“九鼎代表九州,山川奇物皆刻于其上,象征天命所归,九州合一。”
“自那时起,九鼎吸纳九州气运,成为权力象征。
至周朝衰败,周天子为复兴,寻得能工巧匠,将九鼎毁去,九州气运尽聚七宝盒中。”
“此七宝盒的秘密唯周天子知晓,若周朝 ** ,其后人可用盒中气运重振周室。”
周天子察觉各地诸侯对九鼎觊觎,便秘密重铸九鼎,对外宣称沉入泗水。
诸侯闻讯纷纷派人探寻,果然有人找到部分鼎器。
数百年后周朝衰亡,关于七个宝盒的秘密流传开来,却无人知晓其内蕴藏九州气运。
这七盒最终落入七大国之手。
嬴天帝从东皇太一处得知诸多隐秘,追问绯烟与幻音宝盒与苍龙七宿的关联。
东皇太一震惊不已,不知嬴天帝如何得知此事。
绯烟身为周天子后裔,唯有她能揭开苍龙七宿的秘密。
嬴天帝思虑重重,七宝汇聚九州气运,集齐可助人掌控天下。
然而蜀山与虞渊封印又扮演何种角色?它们是否与苍龙七宿有所交集?嬴天帝陷入深思。
秦国终将一统天下,但征服诸天万界需借助何法?飞升是否可行?
嬴天帝修为已达陆地神仙巅峰,距成仙仅一步之遥,但他隐隐觉得即便飞升也无法通达异界。
或许苍龙七宿才是关键?但二者似无直接联系。
至于虞渊封印,则可能与凝聚人皇位格所需的人族气运有关。
蜀山守护的虞渊封印可能是通往其他世界的门户,但前提是要有人解开苍龙七宿,凝聚人皇位格,提升世界等级,使所有人获益。
否则,以目前的实力开启此门,对这个世界来说将是一场灾难而非机遇。
嬴天帝计划先 ** 苍龙七宿,再去蜀山查看情况。
若他的推测无误,征服诸天还需很长时间。
\"东皇太一,继续调查苍龙七宿的信息,务必准确无误。
此外,召回所有派往蜀山的人,现在不宜行动,时机未到。\"
东皇太一感到绝望,无论何事,嬴天帝似无所不知。
\"遵命!\"东皇太一低头,面具遮掩下透出疑惑与不甘。
嬴天帝察觉后淡然说道:\"我的情报远超你的想象。\"
话毕,嬴天帝携绯烟离去。
嬴天帝走后,东皇太一迅速召集阴阳家成员搜集苍龙七宿线索,并召回驻扎蜀山的 ** 。
嬴天帝太过恐怖,东皇太一觉得自己的一切仿佛都被看穿。
次日早朝...
王宫朝堂气氛凝重。
嬴政刚通报了匈奴入侵赵国的消息,意指即将开战。
头曼单于率十万大军进攻赵国,却被李牧击败,伤亡惨重撤回草原。
赵国及其他三国同样损失惨重,虽击退匈奴,自身亦伤亡无数。
双方为生存拼杀,互不相让。
为防匈奴再次入侵,各国加强边防部署。
秦国这些年接连击败匈奴,实力愈发雄厚,连匈奴都不敢轻易派兵入境,稍有动作便被秦军击溃。
“诸位爱卿,眼下各国正被匈奴困扰,正是出兵的好时机。
寡人计划先攻灭赵、齐两国。”
接下来,秦国需制定策略,商讨如何同时应对赵、齐两国的抵抗。
待赵、齐两国被平定后,下一个目标将是魏国,而楚国疆域广阔,暂留作最后一役。
嬴政端坐殿中,目光扫过满朝文武。
最前排,嬴天帝身着黑袍,卓然而立,位居嬴政左首,负手闭目。
嬴政淡声道:“诸位爱卿,寡人麾下大军数十万,粮草充足,对赵齐用兵,诸位有何见教?”
王翦出班奏道:“大王,公输家的新式军械尚需时日完善,若此时出兵,赵齐两国势必拼死抵抗,我军恐将付出巨大代价。”
“而且目前国内仍有六十万大军,不宜全数出动。”
对于将领们来说,战争固然意味着建功立业的机会,但若伤亡惨重,则绝非好事。
更何况,一旦秦军对赵齐开战,魏楚两国又怎能坐视不理?赵齐 ** 后,下一个挨打的便是它们。
一旦赵齐覆灭,魏楚必然惊惧,转而全力抗秦,秦军将面临南北夹击的局面,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境。
若魏楚趁机出击,秦国将不得不陷入持久战。
虽然秦军实力强劲,但若四国联合,兵力何止百万?即便能够取胜,也必是惨胜!
“天下统一乃大势所趋,早晚都要出兵。
难道以后出兵,他们就不会考虑联手抗秦吗?”
“目前他们自身难保,正是出兵的最佳时机。
至于魏楚两国,寡人自有对策。”
“齐国之事交由武安君负责,眼下只需集中力量对付赵国即可。”
赵国名将李牧,其军事才能不逊于王翦,且熟悉本土地形,更被授予与白起相同的武安君称号,实力不容小觑。
当前,秦国除了白起和王翦之外,几乎没有其他人能在战场上与赵国名将李牧抗衡。
白起目前正忙于攻打齐国,因此赵国的局势只能由赵国自行解决。
然而,秦王嬴政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不论谁领军,用何种方式,寡人只希望以最小的代价战胜赵国,在楚国和魏国援军到来之前必须攻下赵国。”
内史腾主动请缨,但嬴政并未立即同意,而是考虑由经验丰富的王翦来承担此重任。
嬴政询问王翦:“若要灭赵,需要多少兵力?”
目前,秦国虽然名义上有百万大军,但实际上可供调动的兵力十分有限。
四十万大军由白起指挥;新郑驻扎十万;蒙骜负责边境的二十万。
这样算下来,仅剩三十多万兵力可用。
王翦严肃地回答:“赵国的李牧善于正奇结合,实乃当世兵法大家。
加之他拥有本土的地利优势以及二十万精锐部队,想要战胜他绝非易事。
为确保胜利,我需要四十万大军。”
王翦主张兵力越多越好,因为足够的兵力可以形成强大的气势,压倒对手。
嬴政听后眉头微皱:“四十万?”
众人也感到震惊。
以现有的兵力来看,即便倾尽全力也只能凑到三十万左右,还要留部分兵力防御其他地方。
因此,派四十万大军攻打赵国并不现实。
嬴政转向太子嬴天帝,问道:“天儿,如果你领军攻打赵国,你觉得需要多少兵力?”
众人这才想起这位太子殿下,他一人便足以威胁整个国家。
赢天帝心中暗自思量,让他动手还行,但真要带兵打仗,他还真没那个本事,毕竟他对兵法一窍不通。
专业的事还是得让专业的人去做。
凭秦国现在的兵力,十万对付赵国的二十万绝没问题,但打仗可不像约架。
王翦不是要四十万大军吗?那就给他四十万好了!
想到这里,赢天帝已在心里有了主意。
随后,他缓缓睁开双眼,双手负后,傲气十足地说:“禀告父王,儿臣只需十万大军就能灭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