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书渝对这场无妄之灾感到无奈,但她也没有把时间浪费在这种小事上,毕竟张玲对于她来说是个无关紧要的人,于是她点头表示接受了吴秀的道歉。
她带着买到的猪蹄,心中已经开始计划着要怎么做这些猪蹄了,卤猪蹄应该是道不错的菜。
温书渝漫步至调料区,却发现这里并未提供现成的卤料包,心中不禁泛起一丝涟漪。然而,这并未难倒她,因为她记得上辈子家里阿姨曾传授给她的一套秘制卤料配方。
凭借着记忆,她精心挑选了八角、香叶、桂皮、草果、陈皮、丁香、山奈、花椒、干辣椒以及冰糖等香料,每一样都散发着独特的香气。
她还特意询问店员是否有用于包裹这些香料的纱布,幸运的是,这里恰好有售。于是,她心满意足地将这些材料一并收入囊中。
回到家中,温书渝发现这些猪蹄上仍残留着些许细毛,这让她不禁想起了短视频中那些专业厨师处理此类问题的场景。
在二十一世纪,未处理干净的猪毛通常会用火枪迅速烧除,但在这个年代,这样的工具显然是没有的。
她灵机一动,想到了用烧红的火钳子来替代,效果应当相去不远。
家里正好有火钳子,她迅速将其洗净,置于炉火中烧得通红,随后开始了对猪蹄的细致处理。
火钳子接触猪皮的瞬间,一股诱人的烤肉香扑鼻而来,让温书渝不禁咽了咽口水,肚子也开始咕咕作响。
正当她全神贯注地处理第二个猪蹄时,陆璟珩到家了。他洗净双手后,自然而然地接过了温书渝手中的活儿,动作娴熟而温柔。
看到陆璟珩归来,温书渝这才恍然发现自己还未准备晚餐,连忙抬起手腕查看时间,发现他今天回来得确实比往常要早。
她略带歉意地说:“你怎么下班这么早呀,我还没做饭呢。”
陆璟珩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温柔的笑意:“这几日任务轻松,所以回来得早些。做饭不急,现在还早,咱们可以一起动手,很快就能搞定。”
在这个时代,大多数人偏爱肉多骨少的部位,猪蹄因肉少骨多而备受冷落,除非是在需要滋补的时候,否则很少有人愿意购买。
陆璟珩好奇地问道:“你买这些猪蹄是打算今天吃吗?”
温书渝微笑着摇摇头,说:“我还买了卤料,打算明天卤制,后天请客时可以当作一道特色菜。”
说到这里,她不禁有些遗憾地自语道:“要是有牛肉就好了,可惜现在牛肉太难买了。”
陆璟珩耳力很好,听到了温书渝的喃喃自语,心中暗自记下,想到过两天自己放假可以去黑市看看有没有牛肉,有的话就给小姑娘弄一块回来。
现在的牛肉供应比较少,牛作为耕地的主力军,市面上基本见不到牛肉售卖,除非有牛受伤治不好或者是老了,干不动活了,才会被宰杀。
陆璟珩继续处理猪蹄,而温书渝则开始忙碌起晚餐的准备。
厨房里,锅碗瓢盆交响曲奏响,空气中弥漫着家的温馨与幸福。
不久,伴随着“铛铛铛”的剁骨声,一顿简单却美味的晚餐便呈现在了眼前。
温书渝盛好饭菜,陆璟珩也刚好剁完了最后一只猪蹄,并将其放入沸水中焯水去腥。
两人围坐在餐桌旁,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与满足。
晚餐后,陆璟珩继续翻整院子里的土地,而温书渝则负责洗碗和处理焯好水的猪蹄。
一切收拾妥当后,她走出厨房,陪伴着陆璟珩完成了最后的翻地工作。
在夕阳的余晖中,他们共同见证了院子里每一寸土地的翻新与重生。
夜幕降临,月光如水洒满小院,两人洗漱完毕,相拥而眠。这一夜,他们只是单纯地享受着彼此的陪伴与温暖,没有过多的欲望与冲动,只愿在这宁静的夜晚,彼此守护。
第二天,依旧是陆璟珩先起床,他晨练完就去买好了早饭。
回来见温书渝还没醒,他把炉子升好,用热水帮温书渝温着早饭,他就去上班了。
陆璟珩走后不久,温书渝醒了,虽然不是第一次看到陆璟珩为她温着早餐,但她每次看到都觉得心里暖暖的。
早餐过后,温书渝带钱和着票证前往附近的大队,与熟悉的人家换取了一只鸡和一只鸭。
这样,她明天就可以直接处理这些食材了,省得再跑一趟。
下午时分,李秀兰来找温书渝,“离这里不远地方有个大队,下午他们会有船回来,会有新鲜的海鲜,而且下午还可以赶海,你要不要去看看?”
听到这个温书渝总算想起来了,陆璟珩他们的驻军地点离海边不远,可以吃的海鲜应该挺多的,她到这里这么久了,还没有吃过海鲜,今天下午可以去买些尝尝。
再说了,赶海还是很有意思的,要不然她一天天在家这么闲,没有任何娱乐活动,真的会很无聊。
于是她答应李秀兰,“行,等我拿一下工具,我们马上出发。”
听温书渝答应了自己,李秀兰也回家准备需要用到的工具。
温书渝拿好所有需要用到的东西后,发现自己家里没有合适赶海的工具,于是带上东西,去问李秀兰,“嫂子,我家里没有小铲子,你们家有多余的吗?”
李秀兰家里有两个小铲子,是她之前带儿子们一起去海边的时候买的,现在正好可以拿给温书渝用。
两人拿上工具后,温书渝便轻快地蹬上了他那辆自行车,后座载着满脸兴奋的李秀兰,一路欢声笑语,向着那片藏着无数宝藏与惊喜的小海域进发。
目的地是一片被阳光轻柔拥抱的小海域,四周环绕着郁郁葱葱的树木,仿佛是大自然特意为这片海域编织的绿色屏障。
他们抵达时,恰逢退潮时分,海水缓缓退去,留下一片片金黄色的沙滩,宛如一幅精心布置的画卷,等待着他们去探索。
此时的海滩,虽不如涨潮时那般喧嚣,却别有一番风味。
渔业资源在退潮的牵引下显得格外丰富,仿佛大海在每一次呼吸间,都在慷慨地向人们展示它的宝藏。
沙滩上,各式各样的贝壳、海螺散落其间,偶尔还能见到几只小螃蟹匆匆忙忙地寻找着新的藏身之处,而海水退去后留下的水洼里,更是藏着无数等待被发现的海洋生物。
温书渝和李秀兰迫不及待地踏入这片充满生机的世界,开始了他们的赶海之旅。
温书渝的眼神中闪烁着好奇与兴奋,她小心翼翼地翻开一块块石头,用小铁铲轻轻挖掘,不一会儿,几只肥美的梭子蟹便成了她的囊中之物,还有那些藏在沙子里害羞的蛤蜊、狡猾的蛏子,以及一只挥舞着触手的八爪鱼,都被她一一捕获。
在探索的过程中,她还意外地遇到了三条她从未见过的小鱼,它们只有手掌大小,鳞片在阳光下闪烁着银光,温书渝温柔地将它们放回海中,心中充满了对这些小小生命的敬畏与爱护。
相比之下,经验丰富的李秀兰则显得更为得心应手。她凭借着几次赶海的经验,迅速锁定了目标,无论是快速穿梭在沙石间的小虾,还是藏匿在礁石缝隙中的海螺,都逃不过她的眼睛。
她的动作敏捷而准确,不一会儿,带来的桶就满满当当,装满了各式各样的海鲜,每一样都散发着大海独有的清新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