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温书渝推着自行车慢慢走来,李秀兰眼中不禁闪过一丝惊喜与好奇。
那自行车在阳光下泛着金属特有的光泽,车篮里挂着一只小巧的布袋,把手上还挂着一个篮子,显得格外有生活气息。
“哎呀,小渝,这是你新买的自行车吗?真是漂亮!和二八大杠一点都不一样。”她边说边走近,手指轻轻划过车把,仿佛也在感受那份新生活的喜悦。
“对,我昨天刚买的,有了这车之后出门就方便多了,嫂子你快上来,我带你,你给我指路。”温书渝说着,拍了拍后座,示意李秀兰上车。
李秀兰看着温书渝的自行车,眼里有些羡慕,“你先骑,你走起来我在跳上去。”
她边说边后退几步,准备找好时机一跃而上。
温书渝觉得这种上车方法她可能不太能稳得住,直接建议道:“别别,你直接坐上来,我不太会跳上来的那种带人方法。”
随着李秀兰轻盈地坐定,温书渝也缓缓踏起了脚踏板,自行车缓缓向前驶去。
微风拂面,两人间的对话也在这轻松的氛围中展开。
“小陆对你真是没得说,看你这日子过得,想买啥就买啥,真是让人羡慕。”
李秀兰边欣赏着沿途的风景,边感慨道,“你们俩站在一起,那简直就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你来的时候就看出来了。”
温书渝闻言,忍不住笑出声来,打趣道:“嫂子你也想买一辆自行车吗?,让王副团给你买。”
李秀兰轻轻摇头,“我之前确实有过这念头,但转念一想,我平时也就家里家外忙活,用不着自行车。再说了,家里用钱的地方多,能省则省嘛。”
她的话语中透露着这个时代女性的普遍特征——持家的贤惠与对家庭的责任感。
“嫂子,你真是太会过日子了。不过,以后要是真有急事需要用车,你可别跟我客气,直接来我们家骑就行。”温书渝诚恳地说道,言语间满是邻里间的温情与互助。
就这样,两人一路谈笑风生,不一会儿便来到了清河大队。
在李秀兰的介绍下,温书渝换到了想要的菌菇干,换来的量基本上够她给亲朋好友邮寄了。
这里的竹编种类确实繁多且精美,每一件都像是匠人用心雕琢的艺术品。
温书渝细细品味着每一件作品的韵味,最终毫不犹豫地挑选了几件心仪之物。
她选中了一只小巧而精致的竹编手袋,其纹理清晰,手感温润,既实用又兼具时尚感。
一套竹编茶具则以其简约而不失雅致的造型吸引了她的注意,每一件茶具都透露着匠人对传统工艺的坚守与创新。
此外,她还挑选了几个造型各异的竹编盘子,它们或圆润或方正,用来盛放食物定能增添几分自然与清新。
最令她爱不释手的,是一套小巧可爱的竹编小生肖,每一个生肖都栩栩如生,憨态可掬,让人忍俊不禁。
而一旁的李秀兰,也在温书渝的影响下,挑选了一些竹编盘子来替换家中那些已经破损的旧物。
温书渝在选购这些物品时,不经意间揭开了一段关于这个村庄往昔辉煌的记忆。
原来,这个村落曾是一个手艺人聚集的宝地,他们的双手仿佛被赋予了魔法,能编织出各式各样的精美物件。
从前,村民们制作的用品,质量上乘,也完全可以堂堂正正地拿到集市上出售,换回一家人的温饱与笑容。
但随着政策的调整与市场环境的变化,这一切悄然发生了改变。
如今,私下交易属于投机倒把,挖社会主义墙角。
所以大多数产品必须经由镇上乃至县里的供销社统一收购,这一流程不仅限制了产品的流通渠道,更在无形中压缩了村民们的收益空间。
供销社对产品的需求量大幅减少,加之给出的收购价格远低于村民们的预期。
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曾经以这个编织手艺卫生的人都放弃了这门手艺。
那些依旧坚持制作的手艺人,大多已是两鬓斑白的老一辈。
温书渝得知这些,有为手艺没落感到惋惜。
但想到不久后就改革开放了,这些产品当工艺品出口,应该很有市场,手艺也会慢慢捡回来。
她们满载而归,手里提着沉甸甸的包裹,心中却充满了无比的满足与喜悦。
两人进家属院时,站岗的小战士叫住了温书渝,告诉她她有包裹到了。
在最近这几天的频繁进出和陆璟珩在军区的名声下,站岗的小战士已经记住了温书渝这张脸。
温书渝想到这是之前自己来的时候寄过来的包裹,估计是用货车拉来的,再加上部队的审查时间,才这么晚通知到她。
总共有三个包裹,温书渝一下子拿不了,她准备先把李秀兰和东西送回家,再骑车来取这个包裹。
到家和李秀兰告别,放下东西,又拿上一些绳子去值班室取包裹。
在小战士的帮助下,温书渝把两个包裹垂在后座两边,一个包裹绑在后座上。
和小战士道谢之后,温书渝骑着车离开了。
刚到院门口,李秀兰便已闻声而出。看到温书渝车上那三大包裹,她立刻上前帮忙卸货,两人合力将包裹一一搬进屋内。
温书渝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嫂子,你真是太好了,没有你我一个人真不知道要怎么处理这些大家伙。”
李秀兰笑着摆摆手,“客气啥,咱们都这么熟了,我帮你不是应该的嘛!”
看到这么大的三个包裹,李秀兰又好奇的问道:“小渝啊,你这包裹是谁给你寄过来的呀,还怪重的嘞!”
温书渝一边拆包裹一边回答李秀兰:“这些都是我家里的东西,我来的时候就都寄过来了,有的包裹里面有书,就会比较重。”
李秀兰十分惊讶,“这么三大个包裹,那你岂不是把家都搬过来了!”
温书渝不想让别人知道母亲的事情,于是就简单回答道:“差不多吧。”
李秀兰又热心的问道:“你这要不要我帮你一起收拾?”
温书渝婉拒李秀兰的帮助,毕竟里面会有一些比较私密的东西,“不用了嫂子,这些东西我很快就收拾好了,您都帮我这么多了,哪能还继续麻烦您呀!”
“那行,你需要帮忙再找我,我先回家做饭了。”
与温书渝道别之后,李秀兰回到自己家中做午饭。
温书渝拆了一个包裹,这这包裹里面是一些书和衣服,她把书放到了书房里,之前比较空旷的书架一下子就塞满了。
收拾完第一个包裹后,温书渝感到一阵饥饿袭来,但今天中午她依旧不想开火,所以她骑车去食堂打了饭菜带回家吃。
坐在餐桌旁,温书渝一边吃着简单的饭菜,一边思索着接下来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