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天气还真不错,杨苒吩咐小蔓照顾好厢房的公子,然后自己就跑到了后山。
通过与小蔓的交流,杨苒了解到这座尼姑庵位于梧都之外,地处偏远的关外地区。
这段时间以来,杨苒每天都会去尼姑庵后面的树林里练武,并且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她练武也越来越得心应手。
杨苒不禁开始憧憬起未来,她相信只要再经过一段时间,她就能够与小蔓一同闯荡江湖,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了。
杨苒像往常一样练完武后,便坐在一旁的大石头上稍作歇息。
“救,我。”
就在这时,突然有个男子毫无征兆地倒在了她的面前。
更令人惊讶的是,他一只手紧紧地抓住了杨苒的脚踝,似乎不愿松手。
杨苒顿时被吓得跳了起来,她迅速从石头上站起身来,想要摆脱男子的纠缠。
当她低头看向自己的脚踝时,发现那只手修长而美丽,皮肤白皙细腻,手指纤细且关节分明,看起来十分漂亮。
然而,唯一让她感到不满的是,这只手把她的绣花鞋给弄脏了。
杨苒心里纳闷,为什么最近老是有人出现在这里呢?难道说,这座尼姑庵的后山还会下“人雨”不成?
之前她在这里的河里捞起了一个受伤的男子,如今又碰到一个受伤倒在她面前的人。
杨苒无奈地叹息一声,然后蹲下身子,小心翼翼地试图掰开男子的手。
虽然最终成功将男子的手掰开,但她的鞋子却不可避免地沾上了一些血迹,变得脏兮兮的。
杨苒看着眼前的男人,不禁有些无语。
只见这人身上背着一口铁锅,那铁锅大得离谱。
这造型实在太奇葩了,让人忍不住想问一句:“谁家好人逃命还带着口锅啊!”
这人简直就是一个活生生的“背锅侠”。
杨苒无奈地摇了摇头,然后伸手将那人翻了个身。
当看到对方的脸时,她整个人都呆住了。这张脸,竟然是宁远舟!
杨苒惊讶地叫出声来:“宁远舟?”
杨苒清晰地记得,剧中的宁远舟在战场上假装死亡后,便暗中返回了梧都。
可如今,他为何会出现在这里呢?不仅如此,他还向自己求救。
杨苒心里暗自嘀咕着:难道说,宁远舟并没有回到梧都,而是一直在外面流浪?或者说,他遇到了什么麻烦,才被迫逃离梧都?
想到这里,杨苒心中不由得升起一丝同情之情。
坦白的说,她还挺欣赏宁远舟这个人物的,忠贞不渝、重情重义、有勇有谋。
杨苒决定救宁远舟。
然而,现实却给了杨苒一个沉重的打击。
她费尽力气才将宁远舟拖到了一处阴凉的地方让他休息。
毕竟,以她目前的体力,想要将宁远舟带回尼姑庵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况且,她并不知道尼姑庵厢房里的那位神秘的六道堂之人,是否与宁远舟有仇,如果他们是敌人,那么一旦相遇,必然会引发一场激烈的争斗。
这样一来,她岂不是害了宁远舟?
不行!绝对不可以让鲜血沾染尼姑庵!
更重要的是,宁远舟决不能死在这里!
如果他死了,如意姐又该怎么办呢?
想到这里,杨苒的心中充满了担忧和不安。
她紧紧地盯着宁远舟后背的那支箭,目光坚定而决绝。
杨苒咬了咬牙,鼓起所有的勇气,伸手将箭用力拔了下来。
随后,她迅速为宁远舟处理好伤口,并做了简单的包扎。
接着,她小心翼翼地从怀中取出师太给予的药物,倒出一粒喂进了宁远舟的口中。
做完这一切后,杨苒静静地坐在一旁,焦急地等待着宁远舟苏醒过来。
然而,她的内心却开始纠结起来。宁远舟曾是六道堂的副堂主,如果他认识曾经的公主,那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这个问题让她感到无比的困惑和焦虑。
思来想去,杨苒决定采取一些措施。
她从怀中掏出一块面纱,轻轻地戴在了脸上。这样一来,即使是宁远舟认,也无法立刻看穿她的模样。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杨苒默默地坐在那里,静静地等待着宁远舟醒来。
宁远舟感觉自己仿佛睡了一个长长的觉,脑袋有些沉重。
他揉了揉太阳穴,努力回忆起之前发生的事情。
他想起了自己在战场上假装死亡、拯救萧将军后的情景。
当时,他受了重伤,尤其是后背中的那一箭,导致他失血过多,身体状况极差。
他记得,昏迷之前,看到了一位姑娘,他好像还向人家求救来着。
宁远舟转过脸来,正想看看那姑娘人在哪里,就听到一道清脆的声音。
“你醒了?”
杨苒见宁远舟终于醒了,这才松了一口气。
她真怕自己随意给宁远舟拔了那支箭,导致他醒不过来了。那她可就罪过了。
宁远舟顺着声音传来的方向看过去:只见一道浅绿色的身影站在自己面前,恍若林间精灵,一双乌黑明亮的眼睛炯炯有神。
脸上戴着一块面纱,看不清容颜。
不过就凭那一双眼睛,也足以让人难以忘怀。
宁远舟的目光挪到了杨苒的脚踝之处,那上边沾了一些血迹,是自己求救时握着人家的脚踝不放。
宁远舟忽然想起来了:他记得,握在自己手心的脚踝,细细的,柔弱无比,仿若他只要稍微使点劲,就会不小心将她的脚踝折断。
宁远舟收回了心绪:“谢谢姑娘救了我。”
“不必客气。”杨苒开口了,“你现在好点了吗?能够走动吗?”要是可以走动了的话,现在可以离开了吗?
当然,后半句杨苒是没有说出口的。
宁远舟站起来,尝试了着走了好几步,然后捂着心口:“恐怕,暂时走不了。”
离开萧将军之后,他又遇见了一群敌人,在与他们厮杀的时候,心口受了伤。
杨苒见宁远舟脸上苍白,额头上渗出豆大的汗珠不像作假。
杨苒上前搀扶着宁远舟:“那你先休养几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