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带着他的傲慢离去。
陆总走到周宇身边,看着那两人的背影消失,才长长叹了口气,脸上带着几分复杂。
“这个亚历山大……他还是老样子。”
他顿了顿,对周宇解释道:“他不仅仅是这次交流团的副团长,还是……陈佳源在毛熊国留学时的导师。”
“早些年,我们也有过一些技术交流。
这个人,水平确实很高,但也极其自负,一直看不起我们的自主研发。”
陆总眼中闪过一丝回忆,随即化为警惕:“而且,他曾经不止一次……私下里邀请我,还有我们厂里其他一些技术骨干,移民去毛熊国,许诺优厚的待遇和更好的研究条件。”
陈佳源的导师?还挖过墙角?
周宇瞬间了然。
看来这师徒二人,还真是一脉相承。
陆总拍了拍周宇的肩膀,语重心长:“周宇啊,你年轻,潜力无限,但未来的路不可能一帆风顺。
在咱们国家搞科研,困难多,挫折也多。”
“我跟你说这些,是想提醒你,将来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要被亚历山大这样的人迷惑了心智。
有些人,就等着我们内部出问题,好趁虚而入,把你这样的人才挖走。”
周宇迎着陆总关切的目光,郑重地点了点头:“陆总放心,我的根在这,我的事业也只会在这。
无论多难,我都会和大家一起走下去。”
看到周宇眼中那份坚定,陆总终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好,好。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随后,陆总带着周宇,穿过几道严密的隔离门,来到了一间高度保密的测试实验室。
这里异常安静,只有寥寥数名穿着特殊工作服的测试人员在忙碌着。
实验室中央的测试台上,赫然固定着一台崭新的航空发动机。
其外形结构,正是周宇图纸上所描绘的涡扇-10魔改版。
看到它的瞬间,周宇的心脏猛地一跳,激动涌上心头。
涡扇-10,这个他前世倾注了无数心血的老朋友,以这样一种方式,在这个时代提前重逢了。
他走上前,手指轻轻拂过金属外壳,感受着那熟悉的轮廓,心中感慨万千。
同时,他也对320厂的效率感到震惊。
这才几天功夫,竟然真的把核心机给造出来了。
“效率惊人啊,陆总。”周宇由衷赞叹。
陆总脸上却带着一丝忧虑,指着发动机的几个部位解释:“效率是快,但也是加班加点赶出来的。”
“而且……你图纸上要求的几种高温合金材料,我们目前的工艺水平还达不到那个强度和耐热性,只能用现有最好的材料进行了替代。”
“所以,性能上肯定会有折扣,更重要的是……安全性。”
“我们担心强度不够,在高负荷运转下会出问题,所以一直没敢进行点火测试。”
周宇心中了然。
前世,涡扇-10的诞生历经坎坷。
十几年磨一剑,其中材料和工艺的瓶颈一直是最大的拦路虎。
如今能提前这么多时间拿出核心机,材料性能达不到完美标准是必然。
好在自己设计时已经充分考虑了这一点,做了不少适应性的冗余和结构优化,理论上,应该能撑住。
“陆总,我相信我们的设计和工艺。”
周宇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测试台和紧张的众人,没有丝毫犹豫。
“开始测试。”
随着操作员按下按钮,测试台上的涡扇-10发出一阵低沉的咆哮,随即转速稳步提升。
起初还算平稳,但当转速超过某个临界点后,整个测试台架都开始微微震颤,引擎发出的轰鸣声变得异常。
仪表盘上的各项数据疯狂跳动,推力读数轻松突破了一个又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关口。
最终,稳定在一个远超涡喷-6理论极限的惊人峰值。
那澎湃而稳定的力量感,透过厚厚的观察窗,都仿佛能直接冲击到人的胸口。
“成功了,推力稳定了。”测试员颤抖的声音透过内部通讯传来。
实验室里死一般的寂静被瞬间打破,爆发出压抑不住的欢呼。
所有人脸上都写满了狂喜和难以置信,他们亲眼见证了一个奇迹的诞生。
陆总设计师激动得双手都在颤抖。
他一把抓住周宇的手臂,嘴唇哆嗦着,好半天才吐出几个字:“天才,真是天才的设计……这……这简直是鬼斧神工啊。”
他看着那台仍在稳定运转的引擎,仿佛看到了歼12重生的希望,看到了华夏空军腾飞的未来。
一直站在角落默不作声的陈可心,此刻也彻底呆住了。
她那双总是覆盖着冰冷的眸子里,第一次出现了纯粹的震惊和茫然。
推力远超涡喷-6的,新型引擎?
而且真的是由眼前这个年轻人,主导设计出来的?
她之前所有的判断和猜测,在眼前这铁一般的事实,和震耳欲聋的轰鸣声面前,显得是如此苍白无力。
那个被她一路监护,甚至有些轻视的年轻人,竟然真的拥有如此恐怖的实力。
看着仪表盘上稳定而惊人的数据,周宇心中也是一阵激荡。
成功了。
解决了核心动力的问题,就算是迈出了最关键的一步。
“装机。”
陆总几乎是脱口而出,眼中闪烁着迫不及待的光芒。
他现在只想立刻看到这颗强劲的心脏驱动歼12飞上蓝天,“我们立刻把它装到歼12上去,进行实际测试。”
“好。”周宇毫不犹豫地点头应允。
理论测试再完美,也不如实际飞行来得真切。
接下来的工作效率,高得惊人。
一架经过结构加强的歼12试验机被推入机库,经验丰富的技师们在周宇和陆总的现场指导下,小心翼翼地将这台崭新的涡扇-10改安装到位。
从外观上看,改装后的歼12与之前差别不大,重量也控制得很好,没有明显增加。
当这架换装了新引擎的歼12再次出现在机场跑道上时,所有参与项目的人员都聚集在了指挥塔和跑道两侧,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期待。
随着引擎启动,一声远比涡喷-6更雄浑有力的咆哮响彻机场。
仅仅是滑跑阶段,那股澎湃的动力就让经验丰富的试飞员感到了明显的不同。
松开刹车,歼12以惊人的加速度在跑道上疾驰,然后猛地一抬机头,以一个远超以往的陡峭角度,悍然刺向苍穹。
爬升,加速,盘旋……
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爆炸性的力量感,干净利落,将飞机的机动性能展现得淋漓尽致,其表现出的动力水平,已经远远超出了歼12最初的设计目标。
“飞起来了,飞起来了。”
“这速度,这爬升率,太猛了。”
“我们成功了。”
指挥塔和地面上,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和掌声。
所有人都在为这脱胎换骨的表现而激动万分,不少老研究员甚至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歼12,这只一度被认为即将折翼的鹰,似乎真的要浴火重生了。
然而,在这一片欢腾的景象中,周宇和陆总设计师却不约而同地保持着沉默。
他们并肩站在指挥塔的窗边,看着天空中的身影,眼神深处,却都隐藏着一丝难以言说的凝重。
当兴奋的人群簇拥着庆祝时,两人却默契地一同转身,离开了喧闹的指挥塔。
背影显得有些沉重。
喜悦是真实的,但他们都清楚,在这看似完美的飞行背后,改装后的歼12存在着一个足以致命的缺陷。